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由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主办、经济研究所协办的“156项工程”与新型工业化专题座谈会,在京东方科技集团、北京电子管厂旧址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同志出席座谈会。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国家博物馆、部分“156项工程”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等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围绕“156项工程”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业文化传承和创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在座谈会上致辞。他指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在各行各业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讨论奠基新中国工业化的“156项工程”,讨论中国新型工业化,是恰逢其时。当年“156项工程”承载了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使命,为建立独立、完整大国工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许多“156项工程”企业仍然是“国之重器”,始终站在最前沿,维护着国家的产业链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深入研究“156项工程”,宣传“156项工程”企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贡献,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都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经济研究所一直将工业化和中国工业史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希望以后与兄弟单位加强交流与合作,深化相关研究,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董志凯研究员在座谈会上发言。她说了解重大工程是读懂创新中国的一把钥匙。她指出,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在经济十分落后、工业门类残缺、能源原材料机械制造业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建设“156工程”,支撑起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总体框架,对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起到了奠基作用。“156项工程”建设所形成的珍贵物质遗产和文化内涵,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谱系、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研究所赵学军研究员介绍了本团队开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6项’建设工程资料整理与相关企业发展研究”的研究进展,并从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分析了“156项工程”的意义。他认为,“156项工程”发展的生产力,符合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含义,在当时就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或者更为准确地讲,“156项工程”发展的是“新型生产力”,“156工程”企业也必将为当前推进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
在座谈会上,经济所科研处王砚峰处长代表经济研究所与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签署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中国工业史研究、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研究,建设中国工业化成果库。
(供稿人:王梅梅)
(编辑:刘益建;审校:熊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