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双周研讨会综述|新冠疫情中的美国与中美摩擦(20210713)

2021-08-30

调整字号:

  2021年7月13日上午,经济研究所2021年第4场双周研讨会在经济所2201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洪愧副研究员主讲“新冠疫情中的美国与中美摩擦”,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经济学研究室主任邓曲恒研究员主持,来自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线上线下数十位学者和学生参加此次研讨会。

 

 

发言内容:

  结合新冠疫情期间在美国的访问和生活经历,刘洪愧副研究员阐述了疫情中的美国经济与社会情况,包括美国人对疫情的认知、政府纾困措施、疫情期间的生活和出行、数字经济的发展等。然后,从美国社会的内在矛盾以及疫情前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转变视角,考察中美摩擦的根源和前景。美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收入、地区和种族不平等,使得其自身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境,并导致了美国社会的大撕裂以及极右翼政治势力的上台。美国内部的矛盾需要向外转移,部分美国人和智库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也出现了变化,对中国的恐惧和负面情绪不断积累,将其内部发展困境归咎于中国,成为中美摩擦的重要原因。新冠疫情加剧了美国的内部矛盾,可能强化中美摩擦。

 

 

  首先,结合我自身经历,简单讲一下美国疫情的发展情况。美国新冠疫情从3月份开始迅速恶化,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开始时大家都挺恐慌的,基本上不敢出门。但是经历最初的疫情恐慌之后,美国人慢慢对疫情已经没有感觉了,该干什么还干什么。5月时,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导致美国爆发各种游行,导致美国疫情再次大爆发,到7月中旬以后又降下来。10月之后美国大选,美国疫情已经完全控制不住了,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感染人数大概30万,每天在10到20万之间。而且,美国人不得病就不去检测,无症状感染者和得病后自愈的特别多,实际感染人数远比统计数字高。

  所以,很多人在思考美国疫情为什么这么严重?因为美国有很多时间去应对,美国没有瞒报的问题,也知道疫情的严重性,为什么这么严重,这里有很多因素。第一,心理的、文化的、观念的因素。第二,美国的医疗体系不够用。美国生产口罩的能力比较差,住院也比较困难,当时很多人得病大部分靠自愈,快不行的时候才会送到医院。第三,经济因素也很重要。美国大部分人存款只够过生活半个月左右,完全隔离和停工一个月,大部分人受不了,而且刚开始的时候纾困措施也没有出来。第四,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政治和社会治理问题。很多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就是美国是不是有政治衰败问题。美国现在的政治体制、人种结构、收入结构、政治秩序是不是有一定的问题了。在整个疫情当中,政府应对体系好像没有起到作用,虽然每天开新闻发布会,但是基本没有什么措施。而且,美国2020年是大选年,过度注重政治选举考量,对疫情防控不是很到位。然后是社会治理问题。社会治理过程当中缺乏统一的疫情管控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没有统一的监管,有些州严一点,有些州不严,但是各个州之间的旅行是自由的,使得疫情防控效果很低。

  其次,美国人在疫情期间的生活情况。大家可能觉得中国数字经济比较发达,快递比较高效,但是美国在这些方面也挺发达的。在美国的大城市,网购和外卖都挺方便,并比中国不差。买菜和生活用品可以去亚马逊,有专门的APP,送货时间可以精确到每个小时,比顺丰还更精确。有一段时间有些东西会缺货,但是基本没有短缺。美国的应对和纾困措施的效果也不能说太好。美国确实有居家令,当时规定不让出门,但是没人管,想出去还出去。后来就是怎么使得大家生活下去,主要是发钱。针对个人和中小企业有好几次纾困措施,给个人和小企业花钱,使得那些人短时间可以生活。这些措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得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

  再次,美国自己的问题是导致中美摩擦的重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种族矛盾,二是阶层的社区隔离,在美国有钱人的社区和没钱人的社区分得很清楚,三是政党矛盾不可调和。

  一是种族矛盾。现在美国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纯正白人数量降低到了60%,再过二十年可能降低到50%以下。拉美裔成为第二大种族,黑人数量达到13.4%,还会大幅度增长,亚洲人占比约为5.9%,华人大概有2%左右,此外还有其他人种。考虑到美国生育率的情况,拉美裔和黑人生育能力明显更强,再过二十年,拉美裔和黑人可能达到40%多,可能跟白人差不多。然后种族融合会更快,美国从肤色上可能跟拉美差不多,它的文化和政治体系会不会有变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美国极右翼的白人感受到了这种危机,特别是特朗普为代表的那些传统的白人感受到这种危机,所以想采取措施。特朗普一上台就要修墙,收紧移民政策,想阻止美国人口拉美化的进程。

  二是美国社区的自我隔离比较明显。那些特别好的社区基本上全是白人或者亚洲人,有钱人的社区和没钱人的社区可以看得出来。白人社会的房子明显更大,基础设施也更好,甚至可以自己雇警察,而那些黑人社区明显破败。

  三是极大的政党矛盾不可调和。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能够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少,在奥巴马时期已经出现了这个苗头。共和党内部又分化成极右翼,以后可能会出现比特朗普还右的。民主党也分成好几个派别,拜登是比较中间的那一派,所以能够整合一下民主党。民主党内部极左派要搞全民基本收入计划,给美国人都发钱。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美国这次疫情的全民发钱相当于全民收入计划,会不会对未来民主党极左派有什么影响还很难说。

