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郝大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王梦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刘文瑾(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来 源:《中国软科学》2025年第9期
摘 要:伴随我国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劳务外包作为灵活的雇佣形态释放了劳动市场的制度红利,为企业带来规模增长,但其能否进一步实现效率与公平层面的改善,还需要理论与实证层面的证据支持。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使用2015—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劳务外包模式的效率改善与分配重构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引入劳务外包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机制在于劳务外包模式对管理成本、劳动生产率、企业韧性的优化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劳务外包能够整体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但同时将引发正式与非正式员工间的风险承担和劳动收入分化,并导致劳动对资本的要素替代。劳务外包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提升更突出,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分配改善更突出。
关键词:劳务外包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增长韧性 劳动收入份额
附 件:从效率增进到分配重构:新就业形态下劳务外包的均衡效应研究
(编辑:熊晨玮、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