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
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
调整字号:

 

  图书基本信息


  书 名:《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

  作 者:刘克祥 主编 

  书 号:978701022953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版 次:2021年12月第1版

  开 本:32开

  装 帧:精装

  字 数:3563千字  

  页 数:4730页

  定 价:666元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汪敬虞主编)和《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刘克祥、吴太昌主编)的后续,是多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收官篇”,分上中下3册(共6本),计356万字。《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是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基础建设项目的集大成者,本卷的出版发行,标志着这项跨世纪的学科基础建设工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国近代经济史》全书共4卷11册,计844万字,先后由人民出版社精心编辑、出版发行。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缘起,要追溯到20世纪高校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的编写。196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高等教育部召开高校文科教材会议,决定为高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编写《中国近代经济通史》教材,中宣部随即抽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教授、专家成立编写组,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组组长严中平研究员任组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孙健教授任副组长,集中到中央党校从事该书编写,后因农村“四清”和“文化大革命”夭折。虽然未能完成书稿的写作提纲,但留下了若干“很有水平的论文”或“颇有价值的长编或资料”,或提出了“很有启发性的意见”,对后来专著的思考、撰写“不乏借鉴”之处(严中平语)。

  “文化大革命”结束、经济研究所恢复业务工作后,1979年重新成立班子,着手撰写《中国近代经济史》,因应形势和环境变化,将原来《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949)》通史教材改为多卷本断代史专著,首卷为《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习惯称“一卷”),由严中平研究员任主编,其篇幅则由原来的30万字扩大到140万字。写作方法亦由原来的“编书”改为“著书”,并须“三新”(即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不能人云亦云、炒现饭。最初由严中平主编提出的这一套原则、要求,一直贯穿到以后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各卷写作。“一卷”于1979年上马、1988年结项、1989年出版,花了大约10年时间。其后《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二卷”)、《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三卷”)相继于2000年、2010年结项、出版,《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四卷”)于2021年年末问世,也都分别花费了10年左右的时间,正应了学界流行的“十年磨一剑”之说。《中国近代经济史》(四卷)的编撰,不算最初高校教材,前后长达40年,几代人薪火相传、锲而不舍,才最终接力式地磨就四把“钢剑”。

  先后直接参加这套专著写作的作者包括(以各卷分工名单排列先后为序):严中平、汪敬虞、彭家礼、宓汝成、李文治、章有义、张国辉、刘克祥、魏金玉、周广远、史志宏、朱荫贵、陈争平、徐卫国、徐建生、纪辛、沈祖炜、杜恂诚、王翔、林刚、吴太昌、刘兰兮、陈廷煊、袁为鹏、王小嘉、田牛、王大任、樊果、皇甫秋实、常旭、王力、徐毅、陈伟扬,总共33人。此外还有当年高校经济史教材编写者,包括严中平组长、孙健副组长和(以下以姓氏笔画为序)马健行、王方中、全慰天、刘文娟、李文治、李德彬、吴承明、汪敬虞、张国辉、陈振中、郑友揆、宓汝成、屈真、赵德馨、姚贤镐、聂宝璋、徐再文、章有义、梁思达、彭雨新、彭泽益、谭彼岸、魏金玉、魏重庆等26位专家、教授。扣除交叉重复部分,两者合计52人。整个过程从高校教材编写算起,到本卷杀青付梓为止,整整一个甲子。这套巨著凝结了经济研究所和多所高校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者数年、数十年乃至毕生心血。

  本卷作为多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收官篇”,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为中心线索,从历史条件、时代大环境角度全方位考察、阐述1937—1949年中国经济的复杂背景、日本侵华战争破坏、不平衡性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崩溃、新民主主义经济建立的全过程,着重从宏观层面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不仅不可能正常发展资本主义、成长为独立自主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连传统经济生产和生产条件也会被摧毁,中国民众的劳动权、生存权也被残酷剥夺,以亡国灭种告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使之转危为安、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1937—1949年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被分裂为伪“满洲国”和关内外沦陷区、抗战大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区域间相互交错、此消彼长,情况错综复杂,资料繁杂凌乱。基于这种特殊情况,本卷在采用总体论史学观点、导言总揽全局的前提下,高屋建瓴而又脚踏实地,分别对三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就其性质、结构、来龙去脉和兴衰变化,逐一梳理,深入阐释;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缕析变异,探索规律,将本时段和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整体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937—1949年,即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的13年,是中华民族深陷苦难重围、濒临灭顶之灾的13年,其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8年,更是大难临头,险些亡国灭种。上册以本卷近40%的篇幅,从经济层面梳理日本从侵华起家到最后妄图灭亡中国、灭绝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的侵略、破坏和掠夺罪行,总结险些亡国灭种的惨痛教训。日本为了达到彻底灭亡中国和无本万利的双重目的,采取了两项阴险毒辣和反人类的战略决策:一是“以战养战”“以华制华”,在“国内不出一分钱的方针下进行作战”;二是通过抢光、烧光、杀光“三光政策”,实行种族灭绝。要不出一分钱进行如此疯狂与规模的侵华战争,凭的也只能是“三光政策”。本卷相当一部分资料和统计数据都是首次同读者见面,完整记录和深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经济破坏、统制、攫夺等法西斯特征。

  中册全面考察抗战大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首先概述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经济体制及其调整,包括抗日战争时期以物资统制、金融统制、物价统制为核心的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战争时期的经济体制及其变化,以及台湾光复后的经济体制及其调整等。而后按行业、领域进行考察、叙述:抗日战争初期,因沿海工厂部分内迁和荒地开垦,后方局部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一度有所恢复、发展和积极调整。抗日战争中期后停滞、衰退,工矿业官僚资本膨胀,民营资本萎缩。复因海上通道被封锁,物资匮乏,财政困难,货币贬值,市场萧条,民众生活艰难。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忙于“劫收”,加紧准备发动内战,经济不仅复苏无望,反而继续恶化。后方物价狂跌,信用收缩,市场萧条;国家资本和私人官僚资本恶性膨胀,民营资本进一步萎缩。内迁工厂举步维艰,开工无望,被迫迁回原地。收复区工矿业同样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加艰难,劳力和耕畜农具短缺,农业衰萎,而地主催租逼债,国民党抓丁拉夫,横征暴敛,农村经济危机加深。1948年后,随着国民党军队战场上节节败退,国民党统治区范围大幅缩小,经济和金融、财政濒临崩溃,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寿终正寝。中册对这一过程的深入考察、剖析,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同时,中册(还有“导言”)对1937—1949年和整个近代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变化及运行全过程,进行了总结。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相继爆发,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已经不是“发展与不发展”或能不能“发展”的问题,也不是中国社会经济能否继续维持和运行的问题,而是中国能否立足,华夏子孙能否在神州大地继续生存、繁衍的根本问题,固然毋庸置疑。纵观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历程本身也充分证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畸形的程式、途径发生、发展和延续的,处于一种似乎有所发展但又不能顺利和正常发展的态势,即使时间再长,也不可能达至完全和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自身利益,决不会允许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正常发展资本主义,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与之平起平坐、分庭抗礼。而且帝国主义不断加深的侵略、扩张和掠夺、压榨,强加在中国头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早已将中国洗劫一尽,导致政府财政枯竭,负债累累;人民两手空空,一贫如洗,既无资本开办企业,又无余力购买其产品,从资本和市场两头窒息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堵死了中国正常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本卷在探讨、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归纳出若干带有理论性、规律性的认知,包括:只有贫穷一极积累而无货币一极积累的两极分化“一头沉”论;农户结构“金字塔”论;“佃农贫农雇农化”论等,如实、准确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为何不能正常发展资本主义、成为独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大是大非问题。

  下册全面考察、分析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和成长、壮大的全过程。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率领工农大众,不畏强敌,英勇抵抗,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美国武装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开辟和建设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实践过程中,摸索、总结,妥善解决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问题,最根本的是彻底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和前途问题。推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封建剥削,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推行保护工商业的各项政策,纠正“左”的或右的思想与政策偏差,扫除封建制度的障碍和外国资本的压迫,为城乡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提供政策保证和社会经济环境;没收敌伪资产和国民党国家资本及私人官僚资本,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使之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并在私人保护工商业的同时,对资本主义进行限制,防止其发展脱离国计民生的正确轨道。这样,既让资本主义有某种程度的发展,又从根本上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苦难深重的中国喜获新生,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册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客观、深入的考察和阐释,还原了历史,总结和概括了历史经验。

  总结和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熟读1937—1949年这段刻骨铭心、翻天覆地的历史,尤其是经济史(因为经济是基础),是充分了解和正确掌握国情的一个核心部分,是“不忘初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筑就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原动力。

  本书被评为人民出版社2021年度十大优秀学术著作之一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

  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参评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

 

  作者简介

 

  刘克祥,1938年生,1965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参与1--4卷全书的撰写,曾担任第3卷主编(双主编之一)。

 

  目录




























 

  (供稿人:刘克祥、徐建生)

 

  (编辑:熊晨玮;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