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破七”与中美贸易“持久战”

2019-08-12

调整字号:

  

  2019年第56期(总第1944期)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人民币“破七”与中美贸易“持久战”

  [导读:人民币“破七”之后,下一步将如何走?美国给中国扣上“汇率操纵国”帽子有什么作用?中美的行动是否意味着贸易争端将进入“持久战”阶段?]

  如何看人民币兑美元的“破七”

  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225元,创2018年12月3日以来新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开盘之后也迅速击穿7元关口,最大跌幅超千点,并创下逾11年新低。路透报道表示,这和两个月之前人民币“死守”6.9关口的态度截然相反。

  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今日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而此前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明确表示,人民币没有红线。前央行周小川稍早就市场关注的人民币汇率是否会贬破7元表态认为,不必过分关注所谓整数位。

  8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136;截至8月9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0623,离岸价报7.0982。

  华侨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谢栋铭对路透表示,“本来特朗普想玩心理战,没想到中国直接‘秒杀’,……后面要看特朗普了,如果他愿意妥协则还有的玩,不然就拖着,毕竟时间是中国的朋友,到了明年美国经济掉的厉害,也不利于特朗普连任。”

  受访的数位银行交易员普遍认为,短期内人民币可能继续波动,但监管层会更加根据市场波动的情况适时调整,尽量避免2015年8.11汇改时带来的持续冲击。

  “即期破了反而把心中的大石落地,后面可以看美元人民币7.1元关口阻力,我觉得破了也不一定不会回来,目前看市场比较淡定的,”一外资行交易员称,“每一次加征关税,人民币跌1000点。”

  人民币憋了三年的不“破七”今朝成现实,市场人士认为,面对特朗普的持续加码威胁,中国有必要采取更灵活的货币政策和汇率灵活性来应对,短期内人民币将维持偏弱格局,当然由于中国的国际收支想相对平衡,加上中国经济基本面相对仍不差,类似8.11汇改的冲击再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短期内,我们认为市场将保持极度波动,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风险偏向下行。”德商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周浩称,“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看到亚洲货币出现新的贬值浪潮,全球市场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避险走势。”

  受访交易员从交易角度认为,短期人民币虽然出现快速贬值,但受限于流动性不足等状况,市场大幅押注人民币继续贬值的意愿并不十分强,后续仍需看监管层如何引导,不排除适度平滑市场来稳定信心,当然如果出现持续恐慌购汇情绪,相信监管层会采取更多手段。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高级策略研究员丁孟则认为,整数关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破七之后,监管层的预期管理能不能使得市场行为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之内。如果中短期内这个浮动相对可控的话,其实没必要过于担心。

  如果从年度表现来观察,人民币表现并不算弱。今年至今(8月5日)人民币累计跌2.26%,同期韩元跌幅超8%,英镑跌幅亦超过4%,澳元跌幅超3.7%,欧元跌幅也超2.7%,而美元指数年度升幅1.58%,相比之下人民币反应仍属中规中矩。若从8月这几个交易日看,人民币跌幅近2%,同期韩元跌2.65%,雷亚尔跌2.54%,澳元、林吉特等跌幅均超1%,同期美指跌0.12%,从这个角度看,短期跌幅偏大。

  丁孟表示,目前来说就是整个波动幅度还是可控的,用央行的话来说就是相对稳定的双向波动状态,所以说对于单个数字关注没必要那么大。(8月5日)一天波动浮动是相对大一点,但是如果中短期内这个浮动相对可控的话,其实没必要过于担心。“更重要的是说破七之后,预期管理能不能使得市场行为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之内。”丁孟称。

  央行新闻稿也对“破七”给了看法: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瑞穗银行亚洲外汇策略师张建泰称,“中间价其实是最后一个关口,人民银行全面开绿灯给人民币贬值,”“贸易谈判也谈不来,为什么还要守,人民币稳定本来就是贸易会谈达成协议的条件。”

  人民币“破七”打开了贬值空间?

