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心
蔡昉:中国经济怎样争取更好的结果

2017-08-14

调整字号:

  2017810,由网易新闻主办的“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围绕“问道改革路,唤醒新势能”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并首次引入辩论环节,将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探讨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内容如下:

 

蔡昉:中国经济怎样争取更好的结果

来源: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微信公众号;时间:2017811

 

   看点01  中国经济增速止降,但回到8%9%是幻想

  从目前趋势看,无论是GDP增长速度还是PMI的变化趋势,中国经济已经止降。但是希望有一个“V”形反弹,回到过去的增长速度,回到8%9%是幻想。

  中国经济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头十年,过去赖以实现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迅速消失,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提高、人力资本不足、资本回报率下降等各个因素。按照中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配置情况估算,潜在增长率处于长期下行的趋势。

  一个健康经济的实际增长应符合潜在增长能力,相当于有什么体能就应跑多快速度一样。因此说长期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趋势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长期向下行的,这是必然的,中间或许会停下来歇一歇,有几个平台,但都不是终点站。

  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缺口问题,也就是说实际增长率距离潜在增长率的关系。如果实际增长速度现在下降还是符合潜在增长率,两者就没有差距,意味着没有增长缺口,也就没有可回归的,只有产生幻觉,认为中国潜在增长能力是10%。而现在只有6点几,10减去6,就是3点几个百分点的增长缺口,因此要把缺口堵住,回归到10%,就产生了虚幻的缺口,出现了虚幻的期待。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有这个期待。

  看点02  通过改革是可以争取一个(经济)长期的“L”形曲线

  从潜在增长率来看,未来潜在增长率的缓慢下降趋势,但应该说它可能是在长期中呈现出不同的“L”形变化,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处理得不好,没有加快改革,宏观经济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些失误,就会把“L”形线陡的部分加大了,这是不好的结果。

  既然组成“L”的长期潜在增长趋势可以有缓和的线,比如我们宏观经济政策更加审慎、更加有效,我们改革突进,让潜在增长能力有所改善。如果全是由比较缓和的线组成,未来的潜在增长率虽然也下降,但更加缓和、更慢,完全有能力助推中国经济进入2025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就是最好的结果,长期的最好结果,但就变成了每一年我们要尽可能走缓一些的线。

  欲速而不达,越担心增长速度下降,用不恰当的政策,比如刺激、强刺激,反而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因此只有改革。

  看点03  刘易斯转折点,户籍制度改革时不再来

  劳动力短缺是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主要因素,因为工资成本提高,比较优势丧失。但如果用机器人去代替人工,则会导致资本劳动比提高,回报率下降。因此需要在一定时期关注传统产业,挖掘劳动力供给是必要的,而劳动力供给主要来自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如果到2022年达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目前处在这个区间上的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平均值是12.8%),未来几年,我们至少还要把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56个百分点,这就要求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中国经济出现一个“刘易斯转折点”,历史上没有,今后也不会再有,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户籍制度改革让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否则过了这个机会时,机器把劳动力都替代了,没那么多就业岗位时再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它的难度要大大加大,风险也会大大加大。

  看点04  人口红利消失,教育培训需加快发展

  今后人口红利可能不是很重要,机器人正在替代各种各样的技能,未来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国家很可能没有很多机会享受人口红利了。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人口红利消失,意味着劳动力不足、人力资本不足。

  据他的推算,中国每年新增的人力资本总量,已经是下降趋势,而且下降很快,因此必须在教育和培训上有超常规发展,否则就不可能满足未来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学前教育是社会回报率最高的,其次是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应该由社会买单。而现在我们的教育投资结构和这个并不完全相符,因此,这应该是一个改革的方向。

  看点05  创造性破坏,提高生产率

  未来的劳动生产率,传统增长源泉越来越弱。劳动生产率过去提高是由一产贡献、二产贡献、三产贡献,其它40%多的贡献来自于产业之间的变化,也就是劳动力的转移。而今后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慢了,这部分相对的贡献也会少了,我们会转向在产业内部重新配置资源。

  资源重新配置意味着创造性的破坏,也就是说要让那些没有能力、不能够使用同样生产要素得到同样生产率的企业退出去,把这些生产要素让给新兴的、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它的含义就是创造性破坏,就是优胜劣汰,但如果没有这个优胜劣汰,我们未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就不可能提高。

  我们的创造性破坏中,可以破坏一个产能,破坏一个没有效率的企业,但不能破坏人,不能把人给放到不管不顾的境地,因此我们正是在这时候加强社会保护,加强社会政策托底。

  关键词:蔡昉;经济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培训;资源重新配置

  (本文为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蔡昉发表的主题演讲,据网易财经网文字、视频整理编辑而成)

  (编稿:王山     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