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21年第11期

2022-01-17

调整字号:

1.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实现路径选择

…………………………………………………… 李实(4

内容提要:中国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不仅是新发展阶段的一个愿景,而且被确立为一个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本文首先阐述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目标。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但不是经济上的平均主义,推进共同富裕不能采取激进的分配方式。共同富裕的长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当前的发展基础,认为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发展水平不高、收入和财产差距过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偏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等一系列挑战。为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速度。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的建议,应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方面着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

关键词: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公共服务

 

2.金融体系扭曲、经济转型与渐进式金融改革

…………………………………………………… 张一林 林毅夫 朱永华(14

内容提要:转型国家的金融抑制,本质上是政府在面对关系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的企业缺乏自生能力但又不能让其破产倒闭的约束条件下,以金融体系为中介来给这些重要而不能倒但不补贴就要倒的企业提供暗补所做出的次优的制度安排。发达国家之所以没有像转型国家那样的扭曲干预金融体系,是因为在发达国家除国防安全等少数可用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型产业外,绝大部分产业符合比较优势,企业具有自生能力,无需政府利用金融体系给予暗补。转型国家的金融改革,不应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金融制度,也不应采用休克疗法的激进方式,而是应当根据资本积累、比较优势变化、赶超战略下优先发展部门遗留下来的企业的自生能力的提高,制定阶段性的改革目标并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这种与转型国家自身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相适应的渐进式金融改革,能避免因金融改革引发经济崩溃并达到支持经济增长的目的,是比休克疗法更优的金融转型方式。

关键词:赶超战略 政策性负担自生能力 金融抑制 金融改革

 

3.“双支柱政策、政府债务与财政政策效果

…………………………………………………… 马勇 吕琳(30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多部门和多政策的DSGE模型,研究了政府债务和双支柱政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融资方式下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经济效应,并探究了主要经济金融变量随政府负债水平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债务货币化可能引发滞胀现象,进而导致财政政策无效。同时,虽然政府提高负债有助于增强短期财政政策的效果,但也会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波动性上升,从而引发额外的社会福利损失。此外,基于不同的财政融资方式,本文还考察了财政政策效果随双支柱调控强度变化的动态特征,从而为理解复杂条件下的“双支柱”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问题提供了一些初步的分析思路和结论。

关键词:双支柱政策 政府债务 财政融资 财政政策效果

 

4.企业融资约束下的政府研发补贴机制设计

…………………………………………………… 赖烽辉 李善民 王大中(48

内容提要:政府研发补贴应考虑社会效益。本文在企业融资约束和政企信息不对称情境下,基于机制设计分析框架,聚焦实践中常见的研发前补贴和研发后成本分担两种补贴方式,分别刻画不同方式下最大化社会效益的补贴机制,分析最优机制的结构特征及社会效益差异。主要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第一,信息不对称情境下,最优机制应筛选虚拟创新剩余最大的企业作为补贴对象,补贴额度根据企业类型确定。第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融资约束高时,研发前补贴机制可节省企业融资成本实现更高补贴效益;融资约束低时,研发后成本分担机制可节省政府信息成本实现更高补贴效益。第三,结合两种补贴方式优势的混合补贴机制具有效益增益。第四,竞争性补贴申报机制可实施最优机制,实现精准筛选补贴对象,精确设定补贴额度的效果。第五,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大产生更高信息成本,对补贴造成更多“扭曲”。第六,技术研发成功率较低且技术研发溢出效应较高时,内生决定补贴企业数量的机制更优。本文研究丰富了中国情境下的创新政策设计理论,为我国研发补贴政策优化提供理论指引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研发补贴 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 最优机制设计 竞争性补贴

 

