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经济所双周研讨会第六场综述|欧阳耀福主讲医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过度医疗

2019-11-27

调整字号:

  2019年11月5日上午,经济研究所第6届双周研讨会在经济所1号会议室举行。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付明卫副研究员担任主持人,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杜创研究员担任点评嘉宾,微观经济学研究室欧阳耀福博士担任主讲。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十位学者和学生参加此次研讨会。

会议现场

  发言内容:

  主讲人欧阳耀福发言的题目为“医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过度医疗”,此次发言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引言和文献、模型构建和分析、竞争政策和价格管制、中国医疗市场问题的具体分析。

主讲人欧阳耀福博士

  首先,在引言中,欧阳耀福举例说明过度医疗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在美国,Berwick和HackBarth在2012年估计了过度医疗的成本大概为1580到2260亿美元。同时, 2017年的OECD的报告则表明在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中抗生素的使用都非常的严重,其中全科诊疗最严重,高达50%-90%。相比而言,中国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2009年中国输液104亿瓶,人均8瓶,远远高于国际2.5到3.5平均水平。同时,2016年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研究发现,中国人均抗生素使用量是美国的5.5倍,英国5.7倍,加拿大7.7倍,欧洲的7.8倍。为了解释这一严重的过度医疗问题,当前文献给出了三类解释:信息不对称、价格管制、付费方式。但是,这三类解释无法解释过度医疗问题的中外差异、地区差异、医院差异。

  为此,欧阳耀福建立了一个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市场竞争情况下医生为提高其诊断信息准确度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试图回答如下三个问题:(1) 竞争市场均衡中是否存在过度治疗和医疗不足问题?医生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如何影响这两种行为?(2) 竞争市场均衡中医生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如何?是否是社会最优的?(3) 如果竞争市场均衡非有效,政府的竞争政策和价格管制政策是否能否提高市场效率?假设病人患有某种疾病,可能是大病,需要复杂治疗;也可能是小病,只需简单治疗。病人无法自己确定疾病的类型,而医生可以通过诊断获得相关信息,并据此提供简单治疗或复杂治疗。但是医生的诊断可能出错,医生可以投资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降低出错的概率。市场存在差异化竞争且是自由进入的。研究发现,由于医生自己不是全能的,医生自己本身不知道病症在哪里,所以必然会导致,比如大病当成小病治,小病当成大病治,提高医生的人力水平就是提高医生诊断能力,加以缓解。社会最优的情况下,医生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存在过多的低水平医生,投资水平或诊断能力不行。促进市场竞争的竞争政策可以提高医生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各个医生之间没有垄断权利的时候,就会靠自己的医疗能力和医疗水平挣钱,这样可以在竞争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对自己的医疗水平进行投资给其以激励。最后,价格管制不能提高医生人力投资水平,反而造成市场扭曲和效率损失。

  从医生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出发,欧阳耀福认为,当前中国医疗市场上的过度医疗问题存在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医生的硬伤问题,即医生自身诊断能力或水平较低,导致过度医疗无可避免,这一点可以通过历年医生的受教育程度体现;第二是医生受到的外伤问题,各种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导致医生更倾向于使用大治疗、大处方,避免治疗失败的后果。最后,从医生人力本投资的视角,欧阳耀福博士提出了两点建议。

  嘉宾点评:

  在点评中,杜创研究员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主讲人理论模型分析的过程,即医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存在两个相反的权衡,提高投资水平可以降低单位病人的治疗成本,但是提高投资水平需要投入一定量的固定成本,因此,当病人流量足够大的时候,医生愿意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反之,如果人流不够大,那么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所节约的可变治疗成本无法弥补固定成本,也就不会提高水平了。因此,论文的结论就是,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由于医生会相互抢占病人,从而导致均衡中医生所能够获得人流不够大,进而导致医生投资不足,水平较低。同时,杜创研究员提出,模型中假设了医生采用的预付制的支付方式,而在这种支付方式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是治疗不足问题,因此模型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在后付制条件下结论是否依然成立。

发言嘉宾杜创研究员

  最后,主持人、多位学者就论文提出的观点和模型设定等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实际的调研、案例分享当前我国医生人力资本投资问题非常的重要,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科研处孙涵供稿

  (编稿:张佶烨;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