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历任所长
知名学者
专题专栏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批驳错误思潮
科研工作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研究机构
在职学者
荣休学者
所务工作
通知公告
党群建设
所内活动
教育培训
图书资料
图书馆
特色资源
所史资料
联系我们
科研成果
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成果
14
2025.03
宋泓丨WTO的发展困境和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于WTO成立三十年的回顾及其未来展望,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WTO面临困境的原因,二是讨论WTO的作用和前景,三是探讨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者:
宋泓
来源:
《国际经济评论》2025年第1期
13
2025.03
续继 于潇宇丨数字时代推动消费税央地共享改革
消费税是我国4大税种中唯一没有央地共享的税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具有较强紧迫性。目前,我国消费税存在税收结构失衡、征收力度不足、税目调整滞后、征管难度大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改革。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消费税改革带来新机遇新挑战,建议充分结合互联网...
作者:
续继 于潇宇
来源:
《宏观经济管理》2025年第1期
12
2025.03
裴长洪 倪江飞丨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颠覆性技术所催生,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生产力质态。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是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目标的压舱石,是当前和中长期宏观政策的着力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必须置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能运行,为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先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需...
作者:
裴长洪 倪江飞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
11
2025.03
张鹏 胡蝶丨建设世界一流国有企业:“两类”公司改革的意义、作用与政策建议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国有企业是新时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探讨国有企业改革中“两类”...
作者:
张鹏 胡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
10
2025.03
张旭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构建逻辑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为理论基础;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为实践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观点,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提供了马克思...
作者:
张旭
来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5年第1期
07
2025.03
张小溪丨创新银发经济 激发消费活力
日前,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就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等作出安排,将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
作者:
张小溪
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3月3日第10版
07
2025.03
陈健丨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反映为经济质量和经济总量两个方面。只有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
作者:
陈健
来源:
《旗帜》2025年第1期
06
2025.03
倪红福丨同向发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商关系是企业与政府关系的综合反映,良好的政商关系体现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统一。通过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有助...
作者:
倪红福
来源:
《经济日报》2025年2月27日第5版
06
2025.03
赵伟洪丨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 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效率变革的核心问题,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是全面提高资源配置...
作者:
赵伟洪
来源:
《旗帜》2025年第1期
05
2025.03
张弛丨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跃升。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发展差距较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实践中推动生产力质态演进的必然选择。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切实推进...
作者:
张弛
来源:
《旗帜》2025年第1期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2号楼
|
邮编:100836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