  华侨银行谢栋铭认为,“如果人民币接下来按照市场化定价,下一个均衡水平可能在7.2附近,较7月底跌5%,”“人民币汇率指数92关口也可能不再是关键支撑,下一个关键关口可能指向90,如果指数下探90关口,根据模型,人民币兑美元可能接近7.16。”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则认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将在7上下保持稳定,除非美国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加征关税。如果美国继续将贸易摩擦进行升级,那么不排除中国会通过让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来帮助出口企业对冲加税压力的可能性。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认为,人民币破7,事实上打开了贬值空间,市场将出现更多的波动;剧烈波动并非常态,最终市场仍然会在一个新波动水平上寻找到均衡。

  周浩指出,“8·11”汇改起源于人民币加入SDR面临的一系列技术性障碍,其中之一就是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造成了在实际对冲操作中的“基差风险”――而这一风险事实上无法被对冲。在2015年8月11日之前,IMF已经针对此专门发出了相关评估报告,从这个角度出发,央行选择让中间价与实际汇价保持一致,而市场认为这是一次“主动贬值”(中国央行称其为“一次性调整”),这一变动造成了市场的巨大波动,最终导致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的强化。

  而8月5日的这一次人民币波动背后则是因为贸易摩擦的加剧。此前的7月30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中国所有商品征收关税,似乎是中国官方态度转变的导火索。从媒体的报道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贸易谈判中,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并不多,但7月底的上海会谈却有相当多乐观的报道,而白宫只给出了一段颇有些冷淡的表态,这似乎已经在暗示中美双方在贸易谈判中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而特朗普的突然加税,直接导致了事态的恶化。

  从这两次事件来看,人民币出现的所谓“黑天鹅”事件被非完全无迹可寻。基本面的研究者当然会将贬值归因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恶化,但从市场的实际表现来看,这两次事件发生前,人民币的波动率都已经处在极低的水平上。这背后表明市场存在着一边倒的预期,“8·11”之前市场预期因为要加入SDR,人民币会保持稳定,而这一次市场认为只要贸易谈判继续,人民币也会保持稳定。

  换个角度来说,人民币的稳定与否,承载了太多的政治涵义,而这样的预期被击破,实际上表明中国官方在某些特殊时点上不愿意被这样的市场预期“绑架”。最终央行是否出手干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反馈,如果市场不断陷入负面反馈和恶性循环,央行会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来考虑是否值得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而过去的经验事实上也表明,央行仍然有很强的能力去控制人民币的汇率。

  央行表示,希望企业回归主业,保持“风险中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央行希望在汇率上保持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避免让汇率成为掣肘其货币政策的阿喀琉斯之踵。经历了数轮洗礼的人民币市场的参与者,事实上早就明白单边下注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市场的交易行为事实上也显得较为克制和理性,相信与“8·11”相比,在破7后,市场会更加理性并更加习惯于市场的波动。

  短期市场来看,人民币破7事实上打开了人民币贬值的空间,这似乎意味着市场将出现更多的波动,但以往的经验表明,剧烈波动并非常态,最终市场仍然会在一个新的波动水平上寻找到均衡点(当然新的波动率水平会高于历史波动率)。留给市场的中期问题是,对外汇风险敞口的管理将会成为一个更加日常的工作,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外汇风险将成为企业经营的日常风险之一,而且其重要性将会显著上升,对于人民币市场的参与者来说,“黑天鹅”既然已经飞起,唯一可做的工作是尽可能做好预案来应对更多的可能风险。

  人民币“破七”凸显中国实力

  英国《金融时报》8月6日社评认为,“破7”并不说明中国经济存在致命疲软,也不是货币政策的根本转变。在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背景下,此举表明中国已经为贸易战继续下去做好准备。

  《金融时报》社评表示,“破七”并不是中国经济存在致命疲软的迹象,也不是货币政策的根本转变。就在几天前,美国宣布对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因此此举明确表明,中国政府准备以人民币为武器,让这场贸易战打下去。

  中国人民银行似乎为当前人民币“破7”做好了充分准备。中国央行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保护主义和关税是人民币贬值的一个原因。它强调自己“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似乎是完全公平的。货币疲软是贸易战升级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此外,尽管被加征了关税,中国今年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历经多年下滑后,更广泛的经常账户盈余也再次开始增加。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外汇储备稳定在约3万亿美元左右,表明不存在持续的资本外流,人民币也没有承受显著压力。

