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学刊
《经济思想史学刊》目录及内容提要 2023年第4期

2023-12-18

调整字号:

1.缪尔达尔的人口学与马寅初的财政学

……………………………………………………蔡昉

摘要:本文结合缪尔达尔的财政理论,考查他如今已不为学界所熟悉的人口理论及政策主张。通过将其与马寅初的对应理论和政策建议相比较,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首先,人口发展与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相关联,因此,解决人口问题需要从广泛的社会政策层面着眼,政策成效受到特定财政理念的影响。其次,缪尔达尔和马寅初面对的人口问题性质不尽相同,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在方向上也大相径庭。这不仅由于他们处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更由于他们具有针锋相对的财政理念。因此,如果不改变关于社会福利体制和公共财政模式的根本看法,人口政策并不会由于取向的转变而自然而然奏效。最后,在应对瑞典人口危机涉及的理论和政策讨论中,缪尔达尔推动了认识范式和政策取向的转变,为福利国家建设奠定了关键性的理论基础,搭建了配套性的政策框架。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未必可以成功移植到其他国家,但是,鉴于中国人口发展进入的新常态和面临的相应挑战,回顾这段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缪尔达尔、马寅初、人口问题、福利国家、财政理念

[作者简介]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邮政编码:100732,电子信箱:caifang@cass.org.cn

 

2.“中国农村派”近代农户分类思想研究

……………………………………………………孙健、隋福民

摘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集中了以“中国农村派”为代表的左翼经济学家与“中国经济派”学术团体的讨论。讨论的基础集中于农户分类与经济地位的认识。“中国农村派”为代表的左翼经济学家提出了综合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农户分类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各地生产力差别造成的标准差异,集中体现农民分化的客观事实,进而为科学地改造与建设农村奠定了基础。农户分类思想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代农村理论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左翼经济学家对农村、农民的认识与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之间的辩证统一,展现了两者相同概念背后的底层逻辑,即“阶级-革命性”的政治动能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理论分析两种倾向。左翼经济学家践行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白区农村调查与理论实践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农村派、农户分类、阶级分析

[作者简介]孙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信箱695997378@qq.com;隋福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信箱:suifm@cass.org.cn

 

3.超然与联综:卫挺生主计思想研究

……………………………………………………焦建华、耿嘉岐

摘要:在近代中国经济思想中,卫挺生的主计思想独具特色。文章首先梳理摘了卫挺生主计思想的基本脉络和南京国民政府主计制度实施情况,简要探讨了主计制度的先进性与其难以推行的原因;然后深入分析了主计思想的超然性与联综性特点,认为超然性是联综性的实现前提,联综性是超然性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者相辅而行,是卫挺生主计思想的最显著特点,也是国民政府主计制度的理论基础。南京国民政府主计制度推行后,当时学界对卫挺生的主计思想及其指导构建的主计制度批评不少,大力指陈其弊端;支持者也很多,力陈其设计优点与实践益处卫挺生的主计思想及其指导构建的主计制度,是欧美财政思想与财政制度、民国时期历史情势与国民政府的实践、卫挺生个人因素,以及中国传统财政思想综合作用的产物,其分权制衡思想对我国当今财政制度构建与管理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超然、联综、卫挺生、主计思想

[作者简介]焦建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jianhuajiao@126.com;耿嘉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15842182826@163.com

 

4.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历程、政策实践及启示

……………………………………………………李帮喜、姜力榕

摘要: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悠久。自19世纪末至今,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从萌芽、繁荣、萧条到复兴的发展阶段,先后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尤以数理马克思主义学派为代表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国际影响广泛。二战后,相关学者们将研究成果积极应用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促进日本经济复苏和迅速腾飞:21世纪以来,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批判与反思新自由主义改革下“失去的二十年”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重振日本经济的举措。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创新与政策实践中的成果与困境,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双重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理马克思主义学派、“失去的二十年”

[作者简介]李帮喜,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邮政编码:100084,电子信箱:libangxi2013@foxmail.com;姜力(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邮政编码:100084、电子信箱:jlr22@mails.tsinghua.edu.cn

 

5.为什么说贝卡里亚是法经济学的先驱?

……………………………………………………李增刚

摘要: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贝卡里亚既是经济学家又是法学家,但是其作为法学家的地位要远高于作为经济学家的地位。贝卡里亚的经济思想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他在1769年到1770年完成的《公共经济学要义》中采用了与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差不多相同的“政治经济学”定义、“财富”概念,论述了当时政治经济学的几乎所有主题;二是功利主义和主观效用论在分析法律、犯罪和刑罚等的运用;三是理性计算和均衡分析。其法学成名著作《论犯罪与刑罚》在讨论犯罪的原因和刑罚的原则等问题时采用了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包括六个方面:第一,运用社会契约论解释刑罚的起源:第二,将犯罪视为特定环境下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第三,将刑罚的目的确定为阻止或预防犯罪:第四,刑罚的及时性、必定性和确定性:第五,刑罚与犯罪社会损失的相称性:第六,对刑讯和死刑等社会成本的分析。贝卡里亚的思想被现代法经济学模型化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发展出了犯罪的理性模型、威慑和最优威慑理论、行为法经济学,以及犯罪的社会成本理论等

关键词:贝卡里亚法、经济学、犯罪与刑罚

[作者简介]李增刚,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制度经济学研究》编辑部,邮政编码:250100,电子信箱:casslzg@126.com

 

6.风起于青萍之末:大英帝国的黄昏(1888-1913)的新解释

……………………………………………………唐昱茵、高岭、翟润卓

摘要:帝国研究在21世纪重返理论界后再度成为核心议题,揭示西方帝国衰落的因果机制有助于拨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迷雾。针对英国是否在维多利亚末期落入衰落轨道的经济史争论,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构建的英国1888-1913年政治、经济状况的数据集,对“维多利亚的黄昏”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英国在维多利亚末期的经济衰落并没有绝对地表现在盈利能力等直接的经济绩效指标上,而是体现在不利于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制度因素上。英国企业沿袭的内部承包制发挥的工资侵蚀利润效应超过了效率工资的劳动榨取效应,这可能是导致英国经济衰落的制度根源。本文首次将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视角应用于帝国兴衰的经济史研究,丰富了量化帝国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文献,拓展了量化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围。

关键词:英国衰落、积累的社会结构、量化历史唯物主义、内部承包制

[作者简介]唐昱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200433,电子信箱:yytang20@fudan.edu.cn;高岭(通讯作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gaoecon@xmu.edu.cn;翟润卓,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邮政编码:100044,电子信箱:runzhuo.zhai@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