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质生产力”国际研讨会9月19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英国、韩国、土耳其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国际组织代表共200余人,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探索、政策实践、国际经验广泛交流,共同倡议“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此次研讨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海尔集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外文局提供支持。
经济所副所长宋泓研究员参会。经济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全程参与会议组织筹办工作,付敏杰研究员参加主论坛共同倡议发布环节、主持平行分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质生产力:比较与借鉴”上半场,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杨耀武主持下半场。
本平行分论坛共有来自中国、拉美、韩国、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的19位学者发言。与会学者就各国新质生产力和技术创新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展开热烈讨论,中国学者聚焦中国的新型能源体系、农业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发展、工业新质生产力、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管理、基础研究、气候变化、发展权、气候人权等领域的问题、进展和发展方向等,外国学者则介绍了本国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能力状况,以及和中国的未来合作空间。
上半场发言嘉宾有拉美和加勒比经济体系(SELA)Ricardo Michel顾问、南方电网政策研究部彭波副总经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于法稳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李红勃教授、蒙牛集团副总裁魏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研究员、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安德烈·拉杜列斯库(Andrei Rădulescu)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兰花副教授、印度尼西亚全球发展研究中心学者韦珍玉(Veronika S. Saraswati)、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余江教授。下半场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邓洲研究员,韩国产业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金在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王宏伟研究员,乌兹别克斯坦青年学者迪尔芙扎·图拉耶娃(Dilfuza Turaeva),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副教授唐颖侠,柬中友好青年之家秘书长盛·索帕格纳(Seang Sopagna),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讲师武文扬、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毛成毅副教授。
(供稿:经济研究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
相关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50919/1fe59609855c438e9b3cd37e96a141d7/c.html
(编辑:熊晨玮、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