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动态
《经济学动态》目录及内容提要 2020年第2期

2020-04-11

调整字号:

1. 2019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与2020年展望

……………………………………………………………许宪春 刘瑾钰 3

摘要:本文以国民经济生产、使用和收入分配为基本框架,运用相应统计指标和统计数据对2019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2020年情况予以展望。2019年,中国GDP增速呈回落走势,但始终处于预期目标范围内,第三产业和消费需求分别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2018年较快增长转为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比2018年有所扩大;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继续改善;新经济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初步判断,2020年中国GDP增速可能会比2019年有所回落;创新驱动政策将会推动新经济新动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减缓传统经济下行压力;投资需求增速与2019年大体持平,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增速比2019年有所回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比2019年有所回落。

 

关键词:统计数据  经济运行  分析  展望

 

2. 外国在华专利、吸收能力与中国企业创新

……………………………………………………………曲如晓 李雪 14

摘要:外国在华专利申请量的急剧增长引发了对国内企业创新的关注。作为重要的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外国专利增加了国内企业可供获取的创新资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专利垄断,挤占本土企业的创新空间。因此,基于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匹配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外国在华专利、吸收能力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国在华专利对中国企业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当企业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外国在华专利对国内企业创新表现为促进作用。并且,对不同企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外国在华专利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及竞争性行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其他企业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外国在华专利  企业创新  吸收能力

 

3. 大学教育质量与劳动力市场表现——基于工资回报的分析

……………………………………………………………屈小博 吕佳宁 30

内容提要: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普通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大学教育质量增强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怎样的效应?已有文献研究面临的困难是缺乏度量大学教育质量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CULS4)数据,并匹配劳动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信息,实证分析了大学教育质量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学教育质量对劳动力的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随着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劳动者工资回报递增。第二,采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每提升一个大学教育质量层次,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平均工资收入将提升2845%。第三,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表明,在相似的受教育年限下,大学教育质量差异所带来的工资回报将更加明显。第四,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教育质量通过工作转换、努力程度等影响工资回报。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同时,调整资源配置、让更多普通劳动力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教育  教育质量  回报  劳动力市场

 

4. 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金融化——信息监督还是声誉保险

……………………………………………………………孟庆斌 侯粲然 45

内容提要: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本文利用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金融化显著正相关,社会责任的“声誉保险机制”在中国发挥主要作用;考虑社会责任的不同类别,仅股东类社会责任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投资,其他类社会责任均与金融资产投资正相关。进一步,本文对企业金融化的动机进行了检验,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进行金融资产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短期收益,而不是为了发展主业储备资金。本文拓展了社会责任经济后果以及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不仅能够为上市公司降低金融风险提供实践指导,同时能够为实体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履行  企业金融化  信息监督  声誉保险

 

5. 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福利——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

……………………………………………………………鲁元平 王军鹏 59

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居民主观福利,产生了信息福利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的信息搜索、传播功能是其提高居民主观福利的主要机制,人们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工作学习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本文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低收入、低受教育水平等“弱势人群”和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互联网所产生的信息福利效应更强,新技术的采用缩小了不同人群间既有的数字鸿沟,减少了同“优势群体”在主观福利上的差距。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宽带中国”战略背景下,深入理解互联网、移动新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更好地剖析新时代中国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  居民幸福感  信息福利

 

6. 企业家姓氏网络的出口外溢效应

……………………………………………………………赵子乐 等 74

内容提要:现有研究出口外溢的文献认为,企业之间的出口信息共享和出口费用分担可以促进出口。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信息共享和费用分担往往嵌套于一定的关系网络中。分布于闽、粤、琼等省份的闽南语群体由于强烈的“海洋性”使得宗族组织泛化,普遍形成超越血缘关系的姓氏网络,克服了关系网络的可观测性和内生性问题。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闽南语区私人控股企业为样本,发现企业的出口概率会随着“同姓”企业(即企业负责人姓氏相同)当中出口企业占比的提升而提升。这表明存在基于姓氏网络的出口外溢。改变模型设定、使用工具变量等稳健性分析均不改变结论。安慰剂检验表明,“异姓”之间、国有或外资企业的“同姓”之间均不存在出口外溢。出口外溢在同一个行业大类里面不同行业小类之间发生,而不在有直接竞争关系的行业小类内部发生。姓氏网络在城市层面而非作为“熟人社会”的县域层面发挥作用;且主要在缺乏出口经验的企业、小企业、出口不太普遍的行业发挥作用。姓氏网络并未造成不同姓氏之间的出口机会不均等。

 

关键词:闽南语  姓氏  出口外溢  社会网络  华侨华人

 

7. 发展农业保险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吗?

