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17年第2期

2017-03-13

调整字号:

 

 

 

1.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异质企业家模型的理论分析

…………………………………………………… 贾俊雪(4

内容提要:本文构建一个异质性企业家模型,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深入考察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机理,同时考虑金融摩擦、劳动摩擦和其他财税政策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TFP效应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TFP具有明显的“倒U型”影响,即存在TFP最大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这源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影响企业家的财富积累,即自融资机制,对企业间要素配置的重要影响。信贷约束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TFP效应影响显著(企业家面临的信贷约束越严重,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TFP的影响越大)。存贷利差的影响则较弱。减少劳动摩擦可增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TFP效应,较大的有效基础设施服务、企业间差异性和公共消费性支出也具有类似影响,利用消费税融资可更好地发挥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TFP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 金融摩擦 异质性企业家模型

 

2.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国内市场分割吗?

……………………………………………… 范欣 宋冬林 赵新宇(20

内容提要:从理论上来说,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国内市场分割,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利用1993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分割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以邻为壑”现象在中国仍长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破市场分割的物质基础,可为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阶段性差异;不同区域或不同区位下市场分割的策略性行为并非一致。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差异;同时,加强投资主体的跨区域协作,削弱地理界限对市场的不利影响;此外,政府应积极打造现代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避免人为过多干预市场秩序,进而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期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溢出 市场分割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3.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土地支持研究

…………………………………………………… 葛扬 岑树田(35

内容提要:过去20多年,中国基础设施获得超常规发展,现有文献主要强调政治激励影响。而本文发现,土地制度结构变迁是一个重要线索,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是土地制度结构变迁的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本文在理论上证明,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以及土地公有制的经济体,除政治经济激励外,地方官员通过调控土地出让价格所形成的自我融资机制是影响一个地区基础设施最优供给量的主要因素,而该机制能否形成取决于一国的土地制度结构,这有助于从理论上解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基础设施差别。在实证上,我们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土地支持假说成立。本文的工作意味着,中国基础设施的“以地谋发展”模式确实为其超常规发展贡献了主要力量,但由于该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目前正面临着重要转型,出路是土地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具有复制推广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基础设施瓶颈的更广泛意义。

关键词:基础设施土地 制度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4.转移支付对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影响——不同经济赶超省份的分组比较

……………………………………………… 缪小林 王婷 高跃光(52

内容提要:转移支付是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致力于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的同时,会对地区内部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产生何种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决策对转移支付的反应函数,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无论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还是专项转移支付,均显著地抑制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并依赖于中国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本身具有的城乡支出理性偏向,生产性公共服务支出偏向更具边际经济效应的领域,福利性公共服务支出偏向能实现更大社会福利效应的领域。不同经济赶超省份的分组比较还发现,经济赶超水平越高,转移支付抑制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缩小的作用越强,且中央战略政策对地方政府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偏向的抵御效应有限。本文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经济赶超水平的落后地区,很容易陷入转移支付阻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缩小的“陷阱”,我们不能忽视这类转移支付风险。

关键词:转移支付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经济赶超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是必由之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经济学解释…………………………………………………… 周密 刘秉镰(67

内容提要:本文跳出市场和政府之争,在传统供需平衡模型中引入退出价格和饱和需求等新假设,通过消费结构和住房属性的异质性处理、二元市场的均衡分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主要观点是:中国式产能过剩是商品和住房二元市场叠加的饱和需求式过剩。普通商品市场的“饱和需求陷阱”和住房市场的“投资偏好陷阱”是关键制约点。这使得需求刺激政策在饱和需求式过剩中失灵,并通过二元市场的“劣驱良”效应,引发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应通过二元市场的联动式调控,形成以供给方向和供给对象的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中国式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退出价格 饱和需求

 

6.“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

…………………………………………………… 范子英 彭飞(82

内容提要:“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的重要举措,能够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和深化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但是其作用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上下游企业要有足够强的关联,二是上游企业必须是增值税纳税企业。本文基于中国135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服务业和上游行业之间的产业互联程度,将其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进行匹配,采用三重差分法(DDD)评估了“营改增”对企业减税和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营改增”的减税效应严重依赖于产业互联和上游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营改增”企业的平均税负没有出现显著下降,但在具备产业互联的企业中产生了明显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2)“营改增”之后,服务业企业可以将中间投入在纳税时扣除,因此有效地推动了跨地区的分工与协作。(3)“营改增”还促进了企业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营改增”制度有直接的启示作用,包括税率的设定等。

关键词:“营改增” 产业互联 减税效应 分工效应

 

