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
韩朝华译米尔格罗姆:《价格的发现》
调整字号:

  编者按

 

  《价格的发现》一书为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米尔格罗姆著作《DISCOVERING PRICES》的中文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朝华翻译,中译本已由中信出版社于2020年7月份出版。我们特将本书的译者序和简介推介出来,供大家参考。

 

  译者序

 

  一、基本背景

 

  保罗·米尔格罗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一位具有高度实践倾向的学院经济学家。他在拍卖理论的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用“市场设计”这个术语来概括自己的研究方向。米尔格罗姆的研究成果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无线频谱拍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主导设计的拍卖程序后来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被大量用于对无线频谱、电力、天然气等资源的拍卖。成功的实践使米尔格罗姆成为当今拍卖理论和机制设计研究的领军人物。2004年米尔格罗姆发表了他在“市场设计”方面的里程碑式著作《实用拍卖理论》( Paul Milgrom:Putting Auction Theory to W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盛赞米尔格罗姆的拍卖理论,称它是20世纪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上的主要实践性贡献。

  2012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为调整全国的无线频谱配置,组织了电视无线频谱的“激励性拍卖”(incentive auction)。眼前这不《价格的发现》是米尔格罗姆教授2017年的新作,书中的内容主要反映了他在这种激励性拍卖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最新的理论思考。

 

  二、模拟市场功能的拍卖机制

 

  目前国内对拍卖理论的关心多着眼于拍卖实践,真正从经济学角度关注拍卖理论研究的并不多。但米尔格罗姆的“市场设计”研究却不仅仅瞩目于实用拍卖程序的设计,它还着意于改写经济学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理解。在这方面,米尔格罗姆的问题意识是,在一个分权化的经济系统中,竞争性的均衡价格如何才能占据主流,乃至成为唯一价格。

  这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在米尔格罗姆的视界内,历史上对此问题有过几种解释,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价格调节市场供求的描述,还有里昂?瓦尔拉斯1847年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中阐述的竞争性均衡理论,然后是1959年肯尼斯?阿罗和吉拉德·德布鲁的完全竞争模型。但米尔格罗姆对这些理论解说都不满意,他更关注一个市场中实现供需均衡(从而实现市场出清)的具体条件和机制。他认为,就某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而言,可以用一个设计好的拍卖过程来实现供需双方的对接和均衡。

  米尔格罗姆设想的拍卖过程有两个基本类型:价格递增拍卖和价格递减拍卖。前者从存在过度需求的低价位起步,逐步提升价格以排除过度需求;后者从存在过度供给的高价位起步,逐步降低价格以排除过度供给。这两种拍卖过程最终都能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单调地趋于供求均衡点,实现市场出清。在这种拍卖式分析视角中,市场出清过程被理解成供需双方的“匹配”(matching)过程。例如在劳力市场中,每个求职者都在实施其个人的价格递增拍卖,以招徕用人企业来为他(或她)的服务投标,而用人企业则根据一定的原则对诸求职者给出自己的报价,供需双方都在满足对方条件的前提下按自己的意愿实现相互匹配。

  在这种分析中,米尔格罗姆强调,拍卖对象对买方是否具有完全的可互替性会对实现匹配的难易度有很大的影响。在拍卖对象为全互替品的场合,实现匹配的难度会较小,市场也较容易达到出清状态。但在实际世界中,这样的条件并不总有保证。只要全互替性条件得不到满足,就会存在无法出清市场的情况。

  为了分析非全互替品情况下的市场匹配机制,米尔格罗姆导入一种被称为“背包问题”(Knapsack Problem)的研究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其市场设计的基本思路。所谓背包问题,最简单的理解是,假定有一批物件和一个容器(如一个背包),受背包容积的限制,无法将所有物件都装入包中,因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挑选装入包中的物件集,以实现装入物总价值的最大化。以拍卖的眼光来看,这相当于向诸物件所有者拍卖背包内的空间,而每个物件的价值则相当于投标者的报价。这种背包问题分析法可以为具有近似互替性的物件找出最优组合。原则上,它可以靠某种“贪婪算法”来求解。如有一种贪婪算法就是根据诸物件的价值/体积比率由高至低地装包,直至再也装不进去为止,由此实现装入物总价值的最大化。因而米尔格罗姆认为,关于背包问题的任何算法都是一套挑选规则,符合这套规则的物件会被装入包中,而该物件的所有者就成为该拍卖中的胜出者。他称此挑选标准为“胜者挑选规则”(winner selection rule)。

