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22年第5期

2022-09-27

调整字号:

1.内与外:华北根据地、解放区之间的商贸往来

……………………………………………………李金铮

内容提要:开展友邻区贸易,是抗战时期和国共决战时期中共根据地、解放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个创新性策略及实践。对此现象,需要进行“跨根据地”视野的研究。从各根据地、解放区的相对独立性而言,友邻区贸易具有“外”的贸易属性,但它又是在中共政权统一领导之下进行的,因而也有“内”的贸易属性。无论是友邻区的商贸政策、具体举措还是实际的商贸开展,对内与对外、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张力一直存在,由此决定了友邻区贸易既有互助互惠又有本位主义的重叠性、复杂性。然而,所有矛盾和纠葛并未阻挡友邻区贸易的进行,它和根据地、解放区自身内部贸易、对敌区贸易一起为根据地、解放区建设和根据地、解放区联为一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根据地  解放区  华北  商业贸易  互助  本位主义

[作者简介]李金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350

2.晚清海宁州的水利、市场与地方善举

……………………………………………………张佩国

内容提要:太平天国战后,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的秩序重建,是围绕着硖石镇、盐官镇、长安镇、斜桥镇等市镇的兴衰及区域市场一体化展开的。海塘修建、河道疏浚,善堂、书院甚至州衙的重修,主要经由厘金和商捐筹措经费,而区域市场体系与厘金制度密切相关,并由此呈现了地域社会秩序的重建过程。太平天国战争中的某一次战斗、海塘修建中皇帝的“巡幸”、河道疏浚中官员的“观风”、善堂兴办中善捐征收的纷争,等等,均可在某种层次上构成事件史意义,并对地域社会秩序的整体史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  市场  商捐  地方善举

[作者简介]张佩国,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上海,200240,邮箱:peiguo66@sjtu.edu.cn

3.五代两宋荆湖地区商业城镇发展及其格局演变

……………………………………………………袁钰莹

内容提要:五代两宋是荆湖地区商业起步和商业城镇发展的重要时期。五代特殊的政治格局给荆湖地区带来了发展商业的外部动力与条件,凭借与北方的茶叶贸易、作为南北往来主要内陆通道的区位优势和统治者的推动政策,长沙与江陵两城的商业有了大幅进步。宋代随地区农业生产力持续提高和经济开发不断深化,荆湖与中原、江淮以及川蜀先后形成了较为密切的贸易联系。从五代到北宋再到南宋,该地区主要对外贸易方向从北向转为东—北向,而后又转为东—西向。长沙始终是湘江流域的商业中心,鄂州则在南宋取代江陵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商品集散枢纽。区域商业城镇以长江和湘江为轴,从散点状分布逐渐发展为东北密、西南疏的初级网络格局。这一演变过程体现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局势变动与区域商业发展的互动与呼应。

关键词:五代  宋代  荆湖地区  商业城镇  空间格局

[作者简介]袁钰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后,北京,100084

4.清以来山西沿黄市镇的历史、景观和地域社会——以晋西碛口镇为中心的考察

……………………………………………………张俊峰、白如镜

内容提要:康熙末年,在河套地区开发与蒙粮内运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碛口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开始兴起,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沟通华北与西北两大经济区的综合型商运码头。民国时期,伴随着晋蒙黄河水运的衰退,东西双向性质的晋陕货物集散成为其主要商贸形式。不同于多数脱胎于乡村聚落的市镇,碛口自兴起之初就呈现出纯粹的商业景观形态,镇城空间沿黄河与湫水河岸线性展开,最终定型为“五街区”形制。鉴于其经济地位,从咸丰初年通判衙门和厘税局的相继设置开始,地方政府对碛口直接的行政与经济管控从未中断,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以商人家族为主导的社会运行秩序。民国初期,商人群体通过成立商会实现了内部权力关系的整合,并在复杂的地方权力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河运  市镇  商业  景观