  中国经济虽然在放缓,但到目前为止在贸易争端中表现得相当不错。贸易流量有所下降,但转向在更大程度上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的趋势,减轻了贸易疲软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逐渐放缓,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收入持续趋同是相符的。如果中国的意图是竞争性贬值以刺激出口增长,那将需要更大幅度的汇率变动。相对于贸易加权的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几乎没有变动。

  中国央行将警惕汇率疲软对本国股市或背负美元债务的国内企业可能造成的任何破坏稳定的影响。大幅贬值的人民币也将抵消美国关税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影响,那将是适得其反的。

  1美元兑7元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对中国没有内在的经济意义,跌破这一汇率的经济影响将是有限的。然而,任何大幅的持续贬值都会破坏全球经济的整体稳定。中国必须考虑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美国。世界已经有了贸易战,它不需要再发生一场汇率战。

  人民币“破七”彰显中国“底气”

  路透报道认为,无论是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勇气”,还是政治局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在宏观政策调控选择上的“定力”,事实上都彰显着中国政府的“底气”。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对经济放缓容忍度提高,尤其是宏观调控工具箱工具比较充足,让政府更有定力将着眼点放在中长期高质量发展上,未来改革提速带来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是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最有效办法。

  而只要中国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不发生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值也不会改变,再加上中国资本账户适当的管制让人民币即便贬值也会非常的可控,因此短期破7并不可怕;而且更有弹性的汇率将给予国内宏观政策较大自由度,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短期内只要资本账户依然有适当的管制,人民币的贬值就会变得非常地可控,不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形成持续的贬值预期。所以说,适当的资本管制是稳定汇率的一个‘底气’,”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称。

  他认为,从中期来看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在结构性去杠杆,在想办法降低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杠杆率,同时放缓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的速度;不过因为中央政府的杠杆率现在还比较低,因此可以通过中央政府主动加杠杆来缓解其它部门去杠杆给经济带来的下行压力,这是在经济稳定方面“底气”的来源。

  再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增长效率的下降,只有通过结构性改革才能提升增长效率。而中国以往的结构性改革很多都是倒逼出来的,目前无论在企业所有制改革、土地流转、包容性的城市化、服务业开放等方面,中国还有很大改革的空间。“一旦改革开始提速,既有助于提高增长的效率,也能帮助中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路透报道指出,联想上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虽然强调“风险”和“挑战”,也承认“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在宏观政策调控上则保持了“定力”:一句“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让原本期望能够放水刺激的市场人士内心凉凉,与此同时,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招数则细致而具体,更加脚踏实地。

  政治局会议还部署了缓解民企融资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以及加快对外开放等,都更着眼于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也表示中国应对经贸摩擦的战略方针是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做好自己”,而非重走大水漫灌的老路。

  国金证券总量研究中心在宏观周报中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重新加征关税,改变的是市场的短期风险偏好和政策节奏,但难以改变中长期中美经贸关系对抗成分增加的趋势,也不会改变中国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来进行应对的战略方针。

  “未来看,在需求能够企稳的前提下,政策落脚点转向制造业投资和民营经济,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该券商认为,外部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在减弱,短期中国能够通过新基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内需等方式稳定总需求增长。

  该周报并指出,长期来看,随着政策逐步转向经济活力高、市场集中度高、效率相对较高的制造业和民营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率有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望加速回升,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内部问题有望逐渐解决,这是长期层面增加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更有弹性的汇率给予国内政策更大自由度

  路透认为,中国经济稳增长事实上就是稳就业,而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已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尽管就业的结构性压力依然存在,但总体就业形势比较稳定,显然是中国政府在应对内外部风险时能够保持“定力”的最关键支撑。

  而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新旧动能切换尚未完成之际,预计逆周期政策主要以相机抉择为主,更有弹性的汇率将给予国内政策更大自由度。

  “破7意味着人民币并没有所谓7的底线,意味著作为一个国家政策工具之一的汇率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经济调节作用。同时,汇率的浮动也为国内货币政策例如准备金率、利率政策打开了空间,利率和汇率能更加协调地发挥经济调控作用,”华宝基金投资总监李慧勇称。

