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22年第6期

2023-02-04

调整字号:

1.中国姓氏人口的历史计量分析:典型特征、决定因素与作用机制

……………………………………………………陈强、刘春雨、郝煜

内容提要:中国姓氏人口中的大姓与小姓差异很大,人口高度集中于大姓。本文首次对中国姓氏人口的决定因素进行深入的历史计量分析,使用2012年中国汉族人口排名前500位的姓氏数据(占汉族总人口约99.8%),在大量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揭示了中国姓氏人口分布的典型特征。首先,中国姓氏人口的分布大致服从齐普夫定律,但也有明显偏差。其次,姓氏历史越久远,姓氏作为国姓时间越长,平均而言姓氏人口也越多。这些实证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控制姓氏的笔画、声调、是否复姓,使用子样本区分统一与分裂政权的国姓,以及针对国姓组与非国姓组进行倾向得分匹配。进一步,我们发现姓氏采用率(以姓氏起源数目与少数民族姓氏人口数为代理变量)与人口迁移率(以姓氏人口的地理集中度为代理变量)是驱动以上结果的两个作用机制。通过东西方比较发现,中国较高的姓氏集中度,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稳定性较高,文化延续性较强,而社会流动的制度性障碍较少。

关键词:姓氏人口;齐普夫定律;地理集中度;姓氏历史久远度;国姓

[作者简介]陈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济南,250100,邮箱:qiang2chen2@126.com。刘春雨,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深圳,518040,邮箱:liuchunyu0418@126.com。郝煜(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1,邮箱:maxhao1003@pku.edu.cn

 

2.冲击与延续:传统金融市场对新式银行发展的影响

……………………………………………………燕红忠、谢萍萍

内容提要:关于近代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学术界长期以来都强调了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外生冲击。本文通过发掘清代生息银两和近代新式银行的府级数据,以生息银两放贷作为中国传统金融市场因素的代理变量,探讨传统金融市场对近代新式银行发展的长期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以生息银两放贷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市场和金融业态对近代新式银行的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2)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式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传统金融的影响愈发深远;(3)官商关系、金融人才培育和典当业在新式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历史延续的中介传导作用,其中官商关系的延续机制反映了整体传导效应的60.1%。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解传统金融市场与新式银行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也为传统因素和外来冲击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机制提供了量化证据。

关键词:生息银两制度;金融市场;新式银行业;长期影响

[作者简介]燕红忠,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谢萍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3.风险规避、交易成本与租佃合约的选择——基于“满铁”调查的分析

……………………………………………………林展、彭凯翔

内容提要:利用民国时期“满铁”调查资料中54个村庄的数据,本文分析了佃农的风险规避倾向和交易成本对农业租佃合约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佃农的土地财产越少,越可能与地主订立分成租约,这支持了风险分担的假说;地主住在村外(或城市)、或住在村内但出租的土地位于村外,越倾向于签订定额租约,这支持了交易成本中的监督成本假说;在地主提供大牲畜的情况下,更可能与佃农签订分成租约,这符合交易成本中的多项任务假说。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影响租佃合约类型的因素以及不同租佃合约的功能,也有助于理解近代农业生产中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过程。

关键词:风险规避;交易成本;租佃合约;“满铁”调查

[作者简介]林展,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72,邮箱:zhan.lin@ruc.edu.cn。彭凯翔,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武汉,430072,邮箱:kaixiangp@qq.com

 

4.清代两淮盐务中的引窝资本市场

……………………………………………………余康

内容提要:清代两淮盐务中,由“世业”根窝、“年窝”朱单组成的引窝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围绕其交易、炒作、质押,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其中,根窝虽可交易,但须受盐运使司、总商严密控制;朱单在经“预纳纸朱”、颁“朱单式”与“滚总成纲”等改革后,成为可通过引行中介进行交易的有价证券。是故,引窝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与炒作主要围绕朱单来展开。引窝价值涨落虽受产盐数量及官方政策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口岸行盐之畅滞,销盐最多的湖广口岸由此成为该资本市场的重心。引窝也可用于抵押借款,乾隆间即有专门针对运商放贷的“商”,至嘉道间1/2乃至3/4的运商依靠“借”来行盐。盐官并未意识到根窝、朱单的融资功能,只是为减轻运商的成本与治理滞岸而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政策,这反而加重了运商的成本,加速了两淮纲法的崩坏。

