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试行“创新式复工”

2020-03-20

调整字号:

2020年第19期(总第2001期)   2020316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中国企业试行“创新式复工” 美联储紧急降息1%,重启零利率和量宽 欧元区还没准备好应对疫情冲击 全球陷入封锁悖论,中国将成参照 中国外贸如何应对二次冲击? 提防金融风险中国可放弃一点增速

  中国企业试行“创新式复工”

  [摘要:中国主要省区已经复工一月,许多行业的复工率达到了8成左右。但由于人手短缺,远未达到满负荷生产的程度,生产完全恢复尚需时间。中国企业正在尝试让员工重返办公室办公,并制定出在不引发新一波感染的情况下复工的创新性策略。]

  在中国,上海和广东等主要省份的企业到310日已经复工一个月。中国政府希望加紧恢复主力产业的生产,许多行业的复工率达到了8成左右。但由于人手短缺,远未达到满负荷生产的程度。作为重点产业的汽车行业,相对于工厂产能的设备运转率被认为只有3成左右,生产完全恢复尚需时间。

  “优先支持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电力装备、机床等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24日发出这一通知。当时正处于新冠病毒疫情持续扩大,中国大陆每天确诊数百人、死亡100人左右的时期。

  从这一时期起,在严格落实对员工的卫生防范措施以避免感染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开始加紧复工。截至33日,16家大型车企的主要生产基地复工率达到了84%。造船业也在加快启动设备运转。在产业比较集中的浙江省,大型造船企业到2月底的复工率达到90%以上。据称已经有6成人员回到工作岗位。

  中国领导层非常重视的高科技产业也早就着手恢复正常运转。在新冠疫情的发源地湖北省,由于确诊病例较多,原则上仍不允许企业开工生产。但集中在该省的面板和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属于特例。

  大型面板厂商华星光电(CSOT)的武汉主力工厂一直在运转,包括一月下旬的春节长假在内也没有停工。由于生产线一旦停止,再重启就得花费时间和资金,因此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专门许可。大型通信设备企业华为技术也以“通信行业相当于基础设施”(相关人士)为由,23日就重启了各地工厂的生产。

  在湖北省,其他行业眼下也出现了复工的动向。在武汉市拥有汽车生产基地的本田的部分工厂9日从地方政府获得了在确保卫生对策等的条件下陆续恢复生产的许可。预计将从11日起陆续重启生产。由于湖北省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逐步减少,中国政府被认为转向了允许部分企业复工复产的方针。

  尽管多数主要产业都已开始复工,但普遍存在设备运转率低的情况。关于中国主力工厂的设备运转率,智能手机代工企业、台湾鸿海精密工业33日透露,“相对于需求,只能确保50%稍高的产能”。为防止疫情扩大,员工的外出和行动都受到限制,很难确保用工。

  根据中国汽车行业团体的统计,整个行业2月底的复工率超过了7成,但实际设备运转率在3成左右。通常情况下生产线都是采取两班倒的制度,但现在许多工厂只能维持一半的生产体制。

  机械行业的大型企业虽然复工率被认为达到7成,但设备运转率似乎并不高。日立建机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工厂正逐步重启大型液压挖掘机等的组装生产线,但在2200名工人当中,来上班的只有2成左右。为防控疫情,各地限制人员流动,确保用工对于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的企业来说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中国的众多生产基地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城务工人员。根据中国政府的统计,在春节放假时回农村老家的务工人员中,截至37日有60%已经返回城市里的工作地点。中国大型证券公司华泰证券的预测数据也显示,春节离开城市的人员,截至8日的返回比例为63.8%。与210日的23.9%相比已经大幅提高,但由于交通管制等影响,依然有近4成人员尚未返回。

  而据FT中文网报道,随着中国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不断下降,中国企业正在尝试让员工重返办公室办公,并制定出在不引发新一波感染的情况下复工的创新性策略。

  中国企业员工重返办公室的初步尝试可以为世界各国的同行提供一份指南,因为随着新冠病毒在当地社区传播,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许多公司近日都已开始要求部分员工在家办公。

  中国人对疫情仍普遍持谨慎态度,与此同时,中国官员正在尝试重新启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据说,员工们一天要测好几次体温,而且被要求全天佩戴口罩,还被劝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大多数公司每天只允许一半或更少的员工进入办公室。

