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与实践系列讲座”第十一讲举行

2021-09-09

调整字号:

 

 

讲座现场

 

  2021年9月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与实践系列讲座”第十一讲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孙冶方报告厅举行。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张旭教授作题为“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研究的过程与体会”的主题报告,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朱恒鹏主持会议,副所长胡乐明出席会议。

 

张旭教授做专题讲座 

 

  张旭教授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确立的时间线切入,系统梳理了十九大以来三大理论学习材料形成的基本过程、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并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以下简称《学习问答》)经济学部分的形成过程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阐释。在概括总结主题的基础上,得出四点学习体会。张旭教授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和当代经济思想史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并由此围绕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确立的时间线。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2015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次在党中央的会议上被提出。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再次专门谈到政治经济学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017年12月20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第二,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学习问答》三大理论学习材料形成的基本过程。考虑到首先应让全体党员群众知晓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因此决定优先编写《三十讲》。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充实、完善形成了《学习纲要》。《学习问答》则以问答的形式全面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貌。共包含七部分,100个问题。

  第三,《学习问答》经济部分的形成过程和具体内容。张旭教授分析了《学习问答》的基本结构。《学习问答》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方面,涉及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其中经济部分共包含10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由引言(定性)、历史演进回顾、主题阐释阐发、错误观点评析、展望五部分展开,逻辑清晰明确,说理性强。

  在此基础上,张旭教授提出四点学习体会。第一,学术研究要将学者和学术研究的使命和责任充分结合起来;第二,要充分挖掘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经济政策史中的珍宝;第三,要充分把握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第四,要充分掌握学术经典和党的经典文献。

 

朱恒鹏副所长进行点评

 

  朱恒鹏对报告进行点评。认为张旭教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及相关资料的形成过程的描述简要而准确,对学术研究具有极大地启发。对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经济政策史进行梳理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胡乐明对报告进行点评。认为从思想的创作史、形成史和传播史角度来讲,此次报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从中可以看到,思想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也是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遵循的建设过程。

  听众就讲座内容与张旭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胡怀国研究员认为,张旭教授的讲座内容对于学者研究过程中明确时代背景十分有启发。赵学军研究员从党史和经济史角度出发,阐释了经济政策史的提炼在思想史和经济史中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全体职工参加本次讲座。

  (经济所人事处供稿) 

  (编辑: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