7.制造业比重、生产的垂直专业化与金融危机

…………………………………………………… 梅冬州 崔小勇(96

内容提要:对于制造业比重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整理了1970年到201116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后发现: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越高,其爆发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制造业比重与银行危机无显著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全球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参与垂直化分工程度就越深,该国贸易中中间品的比重就越高。这会使得国外经济波动更容易传递到国内,本国经济波动中受到世界因素的影响越大。由于主权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更高。

关键词: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 生产的垂直专业化 金融危机

 

8.金融发展与国民储蓄率:一个倒U型关系

…………………………………………………… 徐丽芳 许志伟 王鹏飞(111

内容提要:金融发展会同时影响家庭储蓄与企业投资,从而是决定国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基于世界银行1973200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动态面板回归发现金融发展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储蓄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而当金融市场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储蓄率则随之下降。为解释以上实证发现,本文构建了一个家庭与企业均受融资约束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本文证明了金融发展会降低家庭的储蓄动机,同时又会提高企业的投资需求。由于均衡储蓄率由家庭储蓄与企业投资共同决定,模型蕴含了金融发展与总储蓄率之间的非单调关系。数值模拟显示,本文模型能够解释金融发展与储蓄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

关键词:金融发展国民储蓄率融资约束 倒U型关系

 

9.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程度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彭红枫 谭小玉(125

内容提要:本文将货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分为经济基本面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根据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将其分解为绝对程度指数和相对程度指数,以此测算了八种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并分析了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制于中国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体系等结构性因素的不足,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使用的份额始终较低,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币值稳定性等基本面因素是决定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的关键,资本账户开放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军事实力等结构性因素能显著影响货币国际化相对程度。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的制度体系和金融市场等结构性因素。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构建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10.商业银行社会网络与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

…………………………………… 苏冬蔚 陈纯纯 许振国 李斌(140

内容提要:如何在普惠金融模式下实现微型金融的社会绩效与可持续性一直是社会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首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从结构属性、网络类型以及关系性质三个层面共九个维度构建社会网络指标体系,然后通过银行网点的问卷调查,获取316份有效问卷数据,在此基础上考察社会网络对商业银行微型金融社会绩效与可持续性的影响,发现网络类型和关系性质有助于改善微型金融的社会绩效,其中情感性网络和支持性网络可显著增加小额信贷笔数,商业性网络可降低人均贷款额并提高小额信贷利息收入,关系性质有助于增加人均贷款额,但结构属性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社会网络资源并与利益相关者构建互信互惠的长期合作关系,才能不断促进微型金融业务的创新、推动普惠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并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社会网络微型金融 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 商业银行

 

11.钱随官走:地方官员与地区间的资金流动

…………………………………………………… 钱先航 曹廷求(156

内容提要:本文检验了地方官员对地区间资金流动的作用。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的数据,在匹配省委书记个体特征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官员政治关联地区即出生地、第一工作地和来源地的资金是否会跟随官员流动,并进一步检验了官员异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非任职年份,在官员任职期间,其出生地和来源地的资金会更多地流入任职地区,存在“钱随官走”的现象,但第一工作地的资金未显著增加。而政治关联强度越大的地区,“钱随官走”的效应也越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基于情感和理性的平衡,这一效应还会因官员的任期、年龄及来源而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本文的结果表明地方官员与资金流动的关系可能是源于官员情感与理性的平衡。本文的结论为完善我国地方官员治理及深化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地方官员政治关联地区 资金流动 大额支付系统

 

12.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研究

……………………………………… 程虹 李唐(171

内容提要:作为人力资本“非认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的重要因素,人格经济学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新兴热点。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基于微观一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而言,以开放性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格特征较为稀缺,其对于工资收入的边际贡献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开放性人格特征为例,选取处理效应的识别策略,就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因果效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估计结果表明,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于工资收入的促进效应均在至少5%显著性水平上满足因果推断的统计要求,而以员工冒险精神、风险偏好指数作为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替代变量,也得到了相似的估计结果。

关键词:“大五”人格开放性 工资 处理效应

 

13.复杂劳动还原与产品的价值决定:理论和数理的分析

…………………………………………………… 孟捷 冯金华(187

内容提要:复杂劳动还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传统难题。本文批判地考察了过往关于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尤其是希法亭的理论,在汲取这些理论的合理要素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教育培训劳动与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本文提出,应同时立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将希法亭和鲁宾所代表的两种理论传统经过适当的修正综合在一个框架里。本文据此设计了可以求解复杂劳动还原系数的新模型。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经验中识别相关部门是否存在复杂劳动还原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简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复杂劳动还原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现

 

14.中国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第二届地缘政治经济学论坛综述…………………………………………………… 崔日明 杨攻研(199

 

15.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政策——第二届中国金融经济周期论坛综述…………………………………………………… 高阳 田友春(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