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基本信息
书 名: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 者:张卓元 胡家勇 万军
书 号:978-7-5454-9450-1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开 本:16开
字 数:330千字
版 次:2024年11月
定 价:88.00元
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体制机制中依然存在一些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因素,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继续扩大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书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本主线,先回顾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的过程,从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入手,分章节介绍国企改革、优化市场环境、完善企业制度、夯实法治基础、构建统一大市场等具体举措,为总结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胡家勇,华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任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
前言(节选)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雄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技术能力持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相继实现了温饱和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改革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而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使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加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市场机制在大部分经济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体制机制中依然存在一些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因素:市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建设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步伐还需加快,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仍然没有完全理顺等。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继续扩大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证明,市场化改革必须继续深化推进,不能停步不前,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雄伟目标的实现。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得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都在发生新变化。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党的二十大立足世情、国情的变化,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并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要解决好新时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制度建设的整体完善和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继续深化和系统推进。要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要真正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依法予以平等保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要完善竞争政策框架,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切实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要继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加快构建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就要推动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之间的互促共进,既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也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中国正在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相适应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优势,推动实现中国经济在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更加行稳致远。
目 录
第一章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迄今取得的重要进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四节 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着力点
第二章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内涵和外延扩展
第二节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三节 市场机制作用从“基础性”发展到“决定性”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后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
第五节 完善宏观调控和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
第三章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第一节 1978—1992年:探索国企改革正确方向
第二节 1993—2012年:确定国企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节 2013年后:国资改革带动深化国企改革
第四节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第五节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六节 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七节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第四章 优化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第一节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逐渐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后继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第三节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问题
第五章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第一节 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演进脉络
第二节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第三节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第四节 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第六章 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
第一节 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化的演进
第二节 构建法治政府
第三节 以法治构建有效市场
第四节 以法治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七章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对宏观经济调控问题的探讨
第二节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第八章 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财税体制改革的探索
第二节 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到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财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第九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一节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第二节 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
第三节 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第十章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一节 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第三节 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
第四节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五节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第六节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十一章 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第一节 “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技术和产业变革中的资本新形态
第三节 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引导和规范资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