关键词:两淮;纲法;资本市场;根窝;朱单

[作者简介]余康,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新加坡,119260,邮箱:ykecnu1991@163.com

 

5.乾隆至民国晋商股权结构演变简析

……………………………………………………张喜琴、赵永斌、刘建生

内容提要:晋商股俸制初创之时即有人力股、资本股之分,实物亦可按价作股,各类股东身份平等,共有企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股权融资多见于家族内部或坊友之间,股权结构以平衡型居多。票号出现之后,实物作股已不多见,身股股权变得不完全,丧失了企业产权,也不再承担亏损责任,只享有经营权和有限的剩余索取权。银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融资的地域范围和对象也呈现出开放性,省外资本、官场资本开始进入,但股权集中度有所降低。票号发展后期,随着银股稀释和身股增加,经理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内部人控制风险加剧。保晋公司成立后,股权融资地域和对象进一步拓展,呈现出官场资本主导的特征。虽然身股退出,但由于股权结构更加分散,经理人权力反而增大。上述变化,集中体现为股权融资对象渐广、官股和官员股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地位上升、劳动地位下降的趋势,这是由晋商转型的资本密集化、省外融资便利性提升、清末大资本投资来源相对稀缺的时代背景,以及政府天然的资本调配能力所决定的。

关键词:乾隆至民国;晋商;股权结构;股俸制

[作者简介]张喜琴,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太原,030006,邮箱:958424970@qq.com。赵永斌(通讯作者),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太原,030031,邮箱:zhaoyongbin1992@163.com。刘建生,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教授,太原,030006,邮箱:jianshengliu5612@sina.com

 

6.清代田房诉讼中的道德话语与自利理性——以四川南部县“余业承买”案件为中心

……………………………………………………刘沫寒、赖骏楠

内容提要:“余业承买”是清代四川南部县一种常见的田房交易习俗,即在完成一宗田房交易后,买主须在卖主生存处境危难时应卖主的请求承买其余业。直观来看,该习俗符合有关农民问题中“道义经济”理论的描述。从功能视角来观察,该习俗除了有道义经济的解释外,也可能是农民自利理性的产物。南部县衙门档案中的诉讼卷宗表明,余业承买在19世纪南部县的诉讼实践中,更多呈现出交易双方的物质自利理性,而非道德关怀。卖主滥用这项习俗向买主敲诈、需索钱财,买主则想方设法逃避承买,双方亦因此发生纠纷。及至纠纷升级为诉讼,当事人双方都在状词中运用儒家道德话语以引起县官的同情。县官对于此类案件有着一套相对清晰、固定的断案思路,其司法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可预测性或规律性,而非个案式的衡平。这一审断模式,必然会鼓励具有自利理性的买卖双方,基于可预测的判决结果,在诉讼中采取相应手段谋取或维护利益。对此类案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清代田房交易和纠纷中道德话语与自利理性复杂交织的理解。

关键词:余业承买;道义经济;自利理性;田房纠纷;民事审判

[作者简介]刘沫寒,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州,310058。赖骏楠,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8

 

7.甲午战后全国性钱荒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城乡社会的冲击

……………………………………………………韩祥

内容提要:甲午战后的全国性钱荒危机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集中爆发的,其中铜价上涨、官钱减铸、民间私销是长期存在的基础性因素,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货币掠夺、1895年严重的大范围灾荒则是直接的诱发性因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钱荒危机破坏了各地原有的货币流通秩序,清政府希图通过铸造轻质制钱、开铸大小银元、开办官钱局等调整钱法的举措来应对钱荒,但遭到失败。农村地区则通过城乡贸易吸收制钱、销毁制钱改铸私钱、扩张短陌惯例等途径缓和了钱荒的冲击,并形成私铸在村、运销在城的民间铸币权运行模式。清政府督饬各省核减税赋折钱的措施多无实效,而地方政府的折钱浮收加重了农民负担与市场钱荒。动荡社会中的货币流通受到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不断地在均衡与非均衡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关键词:甲午战争;钱荒危机;制钱;币制改革;城乡社会

