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随笔·访谈
高培勇:站立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讨论问题

2018-12-18

调整字号:

来源:中国经营网;时间:2018年12月11日

  自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表述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围绕着高质量发展内涵,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9方面的部署。

  在12月11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新使命、新赛道、新征程”2018(第十届)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表示,随着中国经济阶段发生变化,对当前政策的认识也需要站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角度去考虑。“在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对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解要从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两个维度去认识。”

  为了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高培勇建议,要进一步加快减税降费步伐,但不可偏离降成本、供给侧和靠改革这一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减税降费的基本行动路线。

  财政政策:扩内需和调结构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对财政政策的表述也有了细微变化。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其表述是“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201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年初“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到国常会“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基调并未发生调整,不同以往,“更加积极”此次强调的是积极有效。

  高培勇解释,所谓的“积极”不再等于扩张,以减税降费、扩大支出、增列赤字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也不再是财政扩张的同义语。积极财政政策应以“积极的立场”“积极的姿态”“积极的作为”介入和从事包括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在内的宏观调控操作。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GDP已不是追求的唯一指标,也不再是最重要指标。当然,这并不表示GDP或者经济增速不重要,而是指相对于经济的质量和效益,GDP增速已退居到第二位的指标。

  这种指标的变化,在中央政策调整中亦有体现。今年以来,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也从“稳中向好”调整到“稳中有变”。

  高培勇表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能再回到“大水漫灌”的经济模式。“大水漫灌”主要是指10年前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操作,那次操作也留下了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正面讲,经济增长很快回到原有轨道,但也带来负面影响,即“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所以,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结构问题而非总量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

  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赋予的内涵是“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高培勇认为,在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要从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两个维度理解和认识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对积极财政政策作出全面和全新的阐释和解读。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与高速增长阶段不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调控所依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而非政策安排。

  减税降费重点落实在企业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减税降费上。

  高培勇认为,与高速增长阶段致力于财政扩张的减税降费不同,当下中国实施的减税降费,主要着眼于降成本而非扩需求,着力于供给侧而非需求侧。

  根据财政部的安排,今年的政策发力点集中在收入端。今年在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

  此外,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政策的支出方面仍聚焦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仍将是财政政策发力的重点。

  在高培勇看来,减税降费不能简单复制原来的以扩需求为主要导向的操作,而是要和降成本结合在一起,把减税的重点落实在企业身上,落实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27元,同比减少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8.32元,同比持平;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94.3元,同比增加1.9元。

  在国务院实施“降成本”政策3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成本有所下降,但对企业来说,其获得感仍不强。

  高培勇认为,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减税降费,其主要目标锁定于降成本。以降成本为主要目标,减税降费所瞄准的便是结构调整,其内在逻辑是,减税降费可减少作为企业产品和服务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的税费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或有利于企业优化供给结构,或有利于企业提升供给质量。无论是供给结构的优化,还是供给质量的提升,最终都会收获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效果。

  高培勇建议,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减税降费步伐,但不可偏离降成本、供给侧和靠改革这一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减税降费的基本行动路线。

  内容来源于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高培勇;2018(第十届)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扩内需;调结构;减税降费

  编稿:王山;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