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心
张旭: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2022-02-08

调整字号:

作者: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22年第1期

 

 

  2017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来,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是经济领域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第一,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时代精华,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总结,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指导。当前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将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纯粹经济学进行研究,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论证习近平经济思想;或将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解决经济问题的具体方案,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教条化地理解和运用;还有的将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窄化概括,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具体经济工作的指示,当作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等等。这在理论上削弱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作用,忽视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历史性变革”[1]213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入研究,要科学、准确地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自觉地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优势。

  第二,必须讲清楚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讲清楚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守正创新、开拓创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推进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理论飞跃,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好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只有讲清楚习近平经济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讲清楚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关系,讲清楚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当代世界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才能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第三,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貌,在整体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当前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的趋势,对于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逻辑内涵、特质特征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对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具体方面,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也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从总体上看,存在着碎片化、片面性的认识和理解,甚至由于缺乏对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具体理论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而导致理论认识上的交叉混乱。也因此,就难免在理论研究和贯彻落实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2017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主要包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等7个方面。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概括为13个主要方面,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里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由此可见,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成的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必须在整体上辩证把握,不能挂一漏万、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断章取义、不能顾此失彼。同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还体现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必须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因此,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就要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全部内容,必须加强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这样在贯彻落实中才不会走样,才不会犯错误。

  第四,必须及时纠正对习近平经济思想中重要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的认识偏差和理解误区,科学、准确地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有一系列的原创性新概念新范畴,必须准确把握这些新概念新范畴,纠正已经存在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总书记本人就一再进行这项纠偏工作。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的时候,一些研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将其理解为供给学派的观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亲自澄清“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3]。再比如,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而对于新发展理念的认识也存在诸多误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1]479。但是在实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将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简单化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不仅理论界如此简化、传媒界也如此宣传,而将“新发展”淡化、忽视甚至舍弃,使新发展理念变成了一般性的口号,完全忘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新发展理念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党和国家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1]213。因此也就忘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1]42,43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不断说明新发展理念的准确内涵,不断指出对新发展理念认识中的偏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如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指出了认识中的一系列误区。因此,及时纠正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错误认识,在准确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新概念新范畴的基础上构建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体系。

  第五,必须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尚未解决透彻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使习近平经济思想成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并在创新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积累了很多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有的是缺乏经验造成的,而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这些理论不足和缺陷不仅容易导致理论上的混乱或无益的争论,也容易导致实践上的偏差,导致“试错”成本增大。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但是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没有在理论层面深入透彻阐发的理论观点,会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障碍。比如,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如何解决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目前在理论上并没有完全说清楚,这就导致“两个毫不动揺”和“两个决不能”在实践中出现混乱。再比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也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体现也没有透彻地在理论上说清楚。这就导致理论结论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象,引起群众的不满。因此,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过程中,经济理论工作者还要进行“补课”“攻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尚未彻底解决的理论问题,这样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逻辑、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第六,必须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在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1]51,“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加强调研思考,加强实践历练,增强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能力,努力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1]52,53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学得够不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得深不深,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学得精不精。党员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力军,也应该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力军。应该给党员领导干部开列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或论述的书单,认真读、静下心来读、系统读、带着问题读,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提高思维能力,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本领,不断推动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8: 26 - 2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7: 251.

 

  (编辑:熊晨玮;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