  在中国叫车服务巨头滴滴出行,为防止员工彼此间站得太近,电梯地板被用胶带划分成贴着鞋子图案的方块。与此同时,办公室座位被安排成网格状,员工之间至少间隔1米距离。滴滴总裁柳青(Jean Liu)在社交媒体上称:“行政的小伙伴估计也是学霸。”

  非科技类公司也制定了类似要求。石化公司中化集团告诉一些团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家办公,并表示将安排员工轮流到办公室。在该集团位于北京的总部,管理层安排将食物送到员工办公桌,这样他们可以“单独用餐”。

  很多工作场所接到的指导方针包括,同一时间办公室内返工人数不超过50%,同时员工之间保持至少1米距离。

  在外卖巨头美团,员工被分成ABC三班,每天只允许一个班次进入办公室。所有员工都被要求佩戴口罩。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餐厅会控制人流,程序员们每人单独一张桌子用餐。该公司将为北京办公室的员工提供“无接触防护罩”,以防止病毒在员工用餐时传播。美团员工还会在一款内部APP上填写每日健康调查表,内容涉及个人出行史、室友的出行史、健康和情绪状况。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该APP会给出绿色或红色代码,办公楼门口的保安将检查绿色代码和员工的体温。

  阿里巴巴也采取了类似措施。一名员工称,一天下午,他在每日健康调查表中不小心在出现咳嗽等症状一栏作了标记。第二天一早,当他准备上班时,手机响了。“是人力资源部问我好了没,是否仍有症状,”他说,“我重新填写了调查表。”

  上个月,在线书城当当网一名员工确诊新冠肺炎后,该公司至少66名员工以及他们的家人被隔离14天。当地中文媒体对这次管理失误进行了大量报道。

  在总部位于深圳的智能手机制造商Oppo,管理层将员工佩戴口罩与评估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挂钩。“我每天都得戴着口罩,一天至少10个小时。”一名27岁的员工说。她说:“如果我把口罩摘下来一会儿,我不仅会被扣分,还会被公开通报批评。”

  社交媒体巨头腾讯制作了一段解读返岗流程的趣味视频:14天居家隔离、学习一门有关新冠病毒的课程,以及使用一个红绿健康代码系统。公司还建议员工尽量不要坐在一起开会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员工们表示,每天只有一半人可以到办公室。“让我去办公室吧,”28岁的员工Owen说,“我知道公司是不想我们团队中招解散,但我在办公室一天完成的工作比在家三天还多。”

  搜索巨头百度要求员工在进入办公室之前进行预约。北京办公室的一名程序员估计,只有20%的员工返回了办公室。百度深圳办公室的一名员工表示,他已经习惯在家办公了。“我每天早上可以睡到9点或10点——这太棒了。不需要换衣服,也不用挤公交。”这位26岁的员工说。

(综合消息)

  美联储紧急降息1%,重启零利率和量宽

  美联储(Fed315日召开紧急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启动1.0%的大幅降息。基准利率降至0-0.25%,将重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零利率政策。此外,还恢复了大量买入美国国债等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将货币政策全面转向非常举措,意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经济混乱。

  在15日的FOMC会议上,将作为短期利率指标的联邦基金(FF)利率的指导目标从1.00-1.25%下调至0-0.25%。同一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在美国国债等若干市场,资金流动性存在较强压力”,透露强烈担忧金融市场的资金紧张,而启动了紧急降息,并强调:“政策当局者将通过一切工具支撑经济”,表明了讨论资金供给等追加政策的想法。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疫情重创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小区与经济活动,对经济前景构成风险,有需要果断减息与推出量宽措施。

  美联储33日刚刚进行0.5%的紧急降息,但在股票市场反弹的316日之前,再次召开临时的FOMC会议,实施了新一轮货币宽松。通常的降息幅度为0.25%,但此次则为明显更高的1%

  与此同时,还将恢复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大量注入资金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在今后数个月里至少购买5000亿美元美国国债,还将同样买入2000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同时把向美国银行业提供的紧急借贷贴现窗利率下调125个基点,降至0.25%,借贷日期延长至90天,又容许数以千计当地银行的储备金要求比率降至零。意在通过降低长期利率和住房贷款利率,将需求的下滑控制在最小限度。

