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
蔡昉:未来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17-11-01

调整字号: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怎样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7”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SAIF金融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解读。

蔡昉:未来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来源:经济参考报;时间:2017年111

  十九大报告在谈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概念时,用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跨越关口”,一个是“攻关期”。怎么理解“跨越”和“攻关”?

  第一,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进入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第二,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实现三大变革,也就是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增长动力变革,最终构建一个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报告没有明确给出攻关期和跨越关口的时间表,但是,我理解只有三年时间。也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应该跨越关口,完成攻关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时候,也明确讲到,2020年是我国改革基本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时候。

  报告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直接相关。它既是创新的一种度量,也是创新的一种手段。它归根结底来自重新配置效率。

  第一,中国3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生产率提高主要来自资源的重新配置。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有70%、80%的人在务农,这些人只生产了20%多的产值,说明当时生产率极低。之后,通过改革把这批人转向非农产业,宏观上我们获得了资源重新配置效率。

  第二,熊彼特效应。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造性破坏理论,意思是许多更高的生产率、更高的竞争力是通过破坏达到的。有新的企业进入,就有原有企业的退出。研究表明,这个过程中生产率的提高占全部生产率提高的1/3到1/2。这是企业之间的重新配置。

  第三,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路径。现实中,企业的技术进步不是齐头并进的,谁最先使用创新,使用新技术,谁就可以垄断资源,实现有进有退。因此,技术进步本身也是资源重新配置。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靠全要素生产率,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靠改革。

  第一,通过改革把人口潜力再挖掘出来,我把它叫做改革红利。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收入水平比我国略高的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还有大量人口可以转移出来。阻碍我们挖掘潜力的,是现存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最核心的是户籍制度还在制约着农业劳动力稳定转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不但可以提高生产率,带来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同时提高劳动力供给,缓解劳动力成本提高太快的困难。而且可以提高国内的消费需求。

  第二,落后产能以夕阳产业、病态企业甚至僵尸企业形式存在,占用有限资源和稀缺生产要素,降低经济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扭曲资本和劳动等要素价格,推高企业和增长成本,使得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得以延续。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把那些生产率低的产业、产能出清。

  第三,创造性破坏不能保护落后产能,不保护落后岗位,但必须保护劳动者;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发展分享的成功经验,也是十九大提出的要求;越是社会政策托底有力,越能做到有勇气退出。

  关键词蔡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跨越关口;攻关期;十九大报告;改革;解读

  原文链接http://www.jjckb.cn/2017-11/01/c_136719097.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稿:王山;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