  他认为,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和均衡值应区别对待,就像股票价格围绕股票价值波动一样,人民币汇率的即期价格会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出现波动;但如果人民币的长期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值不会改变。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防范化解风险向纵深发展,中国经济的风险是降低了,而不是加大了,这些都有助于人民币价值的稳定,人民币的价值不会因短期汇率波动而改变。

  中国去年GDP增速逐季放缓,自一季度的6.8%放缓至四季度的6.4%。在去年年底中央提前下达地方专项债务额度等逆周期调控加力的带动下,2019年一季度经济“意外”提前企稳在6.4%;但4-5月伴随着财政、货币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减弱,投资、消费和外贸均出现放缓趋势。

  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仅增6.2%,创1992年该数据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尽管6月宏观数据有回升迹象,但基础并不牢固,三季度经济延续弱势是大概率事件。不过整个上半年经济增速在6.3%,依然处在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6-6.5%的目标区间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宏观政策目标是较为多元的,包括稳增长、保就业、稳杠杆、防风险等等。此时,如果能有效地发挥浮动汇率机制的作用,很好地对冲和缓和外部冲击,让宏观政策可以更多地腾出手来,针对国内需求和供给、总量和结构等各方面问题更好地进行应对,以较低的成本顺利达成政策目标。

  “相反,如果以某个数值为政策目标,必然要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和工具来维护和保持汇率的稳定,可能最终会得不偿失。”他表示。

  而尽管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可谓一个不得不实现的“硬指标”,但分析师认为实现这个目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2020年GDP翻番的目标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哪怕今年6.1%的GDP增速,明年也只需要6.2%增速即可完成翻番目标。只要就业可以合理消化稳定,增速上的政治压力缓释。”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称。

  她认为,在长期大势下,货币财政空间的考量维度也要适度拉长,在中美博弈格局成为长期既定外生条件+经济下行容忍度提升+僵尸企业出清需要窗口等背景下,逆周期政策主要以相机抉择为主,调整心态,不宜过度期待。

  人民币的下一条底线在哪里?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长期以来,“7”一直是中国央行的汇率底线,尽管它敦促投资者更多地关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但NatWest Markets高级宏观策略师曼苏尔•莫希-乌丁表示,既然人民币已“破7”,“目前可能没有任何明确的底线”。“相反,市场将尝试了解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以及人民币需要贬值多少才能抵消这种影响。”

  莫希-乌丁表示,在最坏情况下,比如中国输美商品全部被加征25%关税,那么人民币需要贬值至接近7.80的水平才能抵消关税的影响。但与其他分析师一样,他也强调,中国央行将允许人民币循序渐进地贬值,以降低资本外流的风险。

  埃文斯-普里查德说,凯投宏观预计2019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会跌至7.30,2020年底跌至7.50。但他补充称,与2015年人民币突然贬值后出现的混乱局面相比,中国央行在应对资本外流增加方面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市场对中国央行守住底线的能力有了大得多的信心,”他说,“但这条底线在哪里,还不得而知。”

  日经新闻报道,有观点认为“下一个关口”是7.2-7.3元。据称这一水平几乎可以抵消美国第4轮对华追加关税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一家日资银行的汇率交易员表示,“虽然7元多是未知的领域,不过认为人民币处于低值的业务公司也在大量买入人民币,并未出现惊慌抛售人民币的局面”。

  Pictet投信投资顾问的常务执行董事松元浩认为是贬值到“抵消第4轮对华追加关税的1美元兑7.3元水平”。第4轮对华追加关税的对象是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占中国对美国总出口额的6成左右。如果对这些产品加征10%的关税,将对中国整体的对美出口产生6%的影响。为了抵消影响而容忍人民币贬值6%的话,就是7.3元左右。

  野村证券的郭颖认为7.2元将成为中国的防线。从历史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年均波动幅度基本上在5%以内,为了避免被批评操控汇率,这一水平可能成为标准。郭颖认为,2018年人民币的平均汇率为6.6元,2019年如果波动幅度为5%,则2019年下半年人民币的平均汇率将在7.1元左右。

