学术活动
高超群: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史学的新进展

2019-04-29

调整字号:

来源:复旦史地所微信公众号;时间:2019年4月1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超群研究员做报告

  “发现和证实因果关系,还是还原历史事实?利用模型、数据还是文献、证据?在经济史的研究中到底该如何把握经济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张力……?”这些问题成为每个经济史研究者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时内心不停闪过的困惑,2019年4月18日,受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吴松弟教授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超群研究员做了题为《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史学的新进展》的报告。

  中国经济史学在时间的长河中见证了社会史大论战、现代化理论主导下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讨论过程以及从欧洲中心主义到全球史观、民族主义史观悄然兴起的变迁进程。

  进入21世纪,以吴承明、汪敬虞、刘克祥、李伯重、彭凯翔为代表的四代学者在经济史学的发展中完成了代际传承与更替,在前辈学人的努力下,传统的重要研究机构如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历史所、近代史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等和新兴的研究机构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共同繁荣了中国经济史学界的研究生态。

  除了从上述宏观视角总结经济史和经济史学界的发展动态外,高超群研究员还以清代粮价数据库、中国多代人口系列数据库、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台湾历史数位图书馆等为例介绍了文献电子化和文献数据化、文本挖掘等诸多经济史研究中所关心的微观案例。

 

 研讨会现场

  如何处理“经济学与历史学研究之间的张力”问题是高超群研究员讲座的重点:

  高超群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论证过程、学术规范、写作方法五个角度详细阐述了经济史研究中历史学与经济学的关联与差异:

  研究目的

  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经济学由于是研究一般性的,所以它更侧重于发现和证实因果关系,而历史学更重视历史事实的还原、变迁。当然,也有一些研究会归纳和总结原因,但对于历史学的研究来说,这并不是必须,这种分析也往往是为了更好地讲清楚历史的变迁而服务的。

  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经济学方法的研究通常是基于数据、模型或者理论推导,讲求逻辑关系,对于历史实际发生的过程,则往往甚少关注。历史学方法的研究则依赖文献证据,文献的可信度及其辨别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因此,历史学家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记录者的观察。严格地说,如果没有社会科学的理论,历史学家很难建立超越日常经验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研究往往要依靠历史学家的“主观推理和直觉”。对于稍微脱离日常经验的论证最终都将陷于归纳法(选精和集粹)的困境。

  论证过程

  经济学的论文追求严密的逻辑,以及文章本身内在的一致性。而历史学的论文追求史料的丰富,重在从多个角度证实一个结论。

  学术规范

  高超群研究员现任《中国经济史研究》执行主编,所以从专业学术刊物的编辑角度出发,总结的经济史论文学术规范对于广大研究者极具参考价值。经济学论文:非常强调自己的学术脉络,它的成立极强地有赖于自己所依赖的学术脉络。这个脉络包含了众多的前提假定、与其文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已被学术脉络的其他论文所证实,而论文的价值在于对于学术脉络的贡献大小,挑战常识并不构成致命问题。历史学论文的学术规范则更多地是表现在对研究领域和学术立场的坚守上,论文的贡献在于对于某一立场和领域的深化,很少有系统地、可以不断演进的学术脉络。学术规范在于领域和立场的专一、知识的丰富、判断的恰当(史识),常识性错误是无法容忍的。历史学和经济学在面对“资料和数据永远不足够充分的约束,谁也无法最终宣称自己的正确”的情况下,论文的论证过程和写作方法也各有所异。

  写作方法

  经济学论文的写作日趋成熟,但略显僵化,其原因在于它们尽量地追求标准化、模板化以减少歧义。而历史学则富于启发,尽量地展示历史的复杂性,讲究写作技巧,容忍对读者的暗示。

  高超群研究员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下一些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基层社会的组织、地权、交易、赋税(特别是明清时期)

  江南、华南以外,西南、山东、山西、华北、东北

  量化:历史上的亩产、价格、GDP、人口、耕地

  中西历史的合流与分流

  宋以来的财政、货币与国家制度

  传统中国市场的规模、性质、特征与作用

  铁路、港口、交通的变迁与近代中国经济

  抗战与抗战后的经济、商帮、同业组织

  机器工业与手工业之间的关系

  高超群以清代粮价与地权研究为案列,生动地讲解了21世纪以来,这两个领域相关研究的推进。

  最后,高超群研究员认为随着经济史的研究者代际更替的加快,全球史与民族主义史学之间的张力值得重视;而近年来高校和社会科学机构资源配置的逊色变化,一些新的研究重镇出现,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经济史学学术地图;而数据库、GIS等研究手段的普及和运用,也会对经济史学的研究和呈现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高超群研究员报告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教授、吴松弟教授、张伟然教授、朱海滨教授、王哲青年副研究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方书生副教授、余开亮助理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刘雅媛博士后,与高超群研究员一起就报告内容各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关键词:高超群;21世纪;中国经济史学;

  (编稿:王山;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