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会在线顺利召开

2020-07-13

调整字号:

来源:《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微信公众号;时间:2020年7月12日

 

  2020年7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乐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协同提升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开题报告会在线上成功举办。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南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逄锦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林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王砚峰以及项目组成员四十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开题报告会。

在线开题报告会 

  在开幕式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首先向胡乐明教授及其团队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了祝贺。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家治理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积极推进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引领作用。他希望项目组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努力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科研局也将认真做好相关服务和保障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王砚峰研究馆员主持了项目组汇报。他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政治经济学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科研处及图书馆将全力做好该项目研究的管理保障和服务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旭教授、胡家勇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邰丽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杨静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虎涛教授分别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从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重点等方面进行了课题汇报。

 

  作为项目首席专家,胡乐明教授从项目研究的总体问题、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他指出,本项目研究的总体问题是阐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协同提升的内在机理,回答如何通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如何通过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和治理效能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据此,项目研究框架设计为五个子课题,其中第一个子课题和第五个子课题分别从历史生成与未来发展这两个视角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互动机制。第二、三、四子课题则分别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最主要的三个方面讨论它们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具体到研究思路,胡乐明教授认为,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本质上是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因此项目组将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依据展开研究;每个子课题研究均从历史脉络、约束条件、结果与绩效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系统剖析,均按照“总、分、合”的逻辑与结构考察各项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内在机制。胡乐明教授还表示,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有四个:第一、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的长期互动演进及其发展过程是否存在统一的内在逻辑和互动机理;第二、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是怎样的、如何影响国家治理;第三、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第四、基本经济制度的结构性、层次性和总体性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层次性和总体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影响机制以及如何对互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在专家评议环节,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首先从方法论、课题设计重点、子课题设计以及课题组成员构成等几个方面充分肯定了课题组所做的工作,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所需关注的重点问题。他认为,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交换和分配三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谈到了治理优势的问题,以及从基本经济制度到治理优势的转化和结合问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原则规律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它的实现形式以及如何体现的问题。比如通过完善产权制度体现所有制,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更好的发挥职能来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再比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那么“劳”就不仅仅是直接劳动者的“劳”,也应该包括管理、计算、数据等复杂劳动。他在最后强调,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就是要解决我国现代化的治理结构,使其既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能够体现出追求效率、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要能够有效地配置各种要素,使我们国家更好更快地发展。

 

  南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逄锦聚教授也对课题组表示了祝贺,并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选题角度、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设计角度。他为课题组成员提出了三点建议和期望:一是希望课题组能够致力于范畴创新,进一步界定相关理论范畴,如“制度”在提出时是作为法律或政治的上层建筑范畴,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则是经济基础,是客观的存在,由此延伸出的根本经济制度、重要经济制度以及三者关系,都是需要研究的基础问题;二是要关注整体性协同研究的问题,这个整体性既包括三项基本经济制度的整体性,也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经济制度、重要经济制度的协同,还包括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的协同;三是关于借鉴人类文明的关系问题,在学习发达国家治理经验时,应该既要借鉴文明成果,又要保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林岗教授也肯定了课题组所做前期工作,并指出研究问题应始终带着问题意识,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调整研究设计。他认为,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三个部分,应该研究清楚如下问题:一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公有制地位如何体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如何协调;二是在分配制度方面,国有企业按劳分配怎么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体中劳动者的合理权益如何保障;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维护一个公正的、有竞争性的市场关系,如何通过货币和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时代为背景,提出具体问题、解决具体问题,才能真正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课题主旨和专家点评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邱海平教授认为,把国家治理现代化纳入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框架,这本身对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推动。基本经济制度要转化为治理效能,既要充分发挥根本制度的独特优势,也要通过重要制度和具体制度,使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优势。同时,不同于经济管理,经济治理是指各个主体的经济关系的协调,包括了各个主体即国家、党、政府、资本、人民之间的关系,所以经济治理的目标是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定型和完善,终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实现效率、公平和可持续的有机统一,这应是课题组所要努力创新的方向。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王天义教授提出了两个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前提是如何确定的,是否要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个人认为在2050年之前,新时代与初级阶段在一定意义上是统一的,但需要进一步界定相关的基本范畴、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等;二是如何辩证地看待制度本身的两个方面、制度与治理相对应的两个方面,这也是制度与经济发展效率如何统一的问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孟捷教授强调了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体现问题。他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理论中要赋予党的地位,要将其作为一个经济制度,与国家政治权利一起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作用。同时,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理解其本身就涉及政府和市场或者国家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需要突破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做出一定的创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方敏教授认为,当前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比较孤立,对其前提条件、实现形式等研究较为匮乏,必须将其放在有机的统一整体之中,就是基于根本制度这一大前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大背景。同时他也提出,治理不是简单的国家行为或党的领导,而应该是社会经济主体之间一种相互的关系、互动的关系,其互动方式应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郭冠清研究员提出了两个具体问题。第一,如何论证治理体系优势。他认为,对比美国的横向联络系统,我国疫情防控的成功证明了我党的领导在垂直指挥系统的优势,但论证治理优势还需要更多的说明。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核心优势比较难阐明的一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安排能够促进企业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创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将党的领导和政府作用与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更好结合,仍是充满挑战的课题。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蒋永穆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胡怀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张建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赵峰教授及课题组其他成员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言。开题报告会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来源:本稿由隋筱童根据会议记录整理)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协同提升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开题报告会;在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AfSJn0f1JHUmdA0BkZdBw

  (编稿:王山;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