……………………………………………………………邵全权 郭梦莹 90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引入随机变量冲击农业保险基准出险概率构造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尔曼方程值函数迭代的方法展开随机模拟,研究农业保险保费的构成结构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农业保险的基本模型优于只引入农业风险的模型。农业保险基准出险概率、损失程度、市场势力提高会提高保费,但不利于农业增长;农业保险免赔率降低(保障程度提高)也会提高保费同时有利于增长,农险保费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上述变量的对比。本文还基于2010-2016年的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期农业保险保费、本期农业保险赔付的提高都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农险保费高于赔付的样本中,上期农业保险保费、本期农业保险赔付的提高都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增长。

 

  关键词:农业保险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保险保障程度

 

8. 夜间经济理论研究进展

……………………………………………………………毛中根 等 103

内容提要:夜间经济是以城市空间为依托,发生在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服务业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其对带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魅力、塑造社会空间、满足居民社交需要等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理论成果较少。国外夜间经济经历了更长的发展过程,实践中有更为成熟的做法,研究成果更加丰硕,对我国更好地发展夜间经济有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国外相关文献,从夜间经济的内涵、特征、作用,影响夜间经济发展的因素,发展夜间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夜间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展望夜间经济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夜间经济  城市经济  服务业

 

9. 法律对金融影响研究新进展

……………………………………………………………许荣 等 117

内容提要:传统的法与金融文献侧重于描述并解释法律制度的国际差异及其对不同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强调加强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而在批评传统的法与金融文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融的法律理论”则认为,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是较高信息成本、较高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限制并存。尽管法律制度支持了金融市场发展,但是法律文本的弹性和执行力度也使其成为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解释外汇市场运行、资产证券化的全球实践以及中国影子银行蓬勃发展等探索性的研究领域,金融的法律理论相比传统的法与金融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金融的法律理论”研究进展有助于对金融领域放松监管的潮流进行反思,并有助于从新视角研究中国未来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态的监管规则与风险管理。

 

    关键词:法与金融  法律制度  金融发展  投资者保护  金融市场稳定

 

10. 结构视角下的深度贫困研究进展

……………………………………………………………贺立龙 等 132

内容提要:深度贫困正从一个描述性概念扩展成为衡量全球严重贫困的一种经济标准,获得多维、动态的柔性内涵和区域、群体上的结构化外延。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文献发现,基于贫困公理化衡量方法的进展,可进行深度贫困的结构化识别与综合测度体系的构建。深度贫困具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的性质,呈现出在区域、人口群体、动态演化上的结构性分布特征。深度贫困在发达国家是不平等以及社会排斥问题在弱势人口生存危机上的体现,可通过安全网计划与就业帮扶进行动态管控;在发展中国家则是不均衡增长与市场失灵等结构性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应通过发展减贫与保障脱贫的综合施策进行系统解决。国内学界需积极构建中国深度贫困的结构研究范式,指导深度贫困问题的高质量破解以及返贫风险防控,为全球深度贫困问题解决做出贡献。

 

  关键词:深度贫困  结构视角  贫困识别与测度  深度贫困破解

 

11. 罗伯特·戈登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

……………………………………………………………陈乐一 张 丹 146

内容提要:罗伯特·戈登是美国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主要致力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周期、长期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等领域的研究,2014年美国经济联合会授予其“杰出会士”荣誉称号。戈登对宏观经济数据的准确测度展开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其编制的与产品质量相挂钩的价格指数以及估算的时变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都是相关领域的标准范式。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经济周期进行测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者们对战前与战后经济周期的差别认识。在近期关于信息技术对美国生产率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影响的讨论中,戈登持悲观态度,他认为除信息技术以外,还存在不平等加剧等多重阻力会影响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关键词:罗伯特·戈登  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生产率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第二十一届年会综述

……………………………………………………………罗富政 159

内容提要:20191130日至1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与《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共同承办、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协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第二十一届年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届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乐明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峣教授分别致辞。与会学者围绕“新中国70年:回顾和展望”这一年会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