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张晓晶:70年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坚实基础

2019-09-04

调整字号:

  8月22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多语种签约翻译启动仪式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吴丹及合作方代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图书部门董事总经理汤恩平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助理王茵主持。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共同撰写。该书系统梳理总结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经济运行特点,提炼了初步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在会议上介绍了该书相关情况,并分享了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见解。

  以下是张晓晶在会议上的发言全文:

70年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坚实基础  

  新中国70年的发展,既展开了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壮美画卷,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灵感和创见。 

  首先,在中国的语境中,政治经济学早已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门类。它代表着社会发展经验的全面总结,远远超越了学科建设的范畴。 

  比如,过去我们讲苏联模式,实际上就是1950年代初斯大林主持完成的苏联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概括出来的模式。这本教科书被视作苏联3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1959年底,毛泽东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曾说:现在要写一本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受到社会实践的一定限制”。这也是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角度而言。因为实践之不足,所以也还完不成一本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邓小平同志评价说:“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他也是从总结中国发展经验的角度来谈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任务。2015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次出现在中央层面的会议上。2016年7月,习近平再次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 

  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对7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和升华,又是中国气派经济学的充分呈现,还将指导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其次,要尽快改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落后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状况。 

  过去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分为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相较而言,社会主义部分无论从框架体系、分析逻辑与理论深度上与资本主义部分都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不能充分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发展,从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大打折扣。要尽快改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落后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项紧迫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框架、指导原则和主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也为我们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遵循。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新时代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回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和挑战,都有不少重大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比如: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担当精神,立足中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最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为了更好地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没有拘泥于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法,而是在概括已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新时代新发展的内容展开,主要包括五大部分:一是“世界大变局”,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世界发展新趋势;二是“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三是“发展新标杆”,聚焦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四是“治国新方略”,重点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方法;五是“全球新方案”,展示中国发展道路作为可供选择的新的现代化模式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这五部分内容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提炼升华中国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探索,形成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内容。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竭源泉。实践还在向纵深展开,理论不可能止步。但实践走在前面并不意味着理论就是消极被动的;相反,深入的理论探讨、科学的理论总结,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在实践中走弯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还肩负着探路前行的重任。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才能建成。这意味着建成社会主义需要千年的时间跨度。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98周年,面对历经千年的伟大事业,既要守初心担使命,也意味着伴随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将不断地发展、充实和完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时代;70年;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1908/t20190829_4963910.shtml

  (编稿:张佶烨;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