  美联储原定317-18日召开例行的FOMC会议。此前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将启动1%的大幅降息,但在属于星期日的15日召开临时会议,进行了紧急降息,此举极为罕见。道琼斯30种工业股平均指数创出一天内下跌逾2000点的大幅下跌等,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强,希望通过迅速的政策决定,给行情带来“惊喜”,改善投资者心理。

  美联储在2008年的雷曼危机后将基准利率降至0%附近,启动了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在2014年秋结束,2015年底解除零利率,启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不过,2019年由于担忧中美贸易战,启动了3次降息,之后进入2020年,因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扩大,经济衰退风险出现,将基准利率合计下调1.5%,重启了零利率和量化宽松。

  在同一日发布的声明中表明了强烈担忧,称“新型冠状病毒正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混乱,给金融环境造成明显影响”。针对前景强调称,“为了支撑经济,将动用政策工具,采取适当行动”,显示出讨论扩大量化宽松等追加举措的态度。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不太可能仿效日本和欧洲央行实施负利率政策。鲍威尔说,难以估计疫情对美国经济影响为时多久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需视乎病毒的扩散范围,因此当局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支持重要市场正常运行。他指出,减息是支持美国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经济应对疫情,亦是支持信贷流动,但不认为负利率是合适措施。对于美联储启动7000亿美元量宽计划,鲍威尔称,买债计划没有每月或每周上限,“这向市场释放出一个讯号,我们不会受到限制,例如每月购买600亿美元或其他数字。”

  过去多次批评美联储减息太慢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高兴看到美联储减息,对市场是一个好消息,令美国继续成为经济强国,亦与其他国家的利率政策看齐。

(综合消息)

  欧元区还没准备好应对疫情冲击

  英国《金融时报》沃尔夫冈?明肖文章指出指出,欧元区对新冠疫情漫不经心,认为当利率为负时货币政策再无弹药可用,而财政政策天然受限。

  明肖认为,欧元区看来又将犯下一个经济政策错误。其根源在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漫不经心,叠加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当利率为负时货币政策再无弹药可用,而财政政策天然受限。

  欧洲政策制定者重申他们正在等待并关注疫情发展,这听上去很可笑,但与上述结论相符。欧元区各国财长未就协调一致的政策回应达成共识,而七国集团(G7)只是勉强同意——猜猜怎么着——关注疫情发展。连欧洲央行(ECB)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都觉得有必要发表一份声明,称自己也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

  我们对于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仍有很多不了解之处。但我们知道,为了拿出一个经济政策回应方案,我们需要去了解什么。例如,英国政府的医学顾问推算出,在维持现有措施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量的最大值将出现在4月,总病例数量将在5月或6月达到峰值。这意味着经济受到的扰乱至少将持续至今夏。

  这条时间线在整个欧元区应该大致相同,在较早出现疫情的意大利,病毒的传播将稍早一些见顶。因此,疫情对欧元区经济的直接影响将是对供应链和消费造成两到三个季度的冲击。这是一波可预见而且可能相当大的经济冲击,在影响方面与“非典”(SARS)以及近年来的其他病毒不可同日而语。

  理想状况下,欧元区各国政府应该彼此之间协调财政政策,同时与欧洲央行进行协调。但欧元区没有什么紧迫感。例如,在德国,一项调查发现,66%的人认为疫情在控制之中,而76%的人并不十分担忧被感染。

  只要这种错觉继续存在,公众就不会施加压力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德国宣布了一项规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008%的财政刺激计划。如果没有政治压力推动出台国内刺激计划,那也就不会有对协同应对的支持。

  那货币政策呢?欧元区危机期间,欧洲央行是欧盟唯一发挥作用的机构。负利率、量化宽松和流动性政策的组合,阻止了欧元区陷入衰退。欧洲央行设法“圈护”银行业部门和货币市场。它还设法部分弥补了共同安全资产的缺失。但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抵消紧缩这个我们时代最大的经济政策错误带来的影响。

  货币政策仍是唯一选项。认为货币政策不会有效果是错误的。例如,自2月中旬以来欧元汇率上升,源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比欧洲央行更大幅度地降息。汇率是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多个渠道之一。

  欧洲央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其他央行没有竭尽全力支持经济时,它是否要继续“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欧元区经济,还是回归2011年或更早以前的思维模式。在那个时代,政策制定者以在逆境中保持冷静而自豪。