[作者简介]韩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太原,030006,邮箱:hanxiang375@163.com

 

8.上海公共租界治理的多中心特征研究

……………………………………………………樊果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通过考察不同事件,分析中国政府与列强、列强与工部局,及群体、组织与工部局在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实际治理中的互动和结果,重点关注各类事件中不同行动者间的竞争、冲突、协商过程和解决办法。公共租界多方博弈是在中国主权受到侵犯、列强在华相互竞争的背景下发生的,在此背景下,公共租界治理从决策中心、自主权、交叠管辖权、决策中心间相互调整等方面来看带有多中心特征。

关键词:上海公共租界;治理;多中心

[作者简介]樊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836,邮箱:fanguo@cass.org.cn

 

9.新中国现汇贸易支付结算的经验与局限(19561965

……………………………………………………庄泽虹

内容提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地区)及亚非拉国家的非官方贸易都是用现汇进行支付结算。政治倾向与资信评级是中国银行发展和运用海外代理行的核心考察因素。英镑危机期间,中国银行分散使用欧洲大陆多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以规避风险。灵活使用多种收汇方式的做法,有助于打开市场,扩大出口,但同时也带来了不能准时收回全部外汇的弊端。银行与各外贸公司密切配合,全面参与到对外贸易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努力安全、快速地收回外汇。新中国为跻身国际市场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其在现汇贸易支付结算方面的经验与局限,为当下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历史启示。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汇;支付结算;冷战

[作者简介]庄泽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广州,510275,邮箱:zhuang0507@126.com

 

10.工业化转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基于敞田制到圈地制与家庭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的比较

……………………………………………………黄少安、谢冬水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英国敞田制到圈地制与中国家庭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土地制度变迁的比较,发现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土地产权变迁具有基本的规律:无论一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初始安排如何,因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引致对土地非农用途的巨大需求,使其作为基本动力,驱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朝着明晰产权主体、保障土地转让权、方便土地流转的方向演进。尽管中国和英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初始状态和变迁过程中的具体称谓有所不同,但它们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和演变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应对工业化转型而作出的反应,最终建立起能够适应工业化转型要求、最大限度促进土地流转的产权制度。通过构建包含工业化转型和土地产权变迁的一般均衡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工业化转型是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向有利于土地流转方向演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工业化转型;土地产权变迁;敞田制与圈地制;家庭承包责任制与三权分置

[作者简介]黄少安,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济南,250100。谢冬水(通讯作者),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长沙,410205,邮箱:xiedongshui8012@163.com

 

11.“农商社会”说与“富民社会”说:解读、比较与启示

……………………………………………………柳平生

内容提要:“农商社会”说和“富民社会”说是近年来中国史研究中出现的理论学说。这两种学说虽由不同学者创立,却存在紧密关联:两者均从结构变动考察社会经济变动,但“农商社会”说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即“物”的角度)观察经济结构的变动,“富民社会”说以阶层构成的变动(即“人”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两者均把经济力量(主要是市场力量)视为某种社会经济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但农商并重结构的出现是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所致,而“富民”阶层的形成是市场机制发挥收入分配功能的结果;两者均力求发现历史过程背后的隐性的长期演化趋势,通过总结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演进轨迹及其阶段性特征来构建中国史研究的新体系。“农商社会”说和“富民社会”说对于促进中国史跨朝代贯通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农商社会;富民社会;结构变迁;跨朝代;新体系

[作者简介]柳平生,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湖州,313000,邮箱:03135@zjhu.edu.cn

 

12.第四届中国经济史青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郑梅婷、刘诗古

[作者简介]郑梅婷,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硕士研究生,厦门,邮编:361005。刘诗古,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厦门,邮编: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