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成为中国更大力度开放的窗口

2019-08-26

调整字号:

2019年第59期(总第1947期)    2019年8月19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深圳将成为中国更大力度开放的窗口 全球“僵尸企业”十年翻番 2060年中日美GDP预测 中国7月结售汇逆差收窄 中国向服务业转型过快了?

  深圳将成为中国更大力度开放的窗口

  [摘要:国务院8月18日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目标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

  文件十大重要内容

  这份文件长达4000多字,信息量极大。《中国基金报》梳理了10大重要内容。

  1、深圳发展目标: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2、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载体: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3、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4、完善创业板,推动注册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

  5、基金产品互认: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6、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

  7、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8、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完善企业破产制度,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9、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10、港澳居民也能享有“市民待遇”: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

  建立更大力度开放的窗口

  路透采访了多位分析师,分析师指出,深圳是中国更大力度开放的窗口,未来深港两地的人才可能更多会呈现双向流动,而非仅是南向,深港之间金融领域的竞争程度将获提升,而深圳本地企业发展潜力或进一步得到激发。以下为分析人士对该政策的评论: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李超等:

  这次意见的出台是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落地。意见要求第一条就紧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信息科技和高端医疗将成为产业层面的创新重点。在城市层面,预计深圳将逐渐成为国际领先。面对全球不确定性,中国以更大力度开放应对,深圳是重要的窗口。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深圳和香港两地之间,未来人才可能不仅是南向流动,更多会呈现双向流动,区域协同性进一步提升,预计深圳本地企业的发展潜力可能会被进一步激发。

  未来深圳将瞄准高端产业布局,聚焦产业层面的整合创新和应用创新,与北京中关村的原始创新、上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互为补充。北上深沿海一线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创新沿线,看好高端产业的发展和投资机会。

  随着201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下行,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不确定性提升,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中东地缘政治等问题呈现出全球经济出现一定的逆全球化倾向。这次深圳的意见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这些政策是中国面对这种趋势坚定以更大力度开放应对的一个重要的印证。

  平安证券研究所宏观组陈骁、魏伟、郭子睿:

  “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不同于当年“先行先试的特区试验田”定位,这意味着深圳的制度创新改革不仅仅要符合深圳的实际,还要将相关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主要体现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环境,如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这也必将带来相应产业的投资机会。

  加大金融创新,具体体现在:其一,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以科创板为抓手推动主板注册制改革。其二,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其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其四,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上述举措会显着提升深圳与香港金融领域的竞争程度。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谢亚轩、高明:

  指导思想中提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明确了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而不是广州或香港。

  发展目标中提出“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着的全球标杆城市”。可见《意见》是定位未来30年,面向全球的战略规划。

  保障措施(十八)法制政策保障中指出“凡涉及调整现行法律的,由有关方面按法定程序向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提出相关议案,经授权或者决定后实施;涉及调整现行行政法规的,由有关方面按法定程序经国务院授权或者决定后实施”,可见改革力度之大。

  保障措施(十九)实施机制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指导协调,重大事项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广东省做好指导支持工作,深圳市落实主体责任。”可见重视程度之高。

  为什么是深圳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转载2019年8月5日出版的《瞭望》第31期王小广文章指出:

  从发展成就看,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最佳选择。

  就经济发展水平来讲,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2018年深圳人均GDP达到19.3万元,比广东全省高1.21倍,比北京和上海分别高37.9%和42.2%。按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深圳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是中国最接近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城市。深圳创新发展能力不仅在国内领先,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开始在全球显现其巨大的影响力。另外,其在生态文明建设、开放水平等方面均有亮丽的表现。

  从创新精神看,深圳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天然的优势。

  深圳是我国人口最年轻的大城市,其多元包容的文化造就了深圳人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富有敢想敢干的精神。我国改革开放许多先例都是起源于深圳。深圳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尤其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决定,其要义就是要继续发挥这一关键性作用。

  从发展自主性看,深圳干部群众一直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发展的超前意识,这是做好先行示范、发挥先行示范作用的先决条件。

  深圳干部群众有开阔的发展视野,善于谋划未来,凡事想在前头。从回应上世纪80年代“特区失败论”、上世纪90年代“特区不特论”“深圳抛弃论”,再到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圳都能正视危机,面对未来,主动应变,从而锻炼出强烈的先行意识。

  从发展机制看,深圳不仅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市场机制,而且党和政府的作用发挥得很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GCD领导,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可以说,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典范。

