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王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 源:《经济思想史学刊》2025年第1期
摘 要:马克思由于敏锐地洞察出货币数量论与劳动价值论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以致否定其价值理论前驱李嘉图的古典货币数量论思想,转而青睐银行学派以图克和富拉顿为代表的内生货币论观点。通过对马克思所处时代英国货币制度和货币类型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发现以英镑为代表的同一种货币由于在不同历史阶段既可以充当信用货币又可以充当法定货币,从而能够遵循不同的货币流通规律。应用文本学的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马克思的内生货币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第一,马克思试图根据真实票据原理构造货币回流和资本运动相统一的货币理论,以便将劳动价值论和内生货币论联为一体;第二,马克思早于凯恩斯发现了“流动性陷阱”现象,并从货币的信用等级和偏好逆转层面以及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回流机制差异角度分析了其深层原因;第三,马克思提出了信用货币和法定货币分别适用于内生货币论和货币数量论的创造性见解。从当前的时代价值来看,马克思的内生货币思想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内生货币 真实票据原理 回流定律 法定货币 通货学派 银行学派
附 件:马克思的内生货币思想——基于货币类型和理论结构的综合性探讨
(编辑:熊晨玮、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