  路透财经《许尧专栏》认为,人民币汇率并无趋势性变动的迹象。

  一方面,中美双方货币政策均无明显方向性变化。美联储虽降息但强调并非开启降息通道,未来可能降息也可能加息,货币政策偏中性;中国央行则继续在防风险和稳增长间权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中美双方货币政策都缺乏方向性变化,由此带来中美利差的稳定是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2019年汇率市场运行出现新的变化,即每当人民币升值时有明显的购汇盘涌现,而当人民币贬值时结汇出现。这一交易行为的变化或许意味着结售汇客盘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依然稳定,并没有明显的升贬值预期,也在客观上成为稳定今年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力量。在这些因素没有明显改变之前,人民币汇率可能难以看到明显的趋势性变动。而交易行为仍是主导年内汇率波动的主因。

  《许尧专栏》文章认为,当前的汇率市场运行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交易特征。一是近年来代客结售汇占全部外汇交易总额的比例不断下滑,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对短期汇率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二是其它金融市场对外汇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大,特别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对汇率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事实上,人民币汇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资产价格属性,对利率水平、权益价格、金融市场波动越来越敏感。

  三是2019年汇率市场表现出明显的事件驱动特征。重大事件冲击市场,导致价格出现剧烈调整,但此后却会在新的价格水平保持平衡直至下一次事件冲击的出现。

  人民币汇率快速破“7”的这一过程也能够看到明显的交易行为驱动。但金融机构交易盘可能是市场上最“见风使舵”的主体,其往往是跟随市场波动进行交易而并非决定市场波动,这也就决定着基于预期、情绪等交易行为带来的汇率变动不会走的很远。

  专栏指出,人民币汇率破“7”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此前市场认为央行会在“7”的点位入市干预。因而,人民币汇率破“7”最大的意义或许在于破除在“7”整数关口的特殊含义,给未来人民币运行以及人民银行政策执行更大的灵活性。

  美国给中国扣上“汇率操纵国”大帽

  人民币“破七”后,美国财政部宣布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分析师称此举旨在为升级贸易战提供新的政治理由。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分析师认为,美国财政部的这一认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象征性举动,为加征更多关税提供政治理由。康奈尔大学研究中国金融系统的专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美国财政部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举动表明,贸易战正扩大成为两国之间全面、公开的经济战。”

  美国财政部表示,中国“长期”通过干预市场“促使(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最近几天,中国采取了具体措施使人民币贬值,与此同时却保有大量外汇储备——尽管其过去曾积极使用此类工具。”美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补充说。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瑟夫•加尼翁(Joseph Gagnon)表示,这一“爆炸性”举动应被视为是政治策略,旨在为特朗普加征关税提供更多依据。他表示,此前中国在受到关税冲击时一直忍住不让人民币贬值,相比之下,墨西哥则任由比索(peso)贬值。“中国忍住不那么做是在帮我们的忙。现在他们决定不再帮我们了。”加尼翁表示。

  普拉萨德称,这一认定从技术上讲可以引发下一项程序,即美国可以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估中国的汇率政策。但他也表示,此举有政治动机。

  普拉萨德表示:“这个理由提供了政治掩护,因为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其他民主党人长期以来都在公开指责中国操纵汇率。”

  此次人民币“破7”标志着美中关系的最新一次严重恶化。

  “中国正坚持要继续通过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和汇率操纵从美国获得数千亿美元。”特朗普周一表示,“这太自私了,早在许多年前就该让他们停止这种行为了!”班诺克本全球外汇(Bannockburn Global Forex)首席市场策略师马克•钱德勒(Marc Chandler)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动“在舆论法庭上站不住脚”。“外汇市场中的许多人认为,中国央行一直在顶着大风前行。”他表示,“他们不是在压低人民币汇率,而是在顺应市场的力量。很难想象,我们要如何从这种情况中挽回损失。”

  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毫无意义

  2019年7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结束与中国的第四条磋商,并于8月9日发布报告。其中关于汇率部分,报告说:“2018年6月中至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贬值相对迅速,当局重新采取了应对贬值压力的措施——对外汇衍生品实行20%的准备金要求(属于资本流动管理措施),以及在每日交易区间的中间价形成过程中采用逆周期调节因子。人民币虽然对美元贬值,但相对于货币篮子大体稳定,自去年第四条磋商以来,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了约2.5%。估计结果显示,人民银行几乎没有进行外汇干预。中国约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仍然足以继续向浮动汇率转型。”