  拉加德谈论了很多有关绿色金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话题。尽管这些问题可能在未来变得很重要,但我怀疑,这种专注是否过多地分散了对眼下更紧迫任务的注意力。欧洲央行应该做的,不仅是讨论是否应鼓励银行维持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也应该直接应对眼前新冠病毒带来的经济冲击。

  目前,与欧元区相比,美国、中国、日本和英国更有可能采取有效行动。这一次,正确的政策将需要力度相当大的财政举措。除意大利占GDP 0.3%的财政注资外,欧元区还需要更多刺激。整个欧元区需要的刺激计划至少是这个规模的两三倍。我的预期是,欧元区政策制定者最终将采取行动——尽管不情愿而且力度也不够。

  法兰克福和布鲁塞尔集体出现“脑雾”(brain fog)状态的后果将完全是负面的:新的一场由政策引发的、本不该持续那么久的衰退。

(FT,2020.3.10)

  全球陷入“封锁悖论”,中国将成参照

  据日经新闻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正在世界范围内扩散,金融和证券市场的动揺在持续。日经平均指数时隔1年零2个月暂时跌破2万点大关,日元汇率也一时升值至1美元兑101日元,创出约3年零4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原油行情也跌破每桶30美元。新型冠状病毒冲击导致了世界经济恶化隐忧,资金倒流的趋势持续。

  “lockdown Paradox(封锁悖论)”,市场上开始出现这样的说法。Lockdown意为封锁。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扩大,各国政府限制入境,关闭学校等。企业停止上班、取消出差及会议。作为行动,看起来是正确且必要的判断,但从结果来看,经济和社会活动停滞,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形成悖论。

  不仅限于中国,这种情形正在世界扩大。日本政府3月9日启动了禁止从疫情扩大的中国和韩国入境的措施。而在欧洲,意大利采取了大范围封锁包括米兰在内的北部的措施。

  美国纽约州的感染者突破100人,该州州长宣布进入紧急事态。沙特阿拉伯也以中国、韩国和意大利等为对象禁止入境。如果人员和货物的往来停滞的事态大范围且长期持续,打击世界经济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强。

  “最糟糕事态并未到来”,野村全球市场研究公司(Nomura Global Markets Research)日前再次发布了考虑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影响的世界经济预期分析。表示2020年4-6月世界经济迈向“V型”复苏是基本预期,但复苏时间推迟的“U字型”、之后并未复苏的“L字型”等悲观的预期也纳入分析,指出“无法通过宏观政策充分缓解这种异常的经济暴跌。如果无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金融市场或将不得不将世界经济衰退作为难以避免的结论加以接受”。

  这种加剧的隐忧正在动摇世界股票市场。3月9日的日经平均指数跌幅超过1000点,跌破了2万点的大关。之前,钢铁和保险股是下跌的中心,但由于避险带来的资金迅速倒流,再加上日元汇率升高,一时高至1美元兑101日元大关,以日本的出口企业为中心,抛售在加强。

  环顾世界,金融市场扩大的风险警戒情绪的象征或许是已降至历史最低的美国长期利率。6日,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一度降至0.6%左右。日本冈三全球研究中心的理事长高田创表示:“由于安全投资转移(Flight To Quality),资金正在流向美国国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利率‘消失’的事态”。

  虽然美联储3月3日进行0.5%的紧急降息,但仍未缓解市场的动揺。出现敦促美联储在3月下旬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时进一步降息的市场走势,但降息的余地非常有限,这一点显而易见。

  此外,原油的暴跌也是悲观的信号。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面临原油的需求下滑,但在此背景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并未就减产达成协议。不仅将导致产油国的财政恶化,对于金融市场来说,也构成风险因素。美国的页岩油开采企业依赖巨额的贷款,油价走低导致的营业收入减少有可能动摇经营的基础。

  从市场角度来看,跌破2万点的日经平均指数处在PBR(股价净值比)低于1倍的水平。这意味着估值低于股价纯资产率,已达到考虑到亏损企业不断出现、自有资本遭受损失等预期这一水平。反过来说,如果考虑到疫情扩大在某个时间走向平息,企业收益并未降至这个水平,将成为过度转向悲观的信号。

  美国被认为“比中国晚6周”。在中国,疫情以湖北省为中心扩大、启动武汉等封城是在1月下旬。自那以来,经济活动明显下滑。是否犹如追赶中国一样,连美国也将陷入严峻的事态呢?

