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主要任务,并且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主要任务中都有相关的内容,形成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发展谱系。本文结合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系列重要论述,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进行了阐释,对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制机制进行了解读。
一、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并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加快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力,是需要建立与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的生产力。
(一)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的生产力
尽管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的水平,但是我国人均GDP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很严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只能建立在海市蜃楼的绿洲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无从谈起。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我国进行了第四次技术革命,引领了世界的发展,相反,我国的高端技术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卡脖子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此要认识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需要正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为标识的高科技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标志的高效能特征,以绿色生产方式为主要表现的高质量特征,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三大特点,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及其传统生产要素和新型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基本内涵,以加快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习近平,2024a)。
(二)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质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创新发展为动力,解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发展动力问题,以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协调发展理念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以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开放发展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基础上,逐渐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在实践探索中产生并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因此,它必然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我们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继续全面、准确、完整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步伐。
(三)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毫无疑问,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中之重的任务。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必然要求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因此,要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这需要突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完全相适应的传统教条,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完善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扫除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新质生产力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习近平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2024a)。“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命题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继承与发展,是对马恩经典作家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
(一)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创新是有目的的前所未有的创造性的、复杂性的高级实践活动,是一种渗透性的生产要素,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能力、促进资本积累以及改进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效率,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科学化、高效化,进而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发挥作用过程就是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新型劳动者通过新型劳动工具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的过程。生产要素及其创新组合的跃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创新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可以摆脱单纯依赖要素数量增加的粗放型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从数量扩展转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习近平,2024a)。
(二)科技创新催生新业态、新赛道
创新一般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的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需求、新供给、新组织等,创新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根源。
科技创新催生了大量的新产业、新模式,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决定》将“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列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内容。
(三)科技创新强化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质态和产业变革具有决定性影响,是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在最近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的科技创新指数已经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卡脖子”问题,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尚未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仍旧分散、重复、低效,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为此,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体系化配套优势,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提高基础研究支出的比重,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系统推进科技创新、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强化“从0到1”的原创导向,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注重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以自主可控的创新链保障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
(四)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传统的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投资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不仅难以为继,而且也不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对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治理创新,我国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根据统计局等相关资料报道,202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35%;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16.5亿千瓦,占比达到53.8%,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煤电,在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正协同推进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一大批绿色工厂、低碳工厂、零碳园区加速建设,能源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三、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制机制
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等战略举措,吹响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集结号。
(一)完善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习近平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习近平,2024a)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2023年已达到13%以上,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诸如关键核心技术比较薄弱、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构建科学合理治理体系,除了继续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生态化发展、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外,需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创新创业活力,以体制机制变革推动资金、技术、数据等关键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体制机制完善来激发企业的内在动能,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不断壮大新兴产业(何立峰,2024)。
(二)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体系中最具先导性、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产业形态,包括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新行业门类。在当前未来产业发展中,我国创新型企业的主体作用还不突出,“头部”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尚未形成未来产业有序发展的势头。而标志性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不升反降,2023年我国新增加15家,不到美国179家的1/10,比2022年的40家大幅下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力普遍偏弱,这些问题亟待通过形成扶持企业成长的良好产业生态来纾解。
未来产业发展是由前沿技术创新驱动的“量变-质变-裂变”,所带来的“可能性-现实性-颠覆性”的演化特点,需要走出引导传统产业发展“思维定势”,按照“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特点,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因地制宜,深化改革,给三类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多空间。正如习近平所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习近平,2024b)。
(三)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也要看到,我国传统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一些关键技术被“卡脖子”、部分领域“产能冗余”等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传统产业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有效释放。
《决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意味着将通过制度约束和标准引领的方式,促进技术改造、消费提质和循环畅通,淘汰落后的产能,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生产力。“以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意味着数智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以数智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数字化车间”“智能车间”等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体现。从体制机制看,需要加快推动数智技术在传统产业的产业化应用示范。“支持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意味着要加强加快绿色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全方位、全过程发展绿色生产力。
(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习近平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从而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整体性制度框架,使之共同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推进学科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进一步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在培养急需人才、引导创新方向等方面赋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打造科学高效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协同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人才基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列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之后,以高校、科学院所为主体的“国家实验室”转向企业为主体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完成,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走向新的阶段。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打破了“闭门造车”带来的生产力转换的困难,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动力,这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变革创新组织、造就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节选自《中国经济问题》2024年第5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编辑:刘益建;审校:熊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