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术刊物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编辑部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836

    电话:(8610)68035007

    邮发代号:82-749

    E-mail: jjsbjb@126.com

    国内统一刊号:CH11-1082/F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8005

    单价:人民币20元

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

 

·主题讨论·

1.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 

………………………………………史志宏(5

内容提要:本文对16441911年间的中国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粮食产值以及包括经济作物生产在内的整个种植业的产值和包括林牧渔业在内的农业总产值等多项农业生产指标做出量化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清代农业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清代农业  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种植业产值  农业总产值

 

2.农业革命的量化——评史志宏《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

 ………………………………………巴斯·范鲁文(31

内容提要:农业发展是历史研究,或者更确切地说,经济史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譬如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被视为推升英格兰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前近代社会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农业在其福利和税收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所谓传统学派的学者试图对农业总产出进行量化。随着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另一种学派,着重研究农业变动的社会和文化涵义。不过,传统学派的重要地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农业的定量研究同样是许多大讨论的基础。譬如最近兴起的大分流讨论,即针对1819世纪中国相对于西欧的经济地位,其中农业部门增长或衰退的争论便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史志宏研究员在其《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一文中,对清代中国农业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化的收集和分析,堪称这一领域最全面的研究成果,必将对农业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农业  中国  英格兰  清代

 

3.人口增长下的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由史志宏研究员的清代农业产出测算谈起 

………………………………………彭凯翔(38

内容提要:本文以史志宏对清代农业产出的测算为主,比较了关于历史时期亩产量、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的各种估计,并将其与近现代的统计数据相对照,认为通过大量亩产事例估计的历史时期单作物亩产量是相对可靠的,但对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的估计则受复种指数、要素投入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仍有存疑之处。特别是,清中期以后人均占有粮食的下降程度可能是高估的,而且其下降未必能直接解释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衰退,它可能是手工业效率提高、要素投入调整的结果。

关键词:亩产量  人均占有粮食  糊口经济  斯密增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4.略论宋代提点刑狱司的财经职能 

………………………………………方宝璋(50

内容提要:宋代提刑司财经职能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真宗至英宗时期、神宗至钦宗时期、南宋时期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不断扩张,自神宗熙宁后在地方路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刑司通过在司与巡察、分权与监察、编制审核上报各种会计账籍、考课等方式和方法来执行财经职能。提刑司在财经上对中央中书(或尚书、尚书户部)、内库和枢密院负责;在地方路级与转运司、常平司等互相监督,其财经职能仅次于转运司;在州县主要通过通判、丞簿执行其财经职能。提刑司的财经职能对宋廷防止地方割据、肃清吏治、保证国家财政收支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路级多头管事、行政效率低下,冗官冗费严重等问题。

关键词:宋代  提刑司  财经职能

 

5.元代地方粮仓探析——以亦集乃路为例 

………………………………………高仁  杜建录(61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依据黑水城出土文书,以亦集乃路为例,结合传世文献,探讨元代地方粮仓的设置及其在基层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亦集乃路粮仓中,监支纳、大使、副使等官职设于府仓——广积仓;仓官、保仓官、计厦人、看仓库人等职则广泛设置,分别属于杂职、差役、与军人。仓库官吏有两种任命方式,流官为省除,杂职以路吏充任。亦集乃路多设分仓,派仓官管领各仓。分仓的设置有两个层级,一是广积仓的直属分仓,如广积屯田仓、地税仓;一是设于地方与机构诸仓,如新附屯田军百户所仓、在城仓、玉朴仓、纳林仓等。粮仓不仅是屯积粮食的仓房,还是地方政府粮食征收与放支的机构,在地方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黑水城文书  亦集乃  粮仓  广积仓

 

6.中国20世纪早期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研究——基于卜凯农村社会调查

 ………………………………………胡浩  于敏捷(68

内容提要: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一直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争议话题之一。本文利用卜凯农村社会调查原始数据,以实证估计方法计算出小型、中小型、中型、中大型和大型农户的土地生产率差异,并验证了在传统农业中存在着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的负向关系,显现出“小农”优势。在分析不同规模农户的生产行为差异及外在劳动力市场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是造成“小农”优势的根本,而家庭生产行为差异是其外在表现,并直接引发了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的负向关系。

关键词:土地生产率  家庭生产行为  劳动力市场  卜凯

 

·论著评介·

7.西欧何以成功——读范·赞登《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全球视野下的欧洲经济,10001800年》

………………………………………李伯重(78

 

