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基于中国实践的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京召开

2023-03-13

调整字号:

 

开题会会议现场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实践的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研究”开题会,于2023年2月8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召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张连城教授、郎丽华教授、杨春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刘霞辉研究员,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刘培林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陈彦斌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苏治教授等专家应邀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项目处处长汤井东主持第一阶段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致欢迎词。黄群慧所长指出,张平团队是国内顶尖的经济增长研究团队,20多年来已经完成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并由经济所推荐申报了社科院优秀科研团队。中国经济增长是新时代两大奇迹之一,需要从学理上进行阐释。这方面张平团队已经耕耘多年,相信可以做出上可以支持国家决策、下可以有理论创新的成果。希望课题多提供决策成果,也希望团队多提供给经济研究理论文章,互相支撑。

 

 

张平研究员介绍项目总体思路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平研究员介绍了项目总体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一是如何界定中国工业化的时间长度。课题研究将从1949年开始,利用经济所经济史研究的优势,深入研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第二是用国际通用的现代经济学方法表述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与理论发现。课题组已经刻画了很多典型化事实并加以理论归纳。第三是注重理论的预测性和前瞻性,侧重绿色转型、数字经济转型、中国特色经济增长理论的合成等问题,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统一增长理论。第四是解决好新要素供给,特别是制度要素、范围要素和数据要素,聚焦人和物的循环,工业服务化升级,人力资本提升,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的整合。研究难点是如何处理阶段性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增长实践,推进理论创新。

  专家组组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连城教授主持会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经济研究所付敏杰副研究员代表课题组汇报了项目基本情况。首先将课题组的S型增长曲线与美国的稳态增长曲线做鲜明对比。从S型曲线对应的不同阶段看,第Ⅰ阶段,“贫困陷阱”的产出能力受制于资本和其他投入要素的规模,国家采用赶超型结构增长战略来创造条件,通过动员型金融来激励储蓄和积累、资本偏向型产业政策引导投资、对外开放以弥补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缺口”,确保投资回报率能够覆盖资本成本、市场范围扩大能够实现“出清”,这些都可以为经济起飞创造出条件。第Ⅱ阶段,随着人均收入从“中下阶段”向“中上阶段”攀升,本国技术与国际技术前沿的距离缩小,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政府干预的“后遗症”不断显现。如果不及时转型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由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不同,投入产出增长模型展现了工业化阶段基本结束后的增长动力缺乏的风险。第Ⅲ阶段,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阶段,技术向世界前沿水平收敛,经济增速回落到与技术前沿国家一样的稳态水平,增长取决于市场内生动力和创新水平。这三个阶段,突破贫困陷阱、经济起飞与加速增长、增速放缓与收敛,构成了一个长期S型增长范式。潜在增长可能的包络特征,暗含了每个阶段国家最优干预策略和最优制度安排,构成了短期s型曲线,大S型构成了小s型曲线的上包络线。

  从美国的成熟经验回看,世界技术前沿的经济增长是平稳的,长期增速为2%左右,发达国家大多具有均质特征。但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向前看,则长期增长路径遍布“歧路”,符合人类社会多样性特征。增长路径转换的方向则有多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向上跃迁”,迈向更高级阶段;另一种是经济学、组织学中讨论的“路径依赖”,陷入到增长困境中。只有对路的国家战略和发展政策,才能避免落入歧路陷阱,实现最优长期S曲线。课题研究通过引入国家因素,扩展生产函数的投入项(X)和产出项(Y),来丰富S型增长路径理论,并定量测度国家治理的增长贡献。

  经济研究所付敏杰副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陆明涛副教授、经济研究所王宏淼研究员、杨耀武副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制度激励、开放经济、宏观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等方向的研究思路。

 

 

专家组发言

  在专家评议和学术研讨环节,专家对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方向展开了充分讨论,对项目推进提出了很多建议。

  张连城教授首先肯定了项目主题。以往的中国增长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当前正转向高质量增长,这凸显了本课题的重要性。目前还有三大难题:第一是工业化的可持续性,第二是市场化转型仍需继续,第三制度供给短缺。理论创新在于重构生产函数,融入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发掘新的经济增长因子,人力资本、技术因子等等。现有理论中制度因子和开放因子都未被纳入生产函数,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只在周期理论中得以呈现。西方制度环境稳定,不需要在生产函数中引入,而中国制度环境处于转轨期,制度变化会引发长期增长路径的转变,因此必须要在生产函数中进行考察,但如何纳入是一个难题。

  朗丽华教授提出,该课题创新点方面,要素供给中纳入制度要素、开放要素,增长与国家治理的融合,这些点都非常重要。欧美处于长期稳态增长和线性增长,中国则是S型增长,是否考虑适当增加国际比较对象,引入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比,比如印度。S型增长路径作为典型事实,新常态下,这一基本事实是否仍然成立,如何解释其成因。开放子课题方面,如何界定内外循环,如何处理内外循环的关系。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和目标,是否足以成为中国特色,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差异?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杨春学教授建议,课题的重点是理论创新。这就要找到理论切入点,理论框架。通过一个抓手,来实现创新,来解释S型曲线的形成,来保障理论的前瞻性。中国政府发挥的作用确实很大,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很高,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内生化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要合适的基础理论模型。

  刘霞辉研究员指出,要进一步发展过去积累的知识,特别是三个典型事实:库兹涅茨事实(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型时的生产率改进);广义恩格尔事实(人吃饱后肯定会释放高阶段需求);全球消费行为趋同事实。S型曲线的启动与国家集中资源和产业政策高度相关,政府激励与市场机制必须融合。开放方面,中国开放不只是简单地把中国生产的产品卖给外国人,而是要把中国生产的产品变成外国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范围经济。

  刘培林研究员认为,现在中国经济面临很多难题。外部环境很重要,脱钩影响非常大。人才和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如何让企业家和创新者多起来,如何把额外的要素放到生产函数里,值得深思。S型增长轨迹求导后就变成“几”字型曲线,防止长期增长率向低水平收敛。

  陈彦斌教授提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需要从实践中的总结归纳出发。如何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西方理论往往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只是对实践的非常粗糙的总结。我们对标的是什么阶段的中国实践,建国初期,改革开放还是什么?理论对标的是什么,是不是西方经济理论?如何为国家经济决策提供理论解释?社科研究应当参照自然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事实、规律、理论、应用。项目题目可以宏大叙事,但目标需要聚焦,数据需要充分严谨。

  苏治教授表示,课题非常庞大,需要有限目标,可以借鉴跨学科的研究方法。S型曲线本质在整合不同的增长阶段,与管理学中的耦合概念。中国经济增长理论应当能够驱动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创新。尝试采用大数据方法,比如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进行深度挖掘。

  最后,张平研究员代表课题组总结和致谢,感谢专家组和与会专家对课题的中肯评价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数据积累和方法平台方面积累较弱,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理论的前瞻性非常重要,不能满足于为短期政策做注脚,要能指导政策的形成。课题组将在充分吸收专家组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设计,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供稿:付敏杰)

  (编辑:熊晨玮;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