  另一方面,中国的感染者增加速度正在放缓。如果感染者人数没有再加速,成功封锁病毒,将成为日本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参照。走向哪个方向?世界金融市场的紧张在持续。

(日经中文网,2020.3.10)

  中国外贸如何应对“二次冲击”?

  中国国内肺炎疫情防控渐现缓解,而海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与发酵,令正在提高复工率加紧“回血”中的中国外贸企业再遇冲击,全球供应链亦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将“二次冲击”带来的潜在风险降到最低是外贸企业当下面临的第一要务。

  多数中国外贸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能否正常供给感到担忧,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的多数海外国家在严格监管的同时不可避免导致其国内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开始复工的中国企业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或半产品,但因海外疫情紧张而遇到供应难;产业链上供给、生产和销售都在经受考验。

  尽管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以及服务配套,是经过长期以来市场寻求供给与需求所形成的,尚难在短时间内寻找替代,但不能低估全球疫情迅速扩散对全球产业链的负面影响,中国官方在加紧酝酿针对性措施为外贸企业提气增力、加速企业多元化布局,同时更意在稳定国际供应链,巩固自身产业链优势。

   “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国内生产秩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现在疫情在海外的升级又加大了部分行业上游供给端和需求端缩减的冲击。”一位了解情况的中国官员对路透称,对于相关行业遇到的上游原材料、中下游成品涨价和断供等每一环的风险都要有所预案。

  稳定的供应链必须保持畅通的贸易,上述人士并称,下一步除了要推动外贸企业产品调运、提前引导组织企业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国际沟通和合作,为企业进出口提供双向便利。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分析,如果日韩、欧洲地区的疫情进一步加剧,极有可能因为上游核心材料的紧张,将供应链压力转移到中国行业中,阻碍产业复工进度。对于更多欧美厂商来说,短期内的库存和供应替代方案能够暂时进行过渡,但如果疫情成为区域性问题,全球范围内将难以提供足够的额外生产力,势必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在全球产业链上,中国、日本和韩国紧密联系。他指出,在2019年中国主要进口贸易国家中,日本占8.3%,韩国占8.4%,分列三、四位,日韩是中国计算机、半导体电子产业的重要上游供应国,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半导体芯片材料,并分别排在中国大陆计算机电子设备进口额的第二、第三名。

  在韩国大邱地区疫情升级之后,SK海力士和三星纷纷因员工发生感染而关停工厂、隔离员工。“半导体行业生产设备由于制作工艺和技术要求,生产线一旦停运就面临报废风险,造成巨额设备损失,这方面的供应链冲击特别需要提前应对。”邵宇称。

  出口方面,中国主要向日韩两国出口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部件和衣物纺织品,中国在美国制造业供应链上同样也具有重要位置,如苹果等公司非常依赖中国国内制造业产能和市场需求的恢复。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来看,韩国、意大利、日本较高,且排名均比中国靠前。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对全球经济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不可避免。商务部一直在跟踪研究疫情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已经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冲不利影响,还将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保障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目前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19年的2.9%,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修正后的预测。该组织189个成员国中,目前有三分之一报告有感染病例,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冠状病毒疫情的迅速蔓延,使得2020年实现更强劲经济增长的希望落空。

  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要做好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海外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最直接的是贸易领域,短期来看,疫情对全球需求和供给造成双重冲击,日前的一场官方商贸领域研讨会上,多位智囊专家指出,如果疫情持续时间变长、范围持续扩大,将对供应链上供给端的冲击越来越大。

  他们分析,由于疫情本身仍存一定不确定性,中国外贸企业再复工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现实问题,以加工制造业为例,由于中间品配套需求较大,对其上游中间品及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较强,导致中国供应链对进口的严重依赖,这也警示中国要优化标准制造业供应链布局,重构自主可控的国际供应链,以应对外部冲击。“现在就是想办法最大限度保证供应链与工厂运转”,一位电子行业的企业高层称,尽管该企业已经复工,但此前的原材料库寻已所剩不多,目前国际采购压力非常大。

  光大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在研报中称,短期来看,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供给侧。疫情发生国采取的抗疫措施导致生产放缓,影响全球产业链。疫情发生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越重要,政府对疫情的管控程度越严格,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就越大。

  分行业看,日韩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较高,意大利皮革纺织占比较高,意味着这些行业受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中国而言,如果日本、韩国、意大利的生产活动因为疫情升级放缓,制造业中受供应链冲击较大的是:家具、计算机和电子、金属制品、电气设备。

