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经济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社科大)应用经济学院联合举办“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双边研讨会”(第1期)。来自经济所、社科大、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会议。研讨会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围绕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致力于打造党的创新理论的研教融合高水平交流平台。
研讨会开幕式由经济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主任、社科大应用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倪红福教授主持。社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文书教授和经济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副主任付敏杰研究员分别致辞。高文书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社科大开展交流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也对本次专题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专题研讨会分上下半场进行。上半场由社科大修晶教授主持。付敏杰研究员围绕“‘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成就与经验”进行专题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常项目顺差占比和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变化的特征事实,总结概括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成就与基本经验。社科大吉富星教授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下的政府债务治理”为主题,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可行路径和长效机制。经济所张弛副研究员在“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质态”的演讲中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这主要体现在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也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社科大刘慧副教授在“习近平经济思想视域下的消费培育机制”报告中提出,消费培育要体现在培育消费信心、培育消费新业态、培育消费文化和培育消费环境上,未来应从四方面着力构建消费的长效机制: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以城乡统筹释放消费潜力、以美好生活文化引导消费方向、以制度保障激发消费活力。北京理工大学季雷助理教授以“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题,从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出发,报告了新征程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处的历史方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经济所《资本论》研究室主任郭冠清研究员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封世蓝副教授对上半场五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详细点评。
专题研讨会下半场由经济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副主任张弛副研究员主持。经济所王山助理研究员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建设路径”为题,阐释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内涵与实践路径,分析了现代化逻辑与产业体系逻辑。经济所郝大鹏助理研究员在“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发言中,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宏观经济治理需求,提出了推动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社科大黄晓迪讲师在“培育新动能与更新旧动能的统筹路径研究——基于国际比较与中国路径”的发言中,系统阐述了新旧动能的内涵、辩证关系和统筹逻辑,分析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痛难点和国际经验,提出“制度创新、要素协同、主体赋能、区域协调、公正转型”的优化路径。经济所徐震寰助理研究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为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从共同富裕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制约因素、实践路径四大方面进行了专题分享。北京工商大学郭毅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张福军研究员对下半场四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详细点评。
(供稿:经济研究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
(编辑:熊晨玮、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