美国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不平等或者收入极化。从1980年以来,美国最底层50%的工人收入完全没有增长,而美国最顶级1%的收入增速非常快。美国1%的人拥有60%的财富,再加上资本的收入每年可以达到4%-5%,GDP增长率只有2%-3%的,美国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财富的不断集中导致美国各种寡头和垄断政治的出现,被很多寡头所控制。美国的教育不平等也比较严重。美国顶层的那部分大学确实最好,因为把全世界好的人才都挖过去了,但是美国一般的大学、美国的小学、中学教育差距特别大。此外,还有地区差距,美国教育资源、经济都集中在东西海岸和南部的德州,大部分中部地区挺衰败的,基础设施落后,中西部差距非常大,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想住在中部。地区差距导致美国中部的人对东西部金融精英、科技精英有很大不满。

  第四,美国内部的发展矛盾和中国的复兴引起了美国的恐惧以及对中国的打压,造成了中美摩擦。美国内部的撕裂需要找到一个出口,中国可能是好的假想敌。在美国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中国开始复兴。中国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世界第一,2011年制造业成为世界第一,2012年成为最大的出口国,2014年GDP按照PPP计算达到世界第一,2015年有最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此外还有太阳能发电世界第一,新能源总装机量世界第一等。预计到2024年按照TPP计算的话,中国GDP比美国大很多。东升西降可能没有那么快,但是东西力量对比在发生的变化,引起了欧美的警惕。

  在这种基本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逐渐演进并在美国社会达成共识,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复兴对欧美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作为对中国比较友好的国外人士,澳大利亚前首相陆克文说,“如果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它将是从乔治三世以来第一次一个非英语的国家,非西方国家,成为世界第一。”这对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其他的美国人、其他的欧洲人,还有一般普通人更不理性,对他们内心的骄傲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是针对中国的最深层原因。二是美国学者很早就研究中美冲突的可能性。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Graham Allison2012年就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当时中国2025年才提出的。这个学者提出修昔底德陷阱来形容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关系,对美国很多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改变了他们的政治策略。他总结了历史上十六次大国崛起的过程,其中有十二次发生了战争。中国和美国是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政治制度,这种崛起的过程中比前面几次崛起冲击更大,肯定不能太乐观。三是美国智库和西方媒体也不遗余力地渲染中国的威胁。因为美国普通人对中国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只是听智库怎么说,听总统怎么说,这使得美国人对中国的友好程度不断下降。从2006年到2016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对中国不友好程度是有点下降的,但是2012年之后,美国对中国不友好程度明显上升了,2017年以来,不友好程度又大幅度上升。

  事实上,奥巴马时期已经提出了对中国的战略转变,奥巴马很早就提出要重返亚太,TPP就是相当于围堵中国的。在疫情之前,美国国家安全报告已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者。特朗普上台和新冠疫情使得美国社会对中国达成新的共识。美国有各种利益集团、各种团体,要达成对中国共识需要一定时间,特朗普和新冠疫情的作用就是加快了他们达成共识的过程。

  最后,中美摩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怎么应对?刚开始是贸易摩擦,但现在贸易摩擦已经不重要。事实上,美国也一直不重视贸易逆差,中国贸易顺差比较大的时候,美国贸易顺差是下降的,中国贸易顺差并没有造成美国的贸易逆差。从1996年到2019年,美国贸易逆差没有什么变化,美国45%的产品都是从亚洲进口,对亚洲整个国家的进口一直没有怎么变化,从中国进口2012年就开始下降到22%。既然美国不在乎贸易问题,为什么老拿贸易说事,一是跟特朗普个人有关,他不懂经济学。现在拜登上台以后,美国想跟中国重新谈贸易问题,想降低关税。美国真正想打压中国的是在科技方面,科技封锁一直在一步步加紧,特别是最近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想把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拉到美国去,要在美国建六个最先进的半导体加工工厂,还要把韩国半导体企业也拉到美国设厂。此外,还有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就是想把中国隔离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之外。在投资方面,美国2017年出台禁止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的法案,中国对美国投资下降80%。美国有一个长期策略,就是通过科技摩擦使得中国和美国科技差距越来越大。

  美国指责中国盗窃其技术,但是中国根本没有。有一个对美国的调查,81%的调查者说中国没有盗窃美国技术,只是中国吸收能力比较强而已。美国对韩国也一直到2008年都在指责,美国一直是这样做的。事实上,知识产权转让是合理的,因为这是WTO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而且美国国内也没有禁止技术强制转移,美国硅谷那些科技企业之间的强制合非常常见的。

  疫情加速了美国形成共识对付中国,未来的前景不容乐观。美国的基因就喜欢树立一个对手。克林顿说美国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敌人的话,美国如何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怎么为其所作所为做出合理的解释。美国冷战之前的190年,进行了216次军事行动,平均每年1.1次;冷战之后的25年,美国没有任何国际力量的制约,进行了152次军事行动,平均每年6.1次,这是美国的个性。

  但是我们不必过于悲观。一个是中国是大国,我们有足够的韧性。二是世界人民是不希望中美摩擦长期存在的。德国和法国想继续跟中国进行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很多国家希望跟中国合作,虽然它们不是很发达,但是人多力量大。东南亚国家站队的就不多。而且,美国公司在中国还有很多利益,有很多人支持中国,这些可能是中国的潜在盟友。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的收入占到60%以上,在贸易方面还需要继续跟中国合作,而且在金融投资方面还是想投资中国市场。三是美国也没那么强大。我们觉得它很强大,主要在科技领域比较强大,内部问题其实比较多,很多领域也需要跟中国合作。美国人的战略判断也不是那么准确。

 

会议总结和提问环节:

  主持人邓曲恒研究员认为此次讲座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从中美经济、外贸、政治、历史、文化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中美摩擦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等问题。

 

 

  最后,主持人对讲座进行了总结,进入提问环节,线上线下学者就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对人民币贬值的看法、美国经济学界对中美摩擦的看法、美国的数字支付等进行提问,刘洪愧副研究员针对这些问题和学者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经济所科研处供稿)  

  (编辑: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