  先行示范区示范什么

  先行示范就是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将发展的政策、做法模式化。

  具体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仅要在经济发展领域起先行示范作用,而且要体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要求和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作出表率。深圳不能仅做“单项冠军”,而要全面领先。为此,必须全面推进深圳现代化建设,实现产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生活现代化、城市治理现代化等,并发挥示范、引领、标杆作用。

  深圳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就是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按十条路径予以推进: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上先行示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先行示范;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先行示范;在全面扩大开放上先行示范;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先行示范;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先行示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先行示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先行示范。归根结底,就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先行示范。

  打造什么样的示范区

  一是建设创新发展与创新文化先行示范区。继续加大基础科学和企业的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优势的创新创业创意中心,引领全国高科技、新产业发展,为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支撑,要努力将两者结合起来,即“硬实力”与“软实力”结合,深圳移民、包容性文化要不断发扬光大,吸引更广泛的人才和创新资源。

  二是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始终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筑好自然空间、生产格局、生态体系,补齐生态短板,使深圳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成为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

  三是建设共享发展先行示范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住房供给保障体系和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社会共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示范区。继续发挥好深圳经济特区“试验田”“排头兵”作用,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在政府机构改革、营商环境塑造、创新政策环境、住房供应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办法。为如何进一步理顺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关系、如何更有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等事关重大的改革难点,提供可以借鉴的系统性改革思路。

  五是建设全面扩大开放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是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未来的深圳,将成为制度型开放的“新窗口”。深圳应积极对标国际化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为构建全面开放型新体系提供高标准的制度体系,是建设全面扩大开放先行示范区的中心任务。要着力处理好与香港的关系,充分发挥两种制度、两种模式结合的优势,在深港深度融合发展上形成重大突破,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和规则对接上率先突破。

  六是建设大都市治理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大都市社会治理新体制建设,同时加大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力度,为社会参与监督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

  补足哪些关键短板

  一是着力补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能力不足这一关键短板。深圳既要重视引进国际国内名校和著名研究机构,更要营造宽松环境对其加以长期培植。

  二是着力将深圳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型金融中心。深圳要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走在前头,着力培育支撑创新发展的创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将深圳建设成国内国际风险资本投资高地。

  三是猛补民生短板,加快推进社会和生活现代化。目前深圳在社会领域、在生活现代化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就社会治理来讲,深圳是政府管得少,较为粗放,在社会领域会造成各种能力不足、不配套、不适应等问题。比如,目前基本教育供给不足,生活便利性、质量均偏低,特别在民生方面,在文化娱乐上,在消费层次上,与香港、全球城市的高水平比还有巨大差距。

  四是着力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一方面,城市空间开发过度,效率低下,产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不足。深圳当前土地开发强度近50%,是全世界大城市发展中极少见的,比土地更为稀缺的香港高1倍,而单位土地GDP产出只有香港的1/5。过度挤占未来的产业和生态空间。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运行成本过高、空间利用效率偏低问题突出。城市空间布局分散,必然降低生活的宜居性,即通勤压力大、时间浪费、生活极不方便。如何实施城市更新,实现更加紧凑型发展,成为提高深圳这一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紧迫课题。

(综合信息)

  全球“僵尸企业”十年翻番

  无法通过利润赚取贷款利息的“僵尸企业”正在增加,2018年度全世界约为5300家,增至10年前的2倍以上。由于货币宽松的影响,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差的企业也依赖负债维持生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时隔10年半降息,全球的中央银行在开始加强货币宽松的追随。如果“僵尸企业”今后继续增加,加上市场混乱等的冲击,破产有可能不断涌现。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新闻)根据QUICK FactSet调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和亚洲的约2万6000家(不含金融)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连续3年支付利息高于显示主业盈利的营业利润的企业2018年度约为5300家,占到整体的20%。2008年度约为1万8000家,仅占14%。

  从地区来看,欧洲为1439家,数量最多。美国为923家,紧随其后,占美国企业整体的比率高达32%,似乎是低评级也容易发行公司债等的金融环境产生影响。在过去数年里债务增加显著的亚洲,印度为617家,其次是中国大陆(431家)、韩国(371家)和台湾(327家)。从“僵尸企业”的增加幅度来看,欧洲(714家)、美国(561家)和印度(405家)等高居前列。日本企业“资金充裕”,债务依存度较低,“僵尸企业”仅为109家。

