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23年第1期

2023-02-04

调整字号:

1.户籍、地籍与明清以来的山场确权——以东南山区为中心

……………………………………………………杜正贞

内容提要:在东南山场产权确认的历史过程中,契约和乡约族规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权力的介入则可以说是这整个过程的背景,它还通过赋役和诉讼制度提供了确权的工具。一方面,国家把人们在山场中居住、生产的权利与他们的户籍身份相联系,部分山场也被作为“事产”编制入户籍和地籍;另一方面,民众在山场开发中报税报垦,在纠纷中诉诸官府裁断,并使用各种赋役文书作为确权凭据,用户籍地籍中的税亩分庄记录山场股份的分配。由此从制度到实践,山场确权与赋役制度捆绑在了一起。由于东南山区的快速开发,同一山场空间的产业形态和地籍类型都处于变化之中。田地山塘是赋税科则的分类概念,官府在争讼理处中对田、山产权认定的不同处置,也与它们在赋役系统中的不同地位有关。户籍和地籍作为国家控制和汲取资源的主要工具,是赋役制度下规定、控制民众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文书,当它们被用作确权时,也是在重申和强化这种控制关系,而不仅是证明产权的存在。

关键词:山场;确权;户籍;地籍

[作者简介]杜正贞,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朱鸿林工作室”特聘研究员,杭州,310058,邮箱:duzhengzhen@zju.edu.cn


2.制度更革、绅商新兴与技术迭代——晚清变局中的湘江下游民船航运业

……………………………………………………陈瑶

内容提要:20世纪初发生在湖南湘潭的一桩民船航运业诉讼案,展现了当地船行制度的变革、绅商势力的抬升以及运输业市场的分化。自五口通商以至清末,湘江下游各籍船户和船帮灵活能动地绕过行有百年的船行中介制度,改与地方商界、新兴洋行和轮运公司直接合作,在与新兴轮船运输竞争的同时亦形成彼此融合互补的态势,民船航运业并未因轮船的引进而迅速衰落。相较轮船航运等近代性变革力量带来的挑战,旧有制度体系、内陆商业社会和区域市场结构等多维因素的嬗变,才是当时长江内河民船航运业亟需因应的时代变局。透过微观深描多个维度的历史变因,有助于宏观把握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新旧之间、中外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关键词:民船航运业;船户;船帮;船行;内陆社会

[作者简介]陈瑶,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厦门,361005,邮箱:chenyao@xmu.edu.cn


3.“爪牙”亦“商贾”:晚清巴县财政运作中的书吏债务

……………………………………………………阚绪强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州县司法档案,以重庆府巴县为案例,考察晚清县衙书吏的经营活动与财税运作之间的关系。晚清四川的地丁加征为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创生了空间。书吏利用其所有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钱铺、商号,作为县衙策动公共资金的融资工具。在这一过程中,书吏的私人产业与公共资金融混在一起,既加剧了税款流失的可能,亦为其个人招致赔补风险。这使得书吏内部发展出基于抵御风险及短期资金需求的“合伙(朋参)”机制。本文描绘了19世纪后期一个与科层组织相嵌生的商业性“场域”是如何参与到政府财政活动中来的,以及地方政府是如何处理由此引发的借贷、债务及信用问题。

关键词:书吏;捐输;参费;州县财政;巴县档案

[作者简介]阚绪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上海,200433,邮箱:kanxuqiang1989@163.com


4.分家不析产:清代分家书中的商人分家

……………………………………………………陈月圆

内容提要:本文以百余份清代山西、徽州等地的分家书为核心,深入考察商人家庭的分家选择及其与商业经营的双向互动,进而揭示家庭生产、经营方式与分家制度的内在联系。商人家庭的分家通常以延续商业经营、维系商业组织的整体性为目标,通过分店经营、设立股份、划分资本银等方式,在实现诸子均分的同时减少因家庭财产传递而引发的经营风险。相较于小农家庭分家析产的模式,商人家庭的选择可被称为“分家不析产”。另一方面,商人家庭的分家选择也受其商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商业利益成为家庭分与合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经营不善的商号,分家成为整顿商号组织、清理债务乃至中止经营的契机。商号、股份、资本等不同形式的商业资产也被广泛用于父母养老,成为联结家庭的经济纽带。

关键词:分家书;商人家庭;家庭商号;商业债务;诸子均分制

[作者简介]陈月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邮箱:chen-yy18@mails.tsinghua.edu.cn


5.晚清兰溪民塘类型与交易方式——以《同治兰溪鱼鳞图册》为中心

……………………………………………………胡铁球、顾晓晓

内容提要:依据《同治兰溪鱼鳞图册》中民塘登载方式的不同,可将民塘分为“有固定业户的民塘”“无固定业户的民塘”“分塘底塘面业户的民塘”三大类型。“有固定业户的民塘”的突出特征是在“业户名”一栏下登载各业户户名,塘税由这些业户独自承担,民塘可单独交易,可蓄养水产。“无固定业户的民塘”的突出特征是在“业户名”一栏下登载“各田拍乞(讫)”等词语,业户只拥有灌溉权,无蓄养水产权,民塘自身不能独立交易,各业户分拍的塘亩必须“随田交易”,且塘税按各业户分拍的塘亩交纳。“分塘底塘面业户的民塘”的突出特征是在“业户名”一栏下分塘底、塘面两列登载,其中“塘底业户”的性质与第一种民塘类型相同,而“塘面业户”的性质与第二种民塘类型相同。从塘亩纳税额来看,政府将塘定为一种土地类型,主要目的不在于征税,而在于保证田的灌溉以及水利设施的有序维护。民塘被视为田的附属,是保证田赋顺利收取的前提条件与基础。