·专题论文·

8.秦及汉初“徭”的内涵与组织管理——兼论“月为更卒”的性质

………………………………………孙闻博(85

内容提要:秦汉的力役之征,以“徭戍”称之。“徭”有广、狭义之分。广义“徭”包括“奴徭”、“吏徭”等人身役使,特别对“小”年龄群体的役使,较后代突出。当时或存在以“傅”划分大、小的方式,“小”(或言广义一面)包括15岁以上的未傅籍群体。“行徭”一称,反映了“徭”多受差使而外出服役的特征。狭义“徭”、“戍”,集中指国家正役。秦及汉初,男子傅籍后一般每年服役30天,主要以“月为更卒”行徭,也因需临时兴发。“月为更卒”为傅籍者所从事的正役,仍应归入狭义“徭”的范畴。秦汉“更”又可与“冗”相对,泛指轮番供役。《二年律令·史律》史、卜、祝等以“若干更”形式“践更”,与唐代“色役”番上服役一类或有类似处。秦及汉初“徭”的征派,与二十等爵关系密切。不更以下的士爵、无爵者有“睆老”,需服半役,是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一些情况下,“徭”可以折抵,又可因赏罚而减加。对“徭”的记录称“徭计”,秦代制簿的基础单位是乡。

关键词:徭戍  奴徭  月为更卒    二十等爵

 

9.中国传统社会的“国营农场”及其转轨路径——兼论古代屯田的制度背景与演进逻辑

………………………………………胡怀国(100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社会的“国营农场”是“郡县-编户齐民”治理模式在“非常态”下的补充性或替代性选择,并随着“非常态”向“常态”的转换而面临转轨压力。通过对“郡县-编户齐民”主流治理模式及其微观基础的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本文对传统版“国营农场”及其主要表现形态的“屯田”的制度背景、微观基础和转轨路径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发现包括:“国营农场”以及作为其主要表现形态的古代屯田,往往在经济效率之外有着更宽泛的目标,但经济效率本身却决定了其可持续性,而屯田的经济效率通常低于编户齐民模式,故有着内在的转轨压力;其在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相对丰富的过渡形态,但不论初始形态和过渡形态如何,在满足“编户齐民”生活生产条件并具备郡县治理条件的情况下,承平时期的编户齐民模式仍是在经济效率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目标形态,是传统版“国营农场”的适宜转轨目标。

关键词:国营农场  国家治理  编户齐民  屯田  转轨

 

10.清代的小差税关与皇室特供

………………………………………丰若非(112

内容提要:清代的杀虎口、张家口、左翼、右翼和山海关等小差税关的关税盈余不经户部稽核,须直接解送内务府,成为固定的皇室特供。本文在大致梳理清代小差税关诸项皇室特供的基础上,对其径解皇室关税盈余总和的波动情形及相应历史归因进行了剖析,一方面基本呈现出各小差税关对于皇室财政贡献的历史演进,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了北部边疆商品流通与皇室财政之特殊关联。

关键词:清代  小差税关  关税盈余  皇室财政

 

11.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袁为鹏(120

内容提要:利权,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当时中国社会流行语。本文通过对利权观念形成与演变之过程进行追踪考察,揭示出利权之内涵经历了一个由侧重于“利”到侧重于“权”的转变过程,其主要运用的语境,也随之由对外经贸领域转向中外交涉领域。并勾勒出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发生、发展及其逐渐淡出并汇入政治民族主义潮流之中的历史轨迹。最后,本文强调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不同于排外主义,对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有着进步意义。

关键词:利权观念  经济民族主义  晚清

 

12.旧海关史料与煤油进口(18631904

………………………………………常旭(128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中国旧海关史料》中有关煤油进口的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系统收集和整理了18631904年中国各通商口岸煤油进口的数据,研究了这一时期在中国通商口岸煤油进口和消费的概况。本文指出,19世纪下半叶煤油进入中国后,以其价格低廉等优势如“水银泻地”般进入中国广大的城乡市场,迅速取代了中国传统照明用油。

关键词:旧海关  煤油  近代贸易  美孚

 

13.世界石油危机与中国石油贸易的战略发展(19731998

………………………………………刁莉邰婷婷 蔡翊(136

内容提要:石油危机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19731998年世界三次石油危机的特点及中国石油贸易发展的特殊战略。从中国的石油贸易发展战略来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与发达国家相反,中国主要以“能源外交”和“能源换外汇”型的出口战略为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且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对石油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迅速增加,石油贸易逐渐由出口转为进口,我国石油业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给我国的能源供求关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注意能源安全、完善国内石油定价、开发新能源成为第三次石油危机后至今我国仍然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世界石油危机  石油贸易  战略发展

 

14.书讯………………………………………(30)(67)(119

版权所有 © 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E-mail:wlzx_jjs@yahoo.com.cn    wlzx_jj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