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动态
《经济学动态》目录及内容提要2024年第2期

2024-04-08

调整字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1.锚定金融强国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张晓晶 3

摘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目标,将金融工作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维度提出金融强国的理论框架:一是基于金融关乎大国兴衰角度的历史考察;二是基于国际金融权力、金融武器与金融国策以及金融扩张从属于资本积累规律角度的理论溯源;三是基于金融强国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大逻辑角度的战略思维。进一步,文章在整合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以及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六大方面基础上提出锚定金融强国目标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金融强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2.“第二个结合”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基本条件、路径根基与践行原则

……………………………………………………………董志勇、沈博 17

摘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金融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金融界的重要任务,已不仅在于推进西方现代金融理论与中国本土金融实践的结合,还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货币金融思想,形塑着服务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历史文化根基,为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第二个结合”创造了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国传统金融思想在政治性和人民性立场上的高度契合性,则为“第二个结合”奠定路径根基,即紧抓本土金融故事灵韵,将优秀传统金融文化精神注入现代金融理论,实现本土传统货币金融智慧与现代金融理论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立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项基本原则。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金融强国

 

3.“数智”还是“数滞”:数字化转型与非农就业

……………………………………………………………尹志超、仇化 32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新动能。基于人口流动理论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度量微观层面的数字化水平,分析并检验数字化转型对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是农户参与非农就业的有效动力,能显著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户收入与消费增加。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农地转出率与农业机械使用率,拓宽社交网络促进非农就业。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区网络基础设施差的地区,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更大。对于户主受教育水平较低、有老年人、无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数字化转型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更大。农户是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微观基础,本研究能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非农就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4.银行竞争与行业资源配置——来自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证据

……………………………………………………………章尹赛楠、李青原 52

摘要: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在信贷资源配置和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借助中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息构建银行竞争水平指标,检验了银行竞争对中国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竞争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支出的增加,提高这类企业的经营绩效,从而改善城市-行业的资源错配。当行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高、融资依赖更强、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及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时,银行竞争对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以上结论丰富了金融部门竞争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研究,也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和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撑。

关键词:银行分支机构、银行竞争、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

 

5.公告溢价效应与资产定价:文本机器学习视角

……………………………………………………………唐国豪、朱琳、陈世程 72

摘要:本文在中国股票市场中,针对上市公司公告文本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信息提取,旨在揭示公告信息与资产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渠道。本文首先依据监督式训练方法构造了基于公告的情感词典,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公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多个渠道探究了公告溢价效应的市场反馈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公告文本情感能显著预测股票收益率,且明确存在正向显著的公告溢价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告效应在小规模、成长型公司中溢价显著;与国企相比,民营企业的公告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公告溢价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散户投资者的过度关注。对于金融机构关注较多和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公告溢价效应较弱。

关键词:公告溢价效应、文本分析、机器学习、市场反馈

 

6.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对劳动者参保行为的影响研究

……………………………………………………………蔡伟贤、李炳财、费一 88

摘要:养老保险权益能否在不同制度间接续是影响劳动者参保的重要因素。利用2014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出台的外生冲击,本文研究了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对劳动者参保行为的影响。本文研究认为衔接政策能够提高劳动者参保的积极性,政策实施后受影响较大的农民工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提高约3.9个百分点。对于养老保险信任度更高的农民工以及在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较低、征管力度和劳动保护力度较强的地区,政策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从城职保转入城乡居保可能导致养老保险权益损失,政策对难以达到城职保待遇领取条件的农民工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政策在提高部分农民工参保比例的同时并未对工资产生负面影响,且有助于增加农民工的消费。本文的研究为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提升劳动者的养老保障水平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农民工

 

7.交通基础设施、地区贸易流量与经济增长效率

……………………………………………………………玉国华、王定祥、邓翔、任伊梦 107

摘要:交通基础设施是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投资项目,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一国经济增长质量。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多地区的空间经济模型,用来讨论空间一般均衡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地区贸易流量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理论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运输成本下降,有利于促进商品、资源、要素在更广大的范围流动,并通过增加地区贸易流量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基于匹配整合的中国城市数据分析表明,公路、铁路、高铁快速扩张能够显著提升地区贸易流量。进一步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效率的渠道机制发现,公路、铁路、高铁、航空均能够通过地区贸易流量来提升经济增长效率。上述结论在考虑计量方法的不同方式以及遗漏变量、互为因果等干扰因素后仍然具有稳健性。本文丰富了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效率关系的研究,同时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商品要素流动、打破区域市场分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提供经验证据和重要启示。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增长效率、空间一般均衡、全国统一大市场

 

8.数据价值链研究进展

……………………………………………………………李正辉、许燕婷、陆思婷 128

摘要:数据价值的创造过程可划分为基本价值和增值价值两大类。数据价值链在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及应用等环节上实现数据的基本价值创造,在数据流转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本文从数据流程、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增值三种视角系统阐述数据价值链的概念,并追踪其所经历的信息经济-数字技术嵌入-双链融合的演进过程。文章聚焦数据生产与应用流程链条以及数据与产业融合的实体链条,重点分析数据价值创造机制;同时,系统总结数据价值评估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视角考察数据对利益主体的福利效应;进一步,全面审视数据价值链的生态模式和治理体系,探讨数据价值链生态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数据价值链研究的拓展方向。

关键词:数据价值链、价值创造、价值评估、数据生态

 

9.性别差异视角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进展

……………………………………………………………彭新宇、邹幸芸、傅昱豪 145

摘要:人力资本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福利体系有深刻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学研究意义。随着性别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扩展,学者们越来越重视从性别差异视角研究人力资本理论。本文从教育投资、职业选择、公司管理和差异平衡四个方面系统地回顾了性别差异视角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进展。首先,从家庭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角度探讨了教育投资中的性别差异;其次,将职业性别隔离划分为横向隔离和纵向隔离,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职业选择中的性别分化进行了研究;再次,从工资收入、董事会性别多样性与女性进入壁垒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司管理中的性别差异;最后,从人力资本投资、职场透明度、职场地位和政策干预四个方面梳理了平衡人力资本性别差异的一些措施。本文旨在为国内经济学理论创新贡献见解,并为研究中国特定问题提供学术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性别经济学、教育投资、职业隔离、收入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