  分国家看,对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依赖度较高的主要是其周边国家,意味着亚太和欧洲经济将面临更大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疫情对全球风险的评估上调至“非常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最新在日内瓦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呼吁每个国家都采取快速、大规模和果决的行动。”他称,现在还没有到全球大流行的地步,但已经出现了“令人忧心的迹象”。

(Reuters,2020.3.9)

  提防金融风险中国可放弃一点增速

  对仍未结束的肺炎疫情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呼吁政策放水声不断。曾担任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贺铿认为,应对疫情发展有合理科学预期,短期的疫情不影响中国经济长期的基本面,政策仍应以稳字当头,宁可放弃一点经济增速也要高度防范金融风险。

  他接受路透的文字专访时表示,相信两个月、或者三个月的肺疫不可能动摇中囯经济的基本面。在政策思路上,不可以轻言改变既定宏观政策,中国的宏观、中观、微观政策始终都要把保民生、保就业放在首位。只要工作重心适时调整到抓防控促生产上来,形势一定会很快好起来。“不能顾此失彼,轻言改变既定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例如三大攻坚任务不能忘记,尤其要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线,不可轻易加经济杠杆。”贺铿称。

  还有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应该因为肺炎疫情就想用房地产业来刺激经济增长;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放松,企业转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企业越是有困难,越是要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转变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

  他认为,怎么分析新冠肺炎对经济的影响,应该取何种对策?有几个基本问题要深入研究,深入讨论。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如果3月?或者4月底结束,对经济的直接、间接影响究竟有多大?第二,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否改变了?第三,中国既定的政策,应该做哪些调整?

  贺铿表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摸底,全面思考。不能脑子发热随口说。什么中小企业50%面临破产;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赤字要突破GDP的3%;要增发万亿特别国债等等,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似乎使人感觉中国经济到了濒临崩溃的样子。

  他表示,肺疫比当年非典的影响肯定大,当前面临的国内、外情况也不大一样。但是,不可以轻言改变既定宏观政策,即使是放弃一点增长速度也不能不顾金融风险。从当前疫情看有趋于稳定迹象。虽然负面影响尚无法估计,变数尚存。突然再“暴发”或大面积恶化的可能性比较小。在此情况下尚无需考虑更改去年12月份经济工作会议和即将召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主旨精神。应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思想不动摇。

  贺铿分析称,截止到现在,肺疫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还是局部的。真正影响产业经济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已经有人担心中国经济似乎到了经济崩溃边缘,甚至还提出了“四万亿2.0版”。

  在他看来,首先要作心理调整。对肺疫不必总是“过度反应”,甚至草木皆兵,杯弓蛇影。防控办法要适时调整和改进,方法要接地气,要适应正常生产和生活。不能把肺疫宣传得那么恐怖,让人谈虎色变。重视当然有必要,谈虎色变没有必要。

  同时要对疫情要有科学合理的预期。不能总是拐点没有出现,还有高峰,究竟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不妨向老百姓普及普及,让老百姓能自觉、主动想办法预防不是更好吗?

  他认为,当前要着重做好三件事:一是扫除复工的各种障碍,争取尽快复工;二是研究提出复工后防控办法,防止感染;三是解决复工困难企业的具体困难。

  针对民企困难突出,尤其是中小企业。他建议对民企要松绑,真心支持民企发展,政策要一以贯之;同时对企业要减压,继续减税降费;还要修改和完善劳动合同法,处理好劳资矛盾;针对当前复工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如招工、贷款、原材料供应困难等等。

  “我们不能老是浮在上面说一些既没有错、又落不了地的话,要沉下去解决具体问题。”贺铿称。

  近期不乏学者提出诸多应对疫情的政策建议,包括建议中国应采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有效需求,甚至发行特别国债以及提高赤字率,不应受限于3%的警戒线等等。

  贺铿认为这些政策建议并不可取,他说,我一直主张,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应该研究克林顿总统时代的经验,实行“积极的财政保守主义”。考虑“长期的预算赤字削减计划”,同时实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有一点点问题就财政积极、货币放水,实践证明,不能解决问题。”贺铿称。

(Reuters,2020.3.10)

 (编译、整理:李彦松、王山;责任编辑:王砚峰 )  

  2020年第19期(总第2001期)         2020年3月16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