[作者简介]张俊峰,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太原,030006,邮箱:505727168@qq.com。白如镜,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太原,030006,邮箱:602665220@qq.com

5.中古中国的生产模式转型与国家治理形态变迁——以冶铁业为中心的考察

……………………………………………………丁孟宇

内容提要:本文以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冶铁业为中心,结合现代产业理论,突出冶铁业发展的过程性,总结生产模式转型的特点,分析生产模式转型对国家治理形态变迁的影响。古代中国冶铁业选择了生铁冶铸的技术路径,在成熟发达的生铁冶铸技术基础上,于东汉晚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以锻造制钢为主的生产模式。这一转型在中央政策、冶铁生产组织和基层个体与社会共同体行为三个层面引起国家治理形态分散化、地方化变迁。

关键词:生产模式  治理形态  冶铁业  中古时期  分散化

[作者简介]丁孟宇,北京联办财经研究院,北京,100084,邮箱:dmytsinghua2020@163.com

6.明初处州府遂昌县某里小黄册人户土地占有情况分析

……………………………………………………耿洪利

内容提要:本文以遂昌县建德乡十五都某里小黄册为实例,在文书复原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载里甲正户、带管户和编排不尽人户的土地占有情况进行统计,比对户下丁口信息,分析各自口均土地数额;结合残存“各年里甲轮流图”,明确明初遂昌县自耕农的土地占有多为35亩,进而推测浙南山区县域下的小农经济规模较小,平均每户土地占有或在4亩左右,10亩以上者较少。

关键词:明初  小黄册  遂昌县  人户土地占有  自耕农

[作者简介]耿洪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武汉,430072,邮箱:hongli890221@163.com

7.合与分:清代乡村土地交易中的典与活卖

……………………………………………………王正华

内容提要:学界关于清代土地交易中典与活卖的认识存在着相反的观点,但少有明确的论证分析。从观念演变和实际交易中的产权转移表现可以发现,清代的典与活卖呈现出既“合”又“分”的形态,即在普通百姓日常认知中,典与活卖并无什么不同,但在具体的典与活卖交易过程中,对契税、推收过割和完粮采取不同的实践方式,体现了其谋求利益的选择逻辑,这一逻辑亦形塑了典与活卖的合流。而对于清政府而言,为了保证赋税、减少诉讼,其多次立法澄清二者的区别,尤其在找价回赎问题方面,试图消除因典与活卖的模糊性所带来的弊病,且直接影响了民间交易实践对典与活卖二者内涵认知的调整,但效果甚微。清末典契税的重新征收加剧了这种混乱,并延续至民国,进而影响到民法中的物权问题讨论,而当下学者的认知困境与民国学人又极其相似。

关键词:  活卖  税契  推收过割  完粮  回赎时限

[作者简介]王正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徽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01

8.家祠、神庙与会馆:清前期西南“新辟夷疆”移民组织的运作机制

……………………………………………………李培娟

内容提要:移民会馆的形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兴起过程与家祠、神庙关系密切,经过不同阶段的持续“层累”之后,才形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馆庙一体”“一馆多庙”的格局。家祠、神庙与会馆的互动过程,直接反映了清初以降西南地方权力转移和移民在地化等历史节点的关键信息。东川府府城会泽县是中国“会馆最多的县城”,而湖广会馆是会泽县“八大会馆”之中建立时间最早、规模最为宏大者,其兴起过程见证了东川府铜矿业的日趋繁盛,其运作机制的变化亦折射出清前期“新辟夷疆”的地方权力变动过程。

关键词:东川府  家祠  神庙  会馆  移民组织

[作者简介]李培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广州,510275,邮箱:lipeij@mail2.sysu.edu.cn