关键词:鱼鳞图册;民塘类型;交易方式;政府管理;税额

[作者简介]胡铁球,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金华,321004。顾晓晓,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2018级硕士研究生,金华,321004

 

6.比例、定额与实支:唐代州县官员俸料分配探析

……………………………………………………吴姚函

内容提要:唐代官员俸禄包括官禄、俸料、职田、力役及其他类型。州县官员的俸料在唐前后期有显著变化。唐前期俸料大致按比例分配,由于可供分配数和员额时有变化以及地方长官决策的影响,俸料分配具有灵活性。安史之乱后,大历、贞元和会昌改革明确了按定额分配的俸禄制度。在藩镇体制逐渐形成和两税三分的背景下,留州钱中的“州县官正料钱”供俸料分配,但州县并未完全按照中央定额实际支给,而是存在因财政困难无法发放或俸料远超定额的情况,因此朝廷多次下敕诏支援或限制部分州县。从正史、墓志、诗文等材料可证,部分藩镇下的州县并不遵循国家旧制和节度使惯俗,对俸禄的分配和管理具有自主性。从制度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相合的俸禄分配状况,可窥探唐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弹性和财权问题。

关键词:唐代;州县官员;俸料分配;实际俸禄;财政

[作者简介]吴姚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邮箱:wuyaohanabc@126.com

 

7.清代孔府差徭优免与央地纠葛

……………………………………………………蒲凤莲、吴佩林

内容提要:清代孔府差徭优免是朝廷赐予孔府的一项经济特权。这一特权在孔府接收人户、扩充田产、捐纳官职、扩大保甲组织编审范围的同时得到进一步延伸。这种无补于国帑、有累于贫民之事与中央和地方产生纠葛,且主要焦点在于各方对应差百姓的争夺。在此过程中,清廷为维护权威对衍圣公严加斥责,州县政府为平衡地方事务采取折中的办法。在孔府差徭优免权扩大的背景下,清廷出于统治需要对孔府宽严相济的态度,州县政府在保障地方事务正常运转与维护孔府特权之间两面为难的处境,以及基层百姓攀拉观望的实际行动,以上种种展现出各方为利益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多维面相。

关键词:清代;孔府;差徭优免;纠葛;制度套利

[作者简介]蒲凤莲,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孔府档案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曲阜,273165。吴佩林,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孔府档案研究中心教授,曲阜,273165,邮箱:mtsw2008@163.com

 

8.唐继尧时期云南省政府内债考

……………………………………………………毕学进、马金华

内容提要:唐继尧主滇时期,云南省先后发行随粮公债、护国公债、靖国公债等1700万元内债,但民众无力认购,募款寥寥。省政府遂通过省属富滇银行增发纸币提借近9000万元,并筹借随征整理金融借款,从而形成十倍于岁入的巨额债务。在公开发行的内债上,呈现出发行额大实募额小、特定发借对象且募借主体单一等特征。在非公开发行的内债上,以直属的富滇银行为工具,超发纸币并直接提借,呈现出“按需印钞,因需提借”特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金融紊乱,民生困苦。这一时期,云南省内债规模愈趋增大,结构愈发繁杂,也从侧面反映了云南省财政从困难、恶化到濒临崩溃的嬗递过程。

关键词:云南;内债;富滇银行

[作者简介]毕学进,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102216,邮箱:bixuejing@email.cufe.edu.cn。马金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史研究所教授,北京,102216,邮箱:mjh0629@163.com

 

9.新中国银企关系变迁探析(19492021

……………………………………………………韩晓璇、兰日旭、吴轩

内容提要:在国家经济目标、生产力发展程度、银企经济收益、政府政策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1949年以来银企之间的信贷关系和产权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出准松散型、松散型、紧密型和渗透型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从各个阶段来看,银企间的信贷关系和产权关系不是线性变迁的,而是分别呈现出“半财政化—财政化—非财政化”和“非自主性与自主性并存—消退—逐渐显现”的动态变动特征。银企关系的变化深刻揭示出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历程和政策因素在其中的深层次作用。

关键词:新中国;银企关系;阶段性变化

[作者简介]韩晓璇,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22,邮箱:xiaoxuanhan123@163.com。兰日旭,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100022,邮箱:galenlan@163.com。吴轩,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22,邮箱:wuxuan2022@163.com

 

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探索——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改革思想

……………………………………………………张琦

内容提要: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重心在于“两权分离”中的“经营权”一侧,其核心是处理股东和董事会之间、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一时期,中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市场供需力量逆转,使得国有企业原有的经营机制缺陷愈加凸显,亏损愈益严重,客观上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契机。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都表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要围绕“产权明晰”做文章,同时也必须营造一个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京伦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理论和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不仅对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将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等微观经济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在中国经济学界传播开来,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委托-代理;国有企业;京伦会议

[作者简介]张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城市群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100836

 

11.中国经济学构建: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经济学社的探索

……………………………………………………程霖、谢瑶

内容提要: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社;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程霖,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教授,上海,200433,邮箱:clin63@mail.shufe.edu.cn。谢瑶,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邮箱:xieyao61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