  而“市场设计”研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使这样的拍卖挑选容易和有效。米尔格罗姆强调,理想的胜者挑选规则应该使拍卖参与者不费心机,无需谋略,径直按其自己对拍卖对象的估价诚实投标。米尔格罗姆称具备这一特性的拍卖方式为“反谋略的”(Strategy-Proof),并将遵循这种胜者挑选规则的拍卖机制称为“直言机制”(direct mechanism)。

  以反谋略为核心的拍卖设计思想滥觞于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维克瑞。他的研究初衷是要排除拍卖中可能出现的谋略性博弈行为,使拍卖的结果更为确定,也使拍卖参与者的投标更简单易行。而维克瑞的主要贡献就是发现,基于一定的规则设计,可以使诚实报价成为投标者的唯一占优策略。所以,米尔格罗姆指出:“维克瑞拍卖是一种‘直言机制’,……维克瑞拍卖中的惊人之处在于,对每个投标者来讲,无论其他投标者会报告什么,自己诚实地报价永远是最优的。”

 

  三、经济复杂性与人为调控

 

  不难看出,米尔格罗姆的市场设计思想是有一定“建构主义”倾向的。他所研究和设想的拍卖机制都是涉及众多参与者的大型拍卖,它们需要依托现代计算技术和最优化理论来设计和组织整个交易活动。那么,他这样一位当代美国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会觉得有必要用人为设计的拍卖机制来替代原生市场的自发配置机制呢?

  米尔格罗姆给出的解释是现实经济中的复杂性(complexity),复杂性导致“无组织市场”难以确保市场出清和资源有效率配置。在说明这一解释的理由时,他首先提到两个广为人知的因素——负外部效应和不完全竞争。但他指出,不仅如此,还有两个重要但教科书中很少涉及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同质产品预设。流行的教科书中通常预设,同一个产品或服务类别中,单位产品或服务都是同质的,从而厂商或消费者并不在乎自己接受或供给的是哪个单位,市场出清所涉及的只是供求数量上的均衡。但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产品和服务可以因时间、地点等方面的不同而生出很多细微差异。在有的情况下,这样的差异可以对供需双方能否实现匹配产生重大影响。例如,要是两趟列车想在同一时间内驶进同一段铁道,则单凭市场价格的自发调节就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在那种情况下,“亚当?斯密关于价格调节终将起作用因而对资源的需求不会持续过度的说法,对那两趟列车上的乘客来讲是拙劣的慰籍!在即使是暂时性供需失衡都不可承受的时候,光有价格机制是绝对不够的,还需有某种别的调控手段来确保不失衡。”“如果我们想要飞机在飞入一个机场时不坠毁,那么有一个空中交通控制者,由他来跟踪各个航班并引导飞行员,肯定要比仅在空域可能拥堵的时段里设定高价更好!”

  其次,第二个重要但未受到足够重视的市场失灵原因是,竞争性均衡模型所依赖的凸性预设(从而市场出清价格存在)并无必然保障。因这类预设意味着所有物品的制造和使用不仅可以按其整体单位来进行,也可以按其零散单位来进行,从而可以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但实际上,有些物品,如糖、小麦和油漆,可以按其零散单位来消费,但像房屋那样的物品则只能按其整体数量来消费;有些制造业过程,如汽车组装,只是在大规模进行时效率才会高得多。在这样的场合,要想保证恰当的经济决策,光靠市场价格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别的市场数据来为价格作补充。

  因此,米尔格罗姆认为,现实经济中的多种复杂性本身就构成了肯定市场设计必要性的重要理由。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米尔格罗姆并不认为,现实经济中的复杂性使得价格机制不再重要。相反,他的完整认识是,价格能促使市场中的单个主体考虑其所用资源的机会成本,因而在引导资源配置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因此而断言最好是依赖一个无规制市场就是愚蠢了。真正的挑战在于以某种有效的方式将价格整合进来,同时仍然维持足够的直接控制以确保多方面的约束条件得到满足。米尔格罗姆指出,研究在非最优化情境中如何利用价格来引导资源配置是一个新的研究前沿,它要求有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即使从理论上来看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价格存在,但找到那些价格所涉及的实践难题仍能令人望而却步,而找到这些价格的最好途径常常是某种形式的拍卖。

  从这样的论证中可以看出,在米尔格罗姆的市场设计思想中,人类的理性努力并不否定和排斥原生市场的配置和引导作用,它只是要通过恰当的机制设计,使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利益互动和匹配对接更加简单、更加直接从而也更趋近于理论上的最优态。

 

  四、市场设计实践本身面临的复杂性挑战

 

