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动态
《经济学动态》目录及内容提要2023年第8期

2023-11-27

调整字号:

1.赶超后期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范式

……………………………………………………………黄群慧、贺俊 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赶超。与赶超初期相比,赶超后期后发国家面临的产业发展障碍以及为克服这些障碍而实施的产业政策具有独特性。为了廓清学术界有关赶超后期产业政策有效性的争论,本文从理论上将产业政策划分为选择个体、激励共同行为、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局部协调和全局协调五种类型,同时将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范式类型化为大规模试错和一致行动两种模式。市场增进型产业政策和全局协调型产业政策分别与这两种产业发展模式相匹配。如果一个产业存在行业层面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路线,且大量市场主体间具有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很强的战略互补性,那么全局协调型产业政策就在有限范围内具有相对有效性。

关键词:赶超后期、新兴技术产业、全局协调、产业政策

 

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谢富胜、杜欣林 19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参照。借助批判实在论对《资本论》中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能够明确马克思所坚持的“一般—特殊—具体”的分析范式和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逻辑主线,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为分析中国问题、构建理论体系提供指引。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矛盾分析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历史发展维度上可以构建相应的“原理论—阶段论—战略政策论”;在系统内部,各个层次的理论内容则围绕生产方式经济循环经验现象的逻辑主线辩证展开。由此,整个理论体系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识别不同发展阶段下规律的不同形式和动态,为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工具,同时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实在论、理论体系

 

3.积累体制、调节方式与利益主体关系——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视角

……………………………………………………………谢地、荣莹、叶子祺 31

摘要:地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具有清晰的实践逻辑,但在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层面还有必要将实现这种作用的历史必然趋势和体制机制呈现出来。基于这一考量,本文借鉴法国调节学派和美国积累社会结构学派理论建立了一个初步分析的框架,探究一定土地制度安排之下地租的形成过程与积累体制、调节方式、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相互关联。在此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探究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地租功能及其所反映的积累体制、调节方式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由此从地租的角度探究不同社会模式演进中的必然趋势。进而基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地租的构想阐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的形成过程、类型及其参与社会生产的样貌,阐明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明显的制度优势。最后围绕地租政策提出完善资本积累、调节方式以及构建更加和谐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地租、积累体制、调节方式、社会制度

 

4.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韧性的影响——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钞小静、薛志欣 44

摘要:在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支撑,对增强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级市4G基站数据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指标,从技术属性、渗透属性与连接属性出发,系统研究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韧性的主要渠道为提高创新积累、实现风险分担,而生产匹配渠道的激励作用在全样本中尚未显现。同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效应在创新积累、风险分担与生产匹配层面突破了距离衰减法则的制约,是偏远地区实现经济韧性的一种新思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人口密度较大、生产效率较高以及产业结构较优化的地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探索增强经济韧性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撑。

关键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韧性、新一代信息技术

 

5.通勤成本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

……………………………………………………………代昀昊、安铮、王砾 63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职住分离”问题带来的通勤问题侵害着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压缩居民通勤时间,保障生产生活品质,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共同目标。本文利用地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通勤成本下降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铁开通带来的通勤成本下降,能够显著提高周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机制检验显示,地铁开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可能源自通勤成本下降对企业研发创新和人才吸引的提升。同时,发现地铁开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城市通勤质量较差时更为显著。此外,地铁开通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企业与地铁站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本文揭示了地铁这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机理,这为政府持续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公司加强员工通勤福利补贴提供了经验支撑。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地铁、员工、通勤成本、全要素生产率

 

6.银行数字化转型能缓解流动性囤积吗

……………………………………………………………项后军、高鹏飞 82

摘要:基于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囤积现象,本文从近年来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出发对银行数字化转型与银行流动性囤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2011-2021年中国12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银行流动性囤积水平,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对传导渠道的检验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信贷业务经营成本这两种渠道对流动性囤积产生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流动性囤积的负向影响在较小规模银行中更加明显。本文还发现随着流动性囤积水平的上升,银行数字化转型缓解流动性囤积的效应愈发明显。本文为评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益、缓解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推动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效能提升等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银行数字化转型 银行流动性囤积 信息透明度 银行异质性

 

7.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与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

……………………………………………………………何诚颖、耿晓旭、常雅丽 101

摘要:本文从首席经济学家自身价值与证券公司对研究需求的匹配性入手,分析证券公司经济学家制度形成机制及其对证券公司的影响机理,厘清了首席经济学家的市场定位。进一步地,本文利用2006—2021年中国证券公司的数据,采用多时点PSMDID等方法进行计量分析,考察首席经济学家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从研究团队质量和证券公司声誉探讨了影响路径。实证研究发现,首席经济学家的加入有助于证券公司提高经营绩效,提升信息质量,对证券公司研究团队质量和声誉起到中介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还发现,一线城市的营业收入增长效应比非一线城市更大;同时,非上市证券公司比上市证券公司对聘请首席经济学家这一决策更敏感。本文的研究表明,首席经济学家在影响公司绩效的同时也受到区域环境以及证券公司性质的影响,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全面开启注册制背景下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推动证券公司治理高效发展和健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首席经济学家、证券公司、经营绩效

 

8.数字成瘾问题研究进展

……………………………………………………………李军军 117

摘要:过度消费数字产品和服务导致的数字成瘾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还对公众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社会公共问题,因此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日益丰富。现有研究表明,数字成瘾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欲望共同驱动的,包括资本扩张、技术渗透、消费习惯和个人偏好等原因,应对措施包括外部干预、外部激励、自我控制和自我承诺等,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政策。在理论机制和随机实验方面,数字成瘾相关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将来有望在实验对象、微观基础、个体特性和防治政策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关键词:数字成瘾、数字消费、跨期选择、自我控制、外部激励

 

9.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进展

……………………………………………………………唐婧 133

摘要:本文主要从健康的不同衡量指标及其优劣、健康对个体劳动供给的影响以及健康对宏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相关学者关于健康影响劳动供给的研究进行评述。从健康的不同衡量指标及其优劣来看,不论是主观指标还是客观指标,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学者们因此尝试同时使用主客观指标来衡量健康状况。从健康对个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来看,健康冲击会显著影响劳动参与和劳动工资。从健康对宏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来看,健康冲击对劳动力市场均衡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学者近期关于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为我们考察和分析劳动供给、就业的变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关键词:健康、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健康冲击、劳动供给

 

10.拉古拉姆·拉詹对金融理论与实践的贡献——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李小林、沈春明、江春 148

摘要:拉古拉姆·拉詹是金融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在公司金融、银行业发展、经济制度以及国际金融等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主要从四方面介绍其成就:首先,围绕宏观金融市场和微观个体企业,从企业与贷款人的关系、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对企业发展影响的视角出发,介绍他在企业融资原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其次,围绕银行信贷、流动性创造和银行政策等内容,从银行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出发,介绍他在研究银行业发展对企业融资影响方面的贡献。第三,围绕金融市场改革,从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出发,介绍他通过设计新的方法刻画和研究制度对企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围绕跨国援助、汇率波动和贸易信贷方面,从国际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介绍他在国际经济政策制定时引入现代模型和汇率评估技术以及提高援助有效性方面所做的贡献。拉詹的研究拓宽了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范畴,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学的发展。

关键词:拉古拉姆·拉詹、企业融资、银行业、经济制度、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