  按行业来看,医疗药品、有色金属、能源和IT(信息化技术)相关突出。例如,美国IT大型企业戴尔科技公司(Dell Technologies)2016年收购美国EMC。当时负债膨胀,支付利息额激增,持续超过营业利润。

  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全球货币宽松的影响。全球企业的财务纪律松弛,“支出”高于“盈利”的状态持续8年。2018年度的支出包括设备投资、并购(M&A)等投资现金流(CF)、分红与股票回购在内达到6万亿美元。比通过业务赚到的现金、营业现金流高出近1万亿美元。

  由于填补过度支出,有息负债达到20万亿美元,在10年里几乎翻一番。由于利率下降,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资金出资方的纪律也很松懈,同时企业开始能承受大量负债。负债的“利率”降至3.9%,比10年前下降约1个百分点。即便如此负债增加的影响更大,支付利息达到0.8万亿美元,增加了4成。

  也有企业由于高增长带来积极投资,结果在数字上看起来属于“僵尸企业”,但这种情况是例外。作为“非僵尸”的健全企业的营收增长率(与3年前相比)平均为22%。而在“僵尸企业”中,高于这一水平的企业仅为约2成。

  “僵尸企业”的增加显示出“促使失败者退出”这一市场功能下降,企业部门的脆弱性正在加强。如果经济减速导致业绩恶化,承受利率负担将日趋困难。就算在货币宽松局面下全面抑制利率,但如果市场的警惕感加强,财务状况差的“僵尸企业”的融资利率也将上升,可能相继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对世界经济构成的风险正在提高。

(日经新闻,2019.8.13)

  2060年中日美GDP预测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猿山纯夫、主任研究员田原健吾撰文对中日美三国2060年的GDP总量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从中美两国的IT企业垄断世界企业总市值前列等状况可以看出,数字技术正在成为企业业务的关键。在数字经济领域走在前头的美国不断升级本国至上主义,与在背后追赶的中国加强一决胜负的姿态。在世界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主要国家的经济从长期来看将走上何种轨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对截至2060年的经济走势进行了预测。

 

 

 

  2060年时,日本除了面临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之外,生产效率也提高乏力,换算为美元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持续缩小。在经济规模上,将从目前的世界第3位跌至美国、中国、印度和德国之后的第5位。

  预测之际重视的是3个要素。第一是作为创造财富的基础,与设备等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变得重要。无形资产指的是虽然眼睛看不到,但能创造附加值的资产,包括软件、通过研发获得的知识产权以及商业模式等业务或组织的经验等。在美国和欧洲的部分国家,无形资产投资已超过有形资产投资。正如金融的网络交易和自动驾驶那样,以往需要面对面的服务在迈向数字化的同时不断扩大,因此旨在掌控服务的无形资产变得日趋重要。

  作为第二个要素,为提高生产效率而在个人和企业之间交换和共享数据的机制将变得重要。数据与一般财富不同,具备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非竞争”的性质,对社会整体的拉动效应巨大。如果具备充分利用数据的创意的人能加以利用,创造新价值的可能性将随之扩大。例如,如果将地区的用电量数据用于掌握人的活动,周边商店和餐饮店的顾客人数将容易预测,能提高采购和人员配置的效率。

  第三是在全球维持开放经济的重要性。全球化带来国际分工的优点,通过与优秀海外企业的竞争和信息交换,生产效率也将随之提高。随着迈向数字化,跨境服务的提供也将变得理所当然,因此避免阻碍国内外数据流动也日趋重要。

  在此次的长期预测中,设想了影响主要国家经济的人口、有形及无形资产投资的趋势和这些影响生产效率的“经济的开放性”,对截至2060年进行展望,结果浮现出2个典型的世界经济的前景。

  第一是中美难分伯仲。中国将以较高增长率追赶发达国家,到2030年代前半期,在经济规模上暂时超过美国,但之后转为增长乏力。原因是在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开始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采用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效率上升也变得困难。另外,优待国内企业和禁止数据转移至国外等封闭性制度将拖累生产效率。结果到2060年,美国将再次赶上中国,维持彼此竞争的状态。

  第二是日本经济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下降。日本的GDP到2020年代将被印度超过,2040年代被德国超过。背景是日本面临迅速的老龄化和人口减少,而印度在2060年之前人口持续增加,德国由于和欧盟(EU)各国的壁垒较低,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保持开放制度,因此将维持较高的生产效率增长。