  维克瑞拍卖因其内生地含有反谋略直言机制而成为市场设计上的理论样板,但在付诸实践上,这套理论却步履维艰。维克瑞拍卖目前在实践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源于当代计算机技术和最优化方法的能力局限。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2012年以来实施的激励性频谱拍卖为例,由于在美国约有两千个电视广播放送站,使得这项大型拍卖含有数以千计的选择变量和270万个约束条件,因而在计算上成了因规模过大而难以驾驭的问题。米尔格罗姆团队对该问题的模拟表明,即使是采用当下适于细致问题架构的最优商用算法,在高速计算机上运算数周,仍无法确定最优态。也就是说,尽管维克瑞拍卖在理论上能给出完美的最优解,但在实践中,维克瑞结局和价格根本无法算出。

  面对维克瑞拍卖的这个致命缺陷,米尔格罗姆提出了自己的“动态时钟拍卖”构想。这是一种价格递减拍卖机制。在该机制中,诚实报价是每个投标者的明显占优策略,它还避免了维克瑞拍卖的其他一些显著缺陷。这肯定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尝试,但它仅限于反向拍卖,还不具有维克瑞拍卖模型所具有的那种普遍适用性。

  现实经济中的复杂性决定了“无组织市场”难以满足保障市场出清的最优条件,使得诉诸人类理性建构的市场设计成为必要。但人为设计的拍卖机制却面临着难以克服的计算复杂性问题,还远远谈不上能有效模拟乃至替代涵盖成千上万供需主体的真实市场。

  人们看到现实中的市场有种种缺陷时,就会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消除这些问题,且这样的理性努力也的确取得过种种显著的成功。但必须看到,人类在这方面的努力往往陷入另外的复杂性陷阱,且这类复杂性在应对难度上未必亚于导致原生市场缺陷的复杂性。人类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已有很多,这使得放任不管的经济观具有合理性。不过,尽管如此,人类却不会完全放弃理性建构的努力,因为人类生来就是理性的和能动的,人类不会面对现实缺陷而无所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存在价值,从根本上来讲,就在于人类需要认识经济系统的内在机理,并凭借这种认识来驾驭经济环境,以谋求人类经济状况的改善。人类的理性能力有限,但人类改善自身存在状态的内在冲动永恒。在经济生活中,人类或许永远也无法完全认识和驾驭外在现实,但人类仍会不断地认识现实并能动地干预现实,这或许就是人类存在的宿命。当代经济学对拍卖理论的研究及其成果正是这种存在张力的产物,坚信市场调节作用的主流经济学家注定要成为探讨市场设计的先锋。

  《价格的发现》一书所展示的不是一套成熟结论,而是当代经济学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前沿探索。全书内容兼跨经济学和自然科学,其所涉及的数学和计算机学理论超出了译者的知识范围,中译此书实为苦差,虽殚精竭虑,但错讹一定多有。愿有行家指摘纠正,以利读者。译者在此先谢了。

 

  图书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4159

  版次:1

  丛书名:比较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0-07-01

  页数:184

  字数:136000

 

  作者简介

 

  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斯坦福大学教授,在拍卖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享有盛誉。1979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商学博士学位,目前是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教授、经济学教授。他还在哈佛大学和MIT授课。米格罗姆教授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计量经济学学会会员。

  米尔格罗姆教授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现实世界的拍卖设计和其他市场、组织经济学、有限理性和经济史等。他与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合著的《经济学:组织与管理》(Economics,Organization,and Management)(1992)一书是十分著名的教材。

 

  译者简介

 

  韩朝华,1953年9月生于上海。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中国的微观经济问题,研究工作集中于中国的企业竞争和改革、企业集团的竞争战略和体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学术专著有《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分析:案例研究》、《中国企业的民营化——中小企业改制的选择》、《竞争战略与国有企业》与《战略与制度:中国企业集团的成长分析》等。主要译著为《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内容简介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理想化的市场,例如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价格本身可以引导资源的有效率配置,无须规制或干预。然而,本书认为,尽管价格能促使市场中的单个主体考虑其所用资源的机会成本,因而在引导资源配置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经济的复杂性使得仅靠价格无法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因此,需要有一个设计好的拍卖过程,也即所谓的市场设计,将价格整合进来,以便在满足复杂约束条件的情形下,实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

  在本书中,作者引入了一种被称为“背包问题”(Knapsack Problem)的研究方法,阐述了两种基本类型的拍卖——价格递增拍卖和价格递减拍卖,以及他为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设计的“激励性拍卖”,并探讨了他在设计激励性拍卖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理论思考。

  本书将拍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经济学家解决日益复杂的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和新工具。

 

  目录

 

  比较译丛序

  译者序

  前 言

  第1章 导论

  第2章 (近似)互替品、价格和稳定性

  第3章 维克里拍卖与互替品

  第4章 延迟接受拍卖和近似互替品

  第5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