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春兵(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陈雪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胡怀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 源:《改革与战略》2025年第1期
摘 要:随着以自动化、数智化、绿色化为主要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突破性甚至颠覆性的新兴科技加速涌现,推动生产力的不断跃升,并催生出以科技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框架下可以对其所有制基础进行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在于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实体基础为产业创新。我国科技发展及所有制建设实践经历了较为曲折的过程,最终形成了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优势。为进一步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优势,应发挥公有制经济在新旧生产力更迭中的方向引领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颠覆性创新应用场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促进新时代新质生产力更大范围、更可持续的跃升。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关系 科技创新 公有制 非公有制
附 件:新质生产力的所有制基础: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考察
(编辑:熊晨玮、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