5.关系网络嵌入、联合创业投资与企业创新效率

…………………………………………………… 陈德球 孙颖 王丹(67

内容提要:在正式制度尚不健全的资本市场背景下,中国创业投资行业仍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大量实体经济创新,这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呢?本文从创业投资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理出发,实证检验了关系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补充创业投资领域正式制度缺失的作用和机制。以2018年前接受联合投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联合投资主体间由于过往合作经历、共同求学和工作经历建立起的关系网络充当了缓解代理冲突的非正式制度,有效补偿了正式制度缺失时可能产生的短视行为,进而促进了这类创业投资在刺激企业创新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过往合作经历和共同校友关系嵌入下的联合投资企业创新效率更高,表现为专利数量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关系网络嵌入在联合投资团队代理冲突较强、自身失败容忍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对创新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基于企业绩效-CEO变更敏感度的分析显示,关系网络嵌入确实增加了联合投资团队的失败容忍度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正式制度发展薄弱的背景下,在创业投资机构更追求财务收益的前提下,关系网络嵌入对联合投资企业创新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且在创业投资关系网络下,企业整体呈现出更高的风险承担后果,表现为被投企业会计收益率的变动率和股票收益率的变动率更高。此外,本文还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排除了内生性问题,以及本文结果可能存在的其他解读。本文的结论表明创业投资关系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组织形式,可以在正式制度缺失的新兴市场中发挥补偿作用。

关键词:创业投资 关系网络 非正式制度企业创新 公司治理

 

6.网络市场渗透与企业市场影响力——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 李斌 黄少卿(84

内容提要:本文将网络市场渗透作为竞争冲击,运用Hotelling模型和Salop模型的框架,以中国2001—2014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作为外生冲击构建估计策略,研究网络市场渗透对企业层面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4年间,网络市场渗透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总体市场势力的影响存在两个阶段的特征事实。2001—2007年,网络市场渗透降低了企业总体市场势力;2008—2014年,网络市场渗透提升了企业总体市场势力。异质性分析表明:第一阶段,如果企业初始市场势力更高,则网络市场渗透会使其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大。而在第二阶段,初始市场势力的差异并没有造成网络市场渗透的差异性影响,网络市场渗透对市场中过高初始市场势力的削弱作用消失。无论哪个阶段,网络市场渗透都有利于高效率企业提升市场势力,并相应削弱低效率企业市场势力。机制检验表明:第一阶段,网络市场渗透降低了固定成本和冰山成本(销售费用),改变了市场结构,降低了区域市场集中度和市场进入壁垒,从而提升了行业整合度,并最终降低了企业总体市场势力。第二阶段,网络市场渗透降低企业总体市场势力的强度逐渐减弱。同时,网络市场渗透开拓小众市场,使企业转入产品差异化竞争,利用小众市场维持定价能力,加之网络市场持续帮助行业头部企业整合各区域市场,从而催生总体市场势力的上升。

关键词:网络市场渗透 市场势力市场结构 资源配置效率 成本加成率

 

7.银行间市场网络稳定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最优应对策略:政府控股视角

…………………………………………………… 王辉 朱家雲 陈旭(100

内容提要:本文创新性地将政府控股银行的议价能力量化为溢价倍数,将其与银行保留价格的自相关性共同引入银行间均衡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基于2017—2019139家银行的银行间资产负债数据和股权结构数据,构建了中国银行间市场内生均衡交易网络。基于该网络,本文从金融系统交易效率和稳定性两个维度,量化分析银行关联度限制最优区间及各类政府救助政策效果,并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优应对策略。结果表明:(1)政府控股银行在同业市场上存在7%—14%左右的正溢价,市场波动剧烈时政府控股溢价倍数大幅增加,且政府直接控股银行溢价倍数增幅超过政府间接控股银行;(2)限制关联度对银行系统交易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是非单调的,最佳限制范围在60—80家,事前对银行关联度进行适当限制可以提高政府救助政策效果;(3)危机的最优应对策略取决于当时的市场预期,市场恐慌时,救助濒临倒闭的系统重要性银行成本巨大,但可以使整个银行系统迅速恢复稳定,而市场预期相对乐观时,对幸存的政府控股银行注资则是最佳策略;(4)当政府控股银行发生极端风险时,溢价倍数发生变化,最优风险处置策略也随之改变。

关键词:均衡网络模型 系统关联度政府控股 银行系统稳定性 系统性风险处理策略

 

8.产品市场扭曲与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企业加成率视角

…………………………………………………… 尹恒 张子尧(119

内容提要: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扭曲都会导致资源误配置。大量文献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造成的资源误配置与效率损失,但鲜有文献讨论产品市场扭曲。本文从企业市场力量差异的角度厘清产品市场扭曲的内涵:差异化的市场力量扭曲了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并改变了企业要素需求,使得企业间要素边际产出不相等,最终导致资源误配置。当所有企业拥有相同的市场力量时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本文运用2007—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微观数据和结构模型估计了企业加成率等不可观测的企业异质性和基本参数,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反事实资源配置与最优产出,发现产品市场扭曲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平均高达40.3%,其在全部市场扭曲损失中所占份额达到277%并逐年递增,产品市场扭曲逐渐成为资源误配置的一个重要来源。政策模拟发现,缓解产品市场扭曲能够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仅仅是消除产品市场一半扭曲就能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提高26.1%。本文的结论对于认识产品市场扭曲对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新时期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宽了政策思路。