9.19世纪中国举人人数考论——《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补正

……………………………………………………张瑞龙

内容提要:张仲礼对19世纪中国绅士阶层内部构成和人数变化的权威研究,奠定了清代各级科第功名人数的基础。然其对19世纪中国举人人数的研究,因史料来源问题,所采用的5个数据中有3个关键性数据错误,加之未详细统计晚清各省捐输乡试广额的数量,且忽略了清代乡试中特殊的恩诏广额和太平天国运动造成各省乡试延展、补考对晚清举人人数的重大影响,导致对19世纪举人人数估算失误。实际上,太平天国后乡试中额和举人人数较战前分别增加30.5%25%,远非书中所说的“略形增加”,且皆超过他认为有重大影响的生员人数增幅23%。《剑桥中国晚清史》援引张仲礼有误的史料和估算结果,做出更加错误的推论,皆低估了举人中额在中国科举时代的分量及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关键词:19世纪  太平天国  乡试中额  举人人数

[作者简介]张瑞龙,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北京,100872,邮箱:zhangruilong08@ruc.edu.cn

10.政府干预与企业革新:江苏省政府整理大生纺织公司案(1928—1931)

……………………………………………………白进伟

内容提要:1928年,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以振兴本省纺织业和维护官股利益为由,对大生纺织公司提出“整理”。最初由财政厅负责,但成效不佳遂改为财政厅、建设厅合力,从工务、营业、管理层面整改。李升伯与吴寄尘等大生高层对政府整改由担心与游移转向积极接受,借机推行科学管理和企业改制。省政府的目标得到部分实现,委派监察人监察公司,官股董事开始介入企业管理。该案一方面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即已着手积极干预经济;另一方面揭示出政府介入也有可能成为企业改革的“东风”。

关键词:江苏省政府  财政厅  建设厅  大生纺织公司

[作者简介]白进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武汉,430079, 602139762@qq.com

11.抗战胜利后绍兴地区土酒税的征收与管理(1945—1949)

……………………………………………………刘伟彦

内容提要:1941年全国确立国产酒类税,其征收方法就一直是税政改革的焦点。19458月,国民政府废除包商制并要求税局自征,绍兴地区开始摸索新型酒税制度的构建。在税源的控制上,税局采用登记和查缸相结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实现杜绝私漏和增加财源的目标。针对税额的调整,财政部先后多次提高税率并增加评价频次,最大限度地减少物价上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至于税款的解缴,政府允许酒商有限度地分期缴纳,并大力整治税收拖欠的行为。然而,由于征收制度不够完善,加上基层政治生态持续恶化,酒税征管也存在执行效率不高和征纳关系紧张的问题。

关键词:绍兴地区  土酒税  征管制度

[作者简介]刘伟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杭州,315801;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上海,2004邮箱:838612075@qq.com

12.三线建设的地区经济效应:历史逻辑与实证检验

……………………………………………………王鑫、李阳、庞浩、文传浩

内容提要:对后发国家而言,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是其最常采用的发展模式。对产业政策的长期影响进行评估至关重要,因为它将成为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有效参照。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三线建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利用三线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85年)等数据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历史上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三线建设对地区长期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不过该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为克服计量模型中的遗漏变量偏误,本文使用了抗战时期后方的工业数据作为工具变量重新估计模型,结论依然稳健。工具变量不仅有助于实现因果推断,还可以帮助理解历史是通过何种途径塑造了当下的经济结构。

关键词:工业化  三线建设  发展战略  工具变量

[作者简介]王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成都,611130。李阳(通讯作者),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611130,邮箱:susantom@126.com。庞浩,重庆市人大财经委,重庆,400000。文传浩,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昆明,650091

13.回顾与前瞻——以明清时期商品和市场为例

……………………………………………………江泰新、苏金玉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明清时期商品与市场研究的回顾,指出过去研究之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一些同志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此问题关系到对封建社会经济体制认识,故做了较多说明。另外,本文还提出明清时期商品和市场研究中需要研讨的问题。

关键词:商品  市场  自然经济  人力资源

[作者简介]江泰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836。苏金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资料室,北京,100006

14.中国经济学术史中的赵靖先生

……………………………………………………叶坦

[作者简介]叶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席教授,北京,10087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者”讲座教授,武汉,430073