  英国《金融时报》艾伦•贝蒂的报道指出,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毫无意义,只会突显出美国无力强迫中国顺应其想法行事。这么做就好比放出一条牙快掉光了的狗。

  报道指出,从逻辑上讲,现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令人费解。这一举措的实用价值为零、甚至为负,只会突显出美国无力强迫中国顺应其想法行事。除此之外,这是个了不起的主意。

  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执政时期——基本上就是2013年之前的那个十年——中国通过干预压低人民币汇率的行为是美国国际经济政策中的头号关注点,但即使在那个时期,美国也从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美国财政部历来有意隐藏它从未这么做过的事实。有关中国又躲过一劫的定期报告通常在周五的下午公布,紧接着就是周末了。但在美国财政部看来,克制着没有给中国贴上那个标签,是自己像成年人行事的表现。

  为什么?因为尽管存在错误的说法——如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等人发表的言论,罗姆尼在竞选总统期间,声称这将使美国可以对有关国家征收反补贴关税——这么做除了让美国可以启动双边谈判或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持的谈判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种磋商本身就不会取得任何成果。IMF采用一种兼容并蓄、并拥有极宽置信区间的方法定期评估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这样的评估结果很难用作汇率战武器。

  你可以认为IMF懦弱,也可以将此视为学术上的诚实。与有关反倾销的计算不同,没有一种公认的方法来评判汇率均衡与否。但事实就是这样。限制蓄意的汇率失调的国际法很孱弱,而美国将某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就好比放出一条牙快掉光了的狗。

  如果在中国大规模干预人民币时期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那么这即便没有实际意义,也是合乎情理的。现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则既无道理又无作用——事实上,适得其反。美国财政部周一在解释此举时列出的理由,仿佛在说中国应该进行更多的干预,而不是减少干预。换言之,现在“操纵”的意思成了中国未能将汇率维持在时任美国财长认为合适的水平。

  话说回来,如果美国真的想让人民币保持稳定,那么它就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可笑的境地。它越是通过诸如此类的行动加剧贸易冲突,就可能给人民币造成越大的下行压力,因为人民币自然会浮动,以抵消关税对中国出口商竞争力的削弱作用。中国政府实际上并不想让人民币迅速贬值。但美国越是通过言论实质上造成人民币下跌,支撑处于跌势的人民币的成本就越高——不管是为干预所花费的经济成本,还是政治方面因为会被认为听命于美国而受到的损害。

  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从来就没多少实际意义,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更是毫无意义了。唯一可以想到的原因是特朗普可能想要多一个政治借口来加征更多关税。这一举动是愚蠢的、虚伪的,或两者兼而有之。

  美联储降息压力骤增

  路透社报道指出,财长姆努钦宣布的(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个举措启动了一个正式程序,将解决美国认定中国因人民币汇率偏低而取得的“不公平竞争优势”。

  股票期货大跌,美债期货上扬,因交易商押注新一波美中贸易战升级将导致美国经济进一步放缓,迫使美联储做出应对,藉以进一步降息来纾缓金融条件并鼓励企业聘雇及支出。

  俄勒冈大学经济学教授杜伊(Tim Duy)表示,这个决定令人感到震惊。

  如果此前的降息是美联储决策官员用来预防潜在‘火灾’的办法,他说,“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已上升——这种可能性正是他们将要应对的。”

  利率期货目前显示,交易员认为美联储下月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接近40%,此前的两次调查分别为不到2%和30%。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在提高对中国的关税,旨在施压中国与美国达成一项条款对美国更为有利的贸易协议。特朗普过去几个月来还一直呼吁美联储降息来和他一起支持美国经济。但在美联储上周将指标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2%-2.25%后,特朗普称美联储“让我们失望”。他说,若美联储实施更大幅度的降息,就能帮助美国跟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步伐。

  “中国把人民币汇率降到几乎历史最低点。这就是所谓的‘货币操纵’。美联储,你听到了吗?”特朗普在人民币大跌后发推文称。几小时后美国财政部就给中国贴上了汇率操纵国标签。