关键词:市场力量 资源误配置加成率 结构估计

 

9.资源产业依赖对僵尸企业的诱发效应

…………………………………………………… 邵帅 尹俊雅 王海 杨莉莉(138

内容提要:产能过剩和短缺并存引发学界对僵尸企业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对其诱因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在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FNCHK方法对僵尸企业进行准确识别的基础上,就资源产业依赖对地区僵尸化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并从宏观(城市)和微观(企业)双重维度对资源产业依赖的僵尸企业诱发效应的异质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经验识别。研究发现,资源产业依赖显著提高了地区僵尸化程度,即资源产业依赖对僵尸企业的诱发效应显著存在,且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地区和远离港口地区,以及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非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市场规模较小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在宏观层面,资源产业依赖在挤出技术创新和弱化市场竞争的同时,还会促增地区财政补贴和信贷供给,从而诱发僵尸企业形成;在微观层面,资源产业依赖会通过拉低投资水平、增加负债压力、降低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而产生企业经营绩效恶化效应,从而削弱企业的自生能力,增加正常企业沦为僵尸企业的风险。

关键词:资源产业依赖 僵尸企业政府干预 资源诅咒

 

10.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的信号效应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 马亚明 陆建明 李磊(155

内容提要:本文将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对投资者释放的信号归纳为投资权益保护效应和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并将其引入国际直接投资决策模型,分析了这两种效应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美国负面清单模式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经验,对理论模型提出的命题进行了检验。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会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其中集约边际增长仅受到投资权益保护效应的影响,而拓展边际增长则受到两种效应的共同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且发现投资权益保护效应随着投资壁垒强度的提高而提升,而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则与投资壁垒强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同时,在对拓展边际的影响中,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处于主导地位。中国现行的外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模式的国际投资协定相比,在制度效应上还存在重要差异。因此,尽快推动签署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对促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和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投资协定 国际直接投资投资壁垒 负面清单模式

 

11.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政策选择

…………………………………………………… 倪国华 王赛男 JIN Yanhong173

内容提要:本文构造了未来30年不同时期的粮食政策模拟实验体系,并构造了粮食安全忧患指数量化表征中国奔向现代化进程中全社会对粮食安全的忧患程度。模拟实验表明,无论在“2020—2025基期、“2030—2035基期还是在“2050—2055基期,如果不忧患粮食安全,就会导致粮食供给安心率下降到0.8以下,意味着中国会丧失在自身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主导权。然而,如果因过度担忧粮食安全而过分强调自给率,则会陷入粮食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忧患陷阱,走向因为忧患所以更加忧患的恶性循环。即使用“安心率”替代自给率作为评价指标,过度“忧患”也会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并降低社会总福利水平,这凸显精准把控“忧患程度”的重要性。

关键词:忧患陷阱现代化进程 粮食安全 政策模拟

 

12.拍卖机制与竞价行为:基于付费竞价式拍卖的理论与实验

…………………………………………………… 何韵文 郑捷(192

内容提要: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兴起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网络拍卖机制和销售模式。本文关注付费竞价式拍卖这一新型机制,将预算约束引入拍卖理论模型,并进行严格的均衡刻画。通过考虑竞价是否免费和拍卖品价格是否提升两个维度,本文在二人拍卖的设定下将三类拍卖机制——英式拍卖、升价便士拍卖、序贯全支付拍卖纳入统一性分析框架,并利用实验设计与分析对理论预测进行检验。实验结果在商品售出率、拍卖持续期数、拍卖成交价格上均与理论预测排序相符。但收益等价性理论结果未得到实验结果支持,这是由于参与者在升价便士拍卖中表现出的沉没成本谬误为卖方创造了超额收益。但随着参与者经验的积累,三种拍卖形式下的卖方利润差异逐渐弱化。本文对于付费竞价式拍卖的研究,在数字经济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拍卖机制 付费竞价式拍卖预算约束 对称马尔可夫完美均衡 沉没成本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