  日本的人口到2060年将减少至不到1亿人,出现65岁以上老年人从如今的约4分之1提高至占近4成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也相应减少,同时老龄化加剧。在属于增长领域的数字型服务及其出口方面,日本处于劣势。美国扩大出版、影像及专业服务领域出口,英国扩大金融领域出口,印度扩大IT服务出口,但日本在增长和规模上都显得相形见绌。

  另外,日本的无形资产投资偏重于软件和研究开发,以有特色的业务获取收益的商业模式等无形资产的积累少于其他国家(见照)。健康与医疗等因处在高龄社会而本应丰富的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在美国,从医疗机构和药房获得自己病历和处方药数据的机制正在形成,而在日本,医疗信息的第三方利用仍然有限。

  日本要挽回落后、打开停滞局面,加快应对数字经济不可或缺。如果将无形资产投资与GDP之比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至超过美国的比率,增长率将提高0.3个百分点,有望维持正增长。要实现这个目标,数据共享的框架成为关键。

  如果避免一部分企业垄断数据、向新竞争者敞开门户,产生新附加值的可能性将提高,还有促进健康竞争的效果。例如,推动银行的客户交易信息接入外部系统,让第三方能够共享,能够推动资产管理应用程序等、金融与IT结合的金融科技的多样化服务的开发。

  跨境自由数据流通对于国际性业务来说,也成为重要的条件。与海外的电子商务和结算将伴随数据的交换。跨越边境推进制造工序和业务的分工、高效实现生产与服务提供的全球价值链属于无形资产,其构建和维持需要数据。限制数据流向国外的“本地化”将提高跨境业务的成本,贸易整体也受到阻碍。

  以美国特朗普政权的上台为转折点,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加强。在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比率下降,稳定的就业将丧失,随着迈向数字化,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态势。如果贸易战激化,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经济迈向条块化,世界经济萎缩、陷入“大停滞”的风险也无法否定。

  根据设想美英将限制移民、数据流通也被严格限制的“贸易保护主义前景”的预测,包括中美在内,世界整体陷入负增长。在此情况下,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加剧的日本由于依赖外需,不仅是GDP的规模,人均GDP也有可能明显减少。

  为了避免这种恶梦般的前景,不仅要维持开放性,消除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政策不可或缺。如果世界经济不断迈向数字化,充分利用数据等无形资产的企业的收入将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工资向劳动者分配财富的比例将缩小,劳动分配率有可能下降。要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防止社会分裂,需要“数字资本主义”的升级,例如建立向作为数据生产者的个人分配收入的机制等。

(日经新闻,2019.8.14)

 

  中国7月结售汇逆差收窄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19日公布,7月银行结售汇逆差61亿美元,6月为逆差193亿美元。外管局并指出,7月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更趋平衡,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8月以来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顺差,中国跨境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7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大幅上升5个百分点至67%,而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略降1个百分点至69%,结售汇意愿差明显收窄,反映出市场结售汇失衡状况有所缓解。

  在这其中,货物贸易顺差规模从6月的35亿美元大幅回升至176亿美元,成为7月结售汇状况改善的主要因素;当然7月代客资本和金融项从上月的逆差6亿美元转为顺差22亿美元,也助力结售汇状况改善。

  路透报道指出,中国7月银行结售汇逆差较上月明显收窄,因当月人民币汇率表现稳定,外部环境相较6月亦明显转好;7月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规模扩大,外资配置需求不减,资本和金融项结售汇转为顺差,另外远期结汇保持相当规模,也助力银行结售汇逆差规模缩减。

  展望8月,由于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人民币跌破7元关口,市场谨慎情绪升温,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规模料收窄,汇率贬值也会部分减缓资本流入规模,资本和金融项甚至可能转为流出,而远期购汇需求上升也会总体降低远期净结汇规模,可能会加剧结售汇失衡状况。

  当然中美谈判窗口并没有关上,中美间仍存在一定的缓和贸易战的可能,市场也不敢单边押注;而美国极限施压也会再度刺激中国抢出口,对市场结售汇状况造成干扰。

  此外,尽管全球主要经济体竞相宽松,但中国央行降息或者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并不高,加上中国持续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性几乎没有,相比之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仍较高,外资被动配置意愿仍较强,另外6-7月分红购汇需求渐趋尾声,因此估计结售汇失衡状况恶化,但仍可控。

  路透认为,中美元首6月底G20大阪峰会后,市场预期人民币不破七,客盘操作上也多采取区间低买高卖思路;外资配置方面,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突破2万亿元,在中国债券市场占比升至2.43%,单月增持人民币债券规模合计620亿元。7月中国出口同比数据则超预期,衰退性顺差特征明显,可以估计8月这种状况料会延续。但8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意外宣布将在9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剩余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市场避险情绪骤然升温,中美谈判气氛不再,中国坚守7元关口的意愿大幅下降,离、在岸人民币快速破七,短时间内离岸CNH逼近7.14元关口,在岸人民币也短暂跌破7.07元。

  而人民币破七后,美国财政部随即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加上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错,中美贸易战短时间很难有缓解的可能。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急速升温,预计会打压代客货物贸易结汇意愿;而人民币快速贬值亦会降低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动力。还需要指出的是,8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外出旅游需求料会持续增加,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也可能进一步扩大。

  7月服务贸易逆差规模升至181亿美元,创出半年新高。由于7月暑假出游需求较旺,有季节性因素,根据最近几年数据看,7-8月服务贸易逆差规模均处于较高水平,估计8月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也不会低。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7月人民币整体保持稳定,但处于阶段低位,企业远购需求并不旺盛,甚至远结的意愿有所上升,当月远期结售汇签约净额升至112.9亿美元,为连续第11个月维持净结汇,较上月的97.3亿美元小升。

  代客远期结售汇签约差额只有企业能参与,该指标可以有效的反映市场的汇率预期;正常情况下,企业只有在明确认为未来人民币将升值时才会选择签约远结,相反只有在贬值预期强烈时才会选择签约远购。

  随着人民币跌破7元关口创下逾11年新低,虽说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但短期心理冲击仍较明显,破七之后远购需求也明显上升,远结意愿下降,而远购需求则上升,可以估计8月远期结售汇签约顺差规模会出现较大程度下降。根据EIKON终端,境内长端美元/人民币掉期8月上旬受远购需求影响一度大幅升至380点,创一个半月新高,随后受大行卖压影响回到300点以下。当然,远购风险准备持续发挥作用,这可能会保证远期结汇签约顺差保持在一定规模。

(Reuters,2019.8.19)

  中国向服务业转型过快了?

  中国的制造业正因为技术工人不足而烦恼。原因在于务工人员都去应聘配送员等,流向了城市中的服务业。向服务业的产业构造转型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政策,但转型速度超出预想,对制造业产生了不良影响。

  “有新宿舍,还能免费洗衣服”,伴随着轻快的摇滚乐,对工厂内的情况侃侃而谈,最近中国的短视频APP“快手”和“抖音”上经常出现类似的招聘信息。

  广东省潮州市缝纫工厂里,20-30多岁的年轻工人不到几个月就会辞职。而培养不出熟练工,就没法承接高单价的订单。工厂老板陈先生表示一直在招人,但都干不长。陈先生开始在短视频APP上发布招聘信息,他表示可能性微乎其微也要一试,但现在也没人应聘。

  尽管企业把生产基地从中国迁至越南等地的举措不断推进,加上贸易战也使得制造业的雇用状况出现恶化苗头。但是到现场一转,却发现有很多工厂老板像陈先生这样,无论工人质量还是工人数量上都存在不足。

  5月,华为受到美国制裁时,在广东省珠海市的代工工厂周边出现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在暂时停产的工厂周围,人才中介急忙支起帐篷,为电子零件、金属零件等约20家企业贴出了招聘信息。一家中介的员工兴奋地说,“一看到华为受制裁马上就跑来了,应该有一些人因为嫌弃停工减薪而辞职”。

  在1990年代前期,中国由于金融、交通、旅游业的火爆,带动了第3产业振兴。1994年第3产业的从业人数超过第2产业,到2012年两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值出现逆转。

  之后,随着电商、外卖、共享单车等新兴产业的急速成长,企业大量招聘配送人员及驾驶员。到2018年,“农民工”的就业去向中第3产业已超过第2产业。

  在广东省,一名20多岁男性7个月前从金属加工工人跳槽为外卖配送员。月薪从不到5千元涨至9千元,涨了近一倍。询问他是否后悔抛弃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时,这名男性直言“没有东西比到手的工资更重要了”。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世界工厂”中国似乎越来越难以培养技术工人,未来将会如何呢?

(日经新闻,2019.8.17)

 

  (编译、整理:李彦松、王砚峰、张佶烨;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9年第59期(总第1947期)          2019年8月19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