  尽管贸易在美国经济中占比远小于依然稳健的消费者支出,但贸易不确定性已经拖累经济增长,企业上季削减支出,且工厂减产。

  美联储不制定美国贸易政策,也不设定美元汇率,鲍威尔也尽力不予置评,但贸易战升级导致这种可能性提高,即鲍威尔所谓的“周期内”降息最终可能拉开更大幅度、更长期政策宽松周期的序幕。“美联储不希望市场认为他们屈服于政策或贸易之争,”美西银行(Bank of the West)分析师安德森(Scott Anderson)称。“但美联储将会应对经济前景面临的威胁。现在这种威胁是实际存在的。”

  北京华盛顿双双释放持久战信号

  英国BBC报道指出,尽管分析各方对人民币“破七”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多数认同一点,那就是北京和华盛顿的决策者都已做好长期贸易战准备。

  美国的信号

  美国总统特朗普继续选择以推特形式第一时间传递信号。他首先推文指控中国“害我们好苦(they were killing us)”。

  在全球股市、油价应声下跌,金价和国债价上升之后,面对批评的他再度迅速发帖批评美联储应该更快、更大幅地降低基率,刺激经济。他甚至指责说,美联储对美国的威胁“比中国还要大”。

  特朗普推文说:“又有三国降息。我们的问题不是中国——我们更强大,资金流向美国,而中国在失去成千上万的企业,他们货币四面受敌,我们的问题是美联储……”

  他推文又道:“我们的问题是,美联储过于……高傲而不愿承认紧缩过早,力度过大(而且被我说准了!)”

  另外在白宫外草坪上会见记者时,他也不耐烦地表示,股市下跌不是大问题。“按照我原先的预计市场反应应该更大”,他说。“最终(美国)股市会飞升很高很高,因为中国(贸易)就像一个铁锚套住了我们”。

  美国大型投资银行高盛正式修改评估,认为2020大选之前美中达成贸易协议的机率已经很小。

  中国的信号

  北京方面虽然没有官方高调发言,但是一连串实际动作也释放了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信号。

  其一,汇率市场未出现人民币一泻千里现象,似乎表示“破七”是某种有准备的试探动作,而并不代表北京已经决意让人民币贬值。

  另外,北京方面也通过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一份官网新闻稿释放信号,显示出了货币汇率之外,稀土仍然是一张可打的牌。中国稀土行业协会8月7日刊登在官网的新闻稿称,要“坚定依靠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服务内需,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维护中国稀土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新闻稿立即被路透社等一些国际媒体认为是中国再度暗示可能动用稀土武器的信号。

  国际市场反应

  更多全球市场迹象则显示,全球大型金融企业和投资人也普遍判断会走贸易持久战的路数,因而开始有步骤地大幅展开资本避险操作——即开始减持风险较高的如股票等资产,转而增持相对低风险的国债、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

  英国斯巴达资本证券公司首席市场经济师卡蒂奥(Peter Cardillo)告诉BBC说,投资人开始为贸易战而感到恐慌了,“因为持久的贸易战必将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他说:“眼下一切都是因为有恐慌因素,人们开始囤积黄金,这是为避险求全。”来自北京和华盛顿的最新信号显示,即使九月美中贸易官员能如期恢复谈判,两边也均已做好持久战准备。2020美国大选前达成任何协议的可能性已不大。

  决定“破七”后汇率走向的核心是什么

  FT中文网首席财经评论员徐瑾认为,对于人民币而言,最核心决定因素,是中国的资产回报情况。只要中国资产回报率高,人民币资产就会维持吸引力,人民币汇率自然也会稳定下来。不过,这需要中国推进结构化改革为前提。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认为,人民币问题来自外部如贸易战等问题,其实未来走势,决定因素还是在内部。FT中文网撰稿人赵雪也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没有改变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壮大、日益开放、越发成熟的大趋势。更重要的是,未来十年其他新兴经济体尚不太可能培育出体量相当且综合收益更高的金融市场。尽管短期内某个阶段,外国资本可能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判断而进入或撤出中国市场,但长期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只会越来越有吸引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需要过于关注外资短期是否离开中国,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继续推动境内市场的改革开放和平稳发展上。      (完)

   

  (整理、编译:王砚峰、张佶烨;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9年第56期(总第1944期)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              传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