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16年第1期

2016-02-25

调整字号:

1.宋、明税源与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比较
……………………………………… 李华瑞(5)
内容提要:虽然明代田赋税的绝对数额高出宋代许多,但不论是人口平均数还是田亩平均数,大多数情况下,宋代征收的田赋税额都高于明代,这说明宋代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能力大于明代,且宋朝民众承担的赋税额度更重。宋代人口和境土面积都比明代少很多,但其工商税收却大大高于明代,虽不能就此简单证明宋代工商业比明代发达,但至少证明宋代政府组织工商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调控税收的管理水平更强。宋、明两代的官俸吏禄和军费在财政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宋、明最高统治者对于军队和官吏都有充分的认识和倚重;以募兵为主的养兵政策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现实;宋代官吏、军队所享优厚待遇远高于明代,确切表现出宋朝“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的历史特征。
关键词:宋代  明代  田赋税  工商税  财政供养

 

2.新中国国营农场的缘起及其制度特点
………………………………………韩朝华(23)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国家农垦系统的档案和相关统计资料探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为什么要创办国有农场,以及创办的成效如何。基本结论:创办国有农场是新中国追求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战略举措之一,国家领导层希望由国有农场作样板,引领和推动全国农业的集体化和现代化。国有农场自创建以来开垦了大片荒原,生产了大量农副产品,发展了非农产业,实现了高速成长。但由于其内在的制度局限,未能摆脱效率低、成本高和大量亏损的被动局面。国有农场的经营不善还含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即国家为积累工业发展资金,通过行政统制汲取农业剩余,给农场的运营绩效带来深远的负效应。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而大量接收安置城镇知识青年和其他富余人员,也妨碍国有农场效率提高。分析和总结国有农场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成为探讨中国农业现代化途径的一个必要视角。
关键词:国营农场  农垦  农业发展

 

3.中国工业的长期表现及其全球比较:1850—2012年——以增加值核算为中心
………………………………………徐毅  巴斯·范鲁文(39)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国民收入账户体系的部门核算法,结合当今联合国与世界各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1850—201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增加值数列,尝试修正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布洛赫(Paul Bairoch)提出的世界工业分布模式。
关键词:中国  工业化  增加值  世界

 

4.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近代中国的长期视角
………………………………………赵留彦  隋福民(51)
内容提要:本文使用近代中国抗日战争之前的年度数据(1871—1936年),以长期视角研究了上海股市的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在银本位下的温和通胀环境中,上海股市的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关系。当通货膨胀预期提高时,股市不仅实际收益在下降,甚至名义收益也在下降。在高通胀环境中,尽管股市名义收益随通货膨胀而提高,但是实际收益下降幅度更大。与费雪效应的主张相反,近代中国的上海股市并没有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功能。
关键词:股票收益  通货膨胀  近代中国

 

5.社会网络、连锁合约与风险规避:近代东北乡村无息借贷合约选择机制的考察
………………………………………李楠(65)
内容提要: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农村入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广泛存在于中国乡村社会无息借贷合约的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乡村社会网络、要素市场连锁合约以及合约执行风险的控制程度是农户选择无息借贷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通过风险控制变量同社会网络与连锁合约进行交互分析后发现,在这些因素中借贷合约执行风险同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无息借贷之所以产生不仅是乡村社会网络以及连锁合约存在的必然结果,更是风险规避经济理性的客观选择。
关键词:民间借贷  无息借贷  社会网络  合约选择  东北乡村

 

6.论近代外商在华企业的优先股制度——兼与华商企业比较
………………………………………郭岩伟(81)
内容提要:近代外商在华企业不仅长期在资金和技术上处于优势地位,而且在企业制度方面也领风气之先。优先股作为近代西方股份制企业中特种股份的重要类型之一,亦被诸多外商在华企业作为重要的融资工具引入中国,并对其企业的权力结构均衡和融资成本优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近代外商在华企业中的优先股做出系统分析,并探讨其与华商企业优先股之间的关系,不仅对进一步了解当时企业组织制度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完善近代中外企业制度变迁的研究。
关键词:近代  外商在华企业  华商企业  优先股

 

7.1956—1958年上海自发工业户问题研究
………………………………………张坤(95)
内容提要:1956年之后,个体私营经济仍有所发展,市场需求推动了自发工业户的产生。在政府的视野中,自发工业户具有设备简陋、原料以废旧料为主、利润高、收入高、从业人员复杂、违法现象普遍存在等特点。上海对自发工业户问题的处理经历了调查摸底、全面登记、清理整顿、清理改造四个阶段,试图最终将自发工业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之中。在对自发工业户的处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政府而非市场,从而注定了自发工业户的历史命运。
关键词:上海  自发工业户  私营经济

 

