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
高培勇:地方债风险源头不在于政策层面 而在于体制层面

2018-01-15

调整字号:

来源:和讯网;时间:2018年1月15日 

  据和讯网报道,2018年1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2018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资本市场:股市与债市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地方债问题是当前金融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国地方债的风险源头不在于政策层面,而在于体制层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也好,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当中也罢,提到当前工作的时候,讲到了近3年工作的主题是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列在首位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大家自然想到的是金融风险,很自然想到地方债,应当承认地方债问题是当前金融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

  地方债都在哪里?有几块包含着地方债,一般公共预算当中的地方债,2017年赤字是2380亿,这当中除了中央级的国债之外,剩下的是地方债,这是其一。其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当中的专项债,今年给地方政府安排了专项债,我讲今年是8千亿,这是第二笔。还有就是置换债,以往若干年度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2015年正式允许上户口。上了户口之后,地方政府分给发行置换债的指标,借新还旧式的偿还。借PPP转型的地方债,我们知道PPP是公私合营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现实的PPP的运行当中,出现了一种变异现象,就是假借某一个企业的名义搞公共设施建设。但是这个企业没有钱。假设这个企业对于未来的投资风险有担忧,先签一个回购协议,N年之后再回购过来,这是变异的地方债。

  我们知道,政府购买服务本来都是购买当期的那种一般性的服务,为了搞一些公共设施建设,也有一些变异现象出现。说请某一个企业帮他做,帮他做的形式是购买他做这个事的服务。第七种和第八种就是大家经常所议论的那种潜在的,以各种形式转换的,不能提上桌面的那些地方债的这种变异。当我们加以控制的时候大家做了哪些事情?大家盘点一下现在我们政府已经拿出的这种防范措施和规范措施,和我们可以拿出的规范措施和防范措施,对于一般公共预算采取严控的办法,每年都会在一般公共预算当中安排一笔赤字,但是不管怎样,近两年一直是把财政赤字严格控制在3%的指标范围之内,绝对不会超过3%,这就等于控制了地方债发行的一个渠道。

  对于政府性基金预算当中的地方专项债采取指标控制的办法,2016年是4千亿,2017年安排了8千亿。我们想2018年也会采取适当的控制办法,这是第二个控制办法。第三个控制办法就是控制置换债,置换债就是对以往年度发行的本年度到期的这种地方债,财政部要分解指标,这也是通过指标来变换地方债身份的问题。就是你首先有指标才会承认你是置换债,承认你是置换债,你才可以光明正大的放到台面上去发行。第四种办法就是从去年以来,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条件下出台了一系列的严控地方政府变相举债的各种各样的措施,这个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于这几种防范和规范性的措施,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归类,我们说大都属于政策层面上的一种措施。但是这种政策层面上的措施,它是治标而不治本的,再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目标很好,但是做起来非常之艰难。比如当地方政府的债务到期的时候,不管它是能够纳入国家盘子当中的债,还是私底下不能纳入盘子当中的债,就必须得还,不还是不行的,所以倒逼你还得放手。因而我们说,防范化解表现在地方债务上的风险还得跳出政策层面的视野局限而延伸到体制层。事实上我们中国地方债的风险源头不在于政策层面,而在于体制层面。

  以上文字、图片来源于和讯网,未经演讲者审阅。

  关键词高培勇;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地方债;金融风险

  原文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8-01-13/192225074.html

  (编稿:王山;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