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会议综述|微观经济学工作坊系列之十四(20220427)

2022-05-12

调整字号:

  2022年4月27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协办的“微观经济学工作坊”系列第十四期在腾讯会议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刘冲教授担任主讲。微观经济学研究室周慧珺担任主持。来自经济所与外单位的学者、学生参加了此次工作坊研讨。

  刘冲教授宣讲了题为Environmental Change, Water Scarcity and Farmers’ Differentiated Adaptations: Evidence from the Three Gorges Dam。该文基于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于人造水坝修建的不同态度,从微观视角即家户的异质性来研究人造大坝所带来的深层次的影响。为此刘冲老师利用2003年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大坝三峡大坝的初始蓄水作为一个自然实验,来评估不同的农户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适应下游地区由修建大坝所引起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一、 发言内容

 

  现有文章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对大坝修建的态度大相径庭,发展中国家修建人造大坝对于整个经济包括发电等方面存在重要的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现在开始停止修建大坝,甚至开始拆掉一些重要的大坝。刘冲老师认为,大型人造水电站带来很多好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影响,例如,人造大坝的修建可能使得局部水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变化,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分布,进而影响局部生态环境,最终影响周边农户的农业种植行为。

  首先,刘冲老师主要对三个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当大型能源项目的建设引发冲击并永久改变当地气候和环境时,依赖劳动密集型家庭农业的小农会如何进行反应?由于小农之间存在很强的异质性,如何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小农个体的不同行为最终对福利产生了哪些影响?

  其次,刘冲老师介绍了该文的两个主要挑战。第一,因为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比较缓慢,人们在意识到这种环境变化之后需要时间,那么即便是有时间意识到这样的变化,人们产生足够大的反映也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缺乏环境方面足够的冲击使得在识别上存在潜在的困难,该文利用三峡水坝的修建来提供一个较好的识别策略。第二,由于小农个体异质性较强,需要详尽的微观层面的数据来作为支撑,该文利用农业农村部固定观察点数据,该数据为面板持续追踪信息,提供了非常详尽的一系列不同农产品方面的种植情况,能更好的看到家户不同的种植行为以及农业种植以外的一些其他活动,从而更好的进行识别。

  最后,刘冲老师发现,用三峡大坝的修建作为识别策略有助于看到在局部区域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发现三峡的修建对下游降水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平均使得水稻的亩产降低13%左右。人造水坝会对局部环境带来变化,从而对小农经济农户带来影响,不同农户对这种冲击有不同的反映,发现平均意义上而言这些农户增加了水稻种植面积,导致结果变得更差,这是两类人群带来的综合结果,把小农家户作为区分,一类不受金融约束和市场经验,不会增加水稻种植。另外一类,受到各种可能的限制,会增加种植面积,从而带来更差的福利影响。因此,差异化适应策略扩大了收入差距。

 

  二、 报告研讨

 

  在研讨中,参会人员就论文的设定以及结论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主要包括样本量不一致、样本选择以及数据等方面的问题。首先,论文中两个计量模型之间样本量不一致问题,可能会引发遗漏变量问题。其次,在影响环境与气候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影响农户的耕种面积与耕种的质量,最终影响结论。此外还讨论了是否引入理论模型来解释。为此,刘冲老师对所提问题均进行了详细的回应。

 

  (供稿:李立卓)

  (编辑:熊晨玮;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