8.宋代耕牛价格水平蠡测
………………………………………唐晔  张婷(107)
内容提要:本文对宋代耕牛价格进行梳理,推测出北宋耕牛市价通常不超过10贯铜钱,折米不超过5石,大约是一个宋代5口之家百余天的口粮。而南宋由于战争等原因,耕牛价格则大大上升,其名义价格在南宋初年飙升至百贯左右,即使到了物价低平的中期也维持在至少40贯上下,折米约20石,约是一个5口之家400余天的口粮。耕牛价格的变化显示了南宋农户在获得耕牛这一基本生产资料方面大大难于北宋,由此也可看出北宋经济状况应当优于南宋。
关键词:宋代  耕牛价格  农业

 

9.明清两淮盐场“移亭就卤”与淮盐兴衰研究
………………………………………鲍俊林(114)
内容提要:因海势东迁,明清两淮盐场不断有“移亭就卤”,成为淮盐发展变迁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别于其他海盐产区的典型特征。表面上看,海岸东迁不利于淮盐生产,但淮盐正是通过“移亭就卤”的方式很好地适应了苏北海岸带环境变化,迎来长期繁盛发展。这种独特的盐作生态,存在了数百年。海涂淤进,草卤分离,煎盐生产要素空间分布的特点决定了筅置亭场的方式与过程。“移亭就卤”是盐作生产对荡草、土卤、咸潮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另一方面又受制于社会经济状况。清末社会经济状况恶化,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移亭就卤”的积极性,亭场移筅为难,以至走向衰亡,淮南盐业遂衰。
关键词:淮盐  海岸带  草卤分离  移亭就卤  明清

 

10.乾隆朝铜钱管理的政策讨论及实践——兼与18世纪英国小额货币管理的比较
………………………………………和文凯(125)
内容提要:本文从小额货币的视角来考察乾隆时期清政府在制钱供给方面的政策讨论与实践。为了克服这一时期制钱短缺给公共财政与市场交易带来的诸多不便,清政府在尊重市场供求平衡关系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增加市场上铜的供应来满足民间的对铜需求,从根本上消除私销政府制钱以谋利的利润动机。在此基础上,清政府通过大量鼓铸制钱来满足民间交易对小额货币的需求,进而确保小额货币的铜钱与作为本位货币的银两之间法定比价的稳定。在因地制宜的政策导向下,中央与地方督抚在铜钱的铸造和供给问题上存在良性互动。与18世纪英国政府在小额货币供给方面的混乱和无效相比较,乾隆朝后期银钱比价的稳定是前现代经济中政府为市场提供小额货币相对成功的一个例子。
关键词:乾隆朝  制钱短缺  小额货币  银钱比价  钱法政策

 

11.退出的近代性——近代以来东北棉花种植业的兴衰
……………………………………… 王大任(142)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棉种的引进和改良使得东北地区大面积的棉花种植成为可能。尽管当地农民有从棉花种植获取更高收益的动力和憧憬,冻害和病虫害因素所带来收益不稳定性一直构成了制约东北植棉业发展的瓶颈。在棉种改良成果无法同时解决冻害和病虫害的情况下,东北棉田的维持和扩张更多的是由于政治权力的干预。象征着“近代性”的棉花种植并未使东北农民真正受益,是市场机制下棉花种植从东北退出的最根本原因。
关键词:东北  棉花  农业近代化  市场机制

 

12.分裂、人口迁移与资源挤压:清代巴蜀移民家族分家的影响与后果探析
………………………………………龚义龙(153)
内容提要:在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延续上千年的分家制度已有较多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对清代巴蜀移民家族分家的影响与后果展开研究。随着家族人口增多,周期性的分家成为家族分裂的起点。对分家后的“二次创业”进行分析,可见中国解决人口压力的方式既有向心式的、内敛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外延式的不断膨胀、扩大的人口向外迁移及对资源的外延式拓展。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解决人口压力,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压力,以及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分裂  人口迁移  资源挤压  分家  移民家族

 

13.明清湘江河道社会管理制度及其演变
………………………………………陈瑶(170)
内容提要:明代河泊所对湘江河道社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向渔民征税,清前期,随着湖南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米谷贸易的繁荣,地方官府加强对商品运输要道湘江的管理,着力于控制渔户和船户。乾隆年间湘江下游河道管理中的船行、牙行、埠头等管理中介制度是适应于河道社会的设计,引入地方商业机构与沿河宗族参与对船户和渔户的管理,保障河道的畅通和安全。明清湘江河道社会管理制度及其演变,展现了河道突显的交通运输功能在引起管理制度演变中的水域特征意义,说明水域管理制度需要与实际社会情形紧密契合才能得以落实,亦是全国不同水域管理制度的多元演变趋向的一个例证。由此可见,自明至清,王朝国家对不同水域社会的认识逐渐加深,并灵活运用社会机制不断强化水域管理。
关键词:水域  河道社会  湘江  明清

 

14.历史与思想:中国经济转型问题的探讨
——第三届“上财经济史学论坛”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赵昊  信瑶瑶(182)

 

15.中国经济史学研究的新境界
……………………………………… 姜锡东(188)

 

16.魏金玉先生对中国经济史学科的贡献及其学术研究
………………………………………徐建